霍拆丶吧 关注:70贴子:20,029
  • 50回复贴,共1

【二十四节气】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14 13:28回复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1-14 13:29
    回复
      立春: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公历每年2月4日前后,春始也。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
      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万物复苏之象跃然于眼底。
      官方民间流传着春耕、打春、春社、朝贺、春游、咬春等习俗。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请移步百度百科。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14 13:30
      收起回复
        说完立春,再来讲讲雨水。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始自公历2月18日或19日,于3月4日或5日结束。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云:“麦浇芽,菜浇花”,华南双季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所以流传着“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插个题外话: 有根据雨水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如“雨水有雨百阴”、“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有根据冷暖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还有根据风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如“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等等。
        可谓“天地为生,万物为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1-14 13:30
        回复
          所谓惊蛰,是春雷始鸣,蛰虫惊而走。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春雷响,万物长”,“春雷惊百虫”,乍寒乍暖,蛰伏已久的百虫蠢蠢欲动。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冷惊蛰,暖春分”。惊蛰节的风也有用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总之,是个万物开始骚动的节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1-14 13:31
          回复
            6楼作备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14 13:32
            收起回复
              有个二十四节气歌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3-02 19:18
              回复
                惊蛰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3-05 15:42
                收起回复
                  我跟踪来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3-05 16:20
                  收起回复
                    好久不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3-05 17:16
                    收起回复
                      为什么我发不了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3-05 20:24
                      收起回复
                        惊蛰的名字算里面的异数。不过清明 看起来更舒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3-07 17: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