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是河山大好吧 关注:1贴子:209
  • 7回复贴,共1

Seeing Building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o widen horizon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14 00:30回复
    《阿Q正传》
    原来Q是由gui音演化而来,quei,只是鲁迅忘却了是“桂”还是“贵”。画押纸上,写的是“桂”。
    阿桂,可怜,可悲,便注定有其可恨之处。他用精神胜利法麻痹身心痛楚聊以自慰,自然也就不会痛定思痛,从而恭敬驯服地接受生活对他的奴役与折磨。赌博被打、激动描述“好看”的杀头刑罚、调戏小尼姑、舂米痴吴妈、与代替他的长工打架、给盗窃衣服的团伙接风、糊里糊涂画了押、被枪决处死前没能画好一个圆没能唱出一句戏文只道“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以小见大,一个小人物往往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缩影,国民劣根性被剖析得淋漓尽致。
    电影终归还是没有小说细致,也有了些许改编,但足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然而阿桂並沒有像小尼姑說的那樣斷子絕孫。阿桂還是有後代的,而且子孫繁多,至今不絕。”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1-29 01:34
    回复
      《楚门的世界》
      楚门,truman,真实的人,真正的人。自打出生起,楚门的一举一动便被电视直播着,镜头外的旁观者品头论足,镜头内的当局者不明所以。以桃源岛这一戏中人的整个世界为舞台,亲人朋友均为演员,留下童年阴影的水之物象幻化作汹涌波涛笼罩此岛,也就限制了种种,想要冲破桎梏,须得经受得住暴雨雷电狂风轮番侵袭的考验。人物苦心设定,场景风吹雨淋。楚门触到了天空边界,攀上阶梯迈过新世界的门槛。此界皆空,谁又能保得齐彼界皆实?
      人人皆是楚门,生于虚假中的真实之人。扮演着自己主角的我们也许只是他人闲暇之时冷眼相观的一出仅供消遣的戏。人走了,戏散了,let them see what else is on。Here is your tv guide.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7-15 15:39
      回复
        《三傻大闹宝莱坞》
        三年多前草草看过,备受煎熬,三年后再看,笑了泪了。其实还是很有意义的,只是当时的我,我们,忙着驯从,忙着狂欢,参不透其中意味。
        友情诚可贵,三人不离不弃,如同华生始终陪伴夏洛克左右,如同Philip与Sam共探龙潭虎穴的rolling deep。除此之外,当下对我来说具有现实意义的便是死学与活学。要成为一个人,而不是机器。不得不说,高考救了我也毁了我,它把我从泥淖中薅了出来,让我站直,也固化了我的思维与习惯,到大学便是扔掉那些零件,生出自己的血肉与筋骨来连接站立,否则是走不远的。
        印度电影有些长,将近三小时,舞蹈编排占了些时间,整齐划一的手舞足蹈有如tvb的电视剧。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2-03 11:44
        回复
          《驴得水》
          看完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诸如气愤得吐脏话,有点感动有点难过。
          一曼,经历虽丰富却是最纯真,睡服为法。剪了头发精神失常,可怜。
          裴魁山,前后表现迥异,对比鲜明。“你凭什么拿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利字当头,将人折磨成鬼。
          铁男,硬气,当子弹擦过耳朵还是扑通跪地。怨他吗?怨不得。生命受到威胁,暂时皆抛,留青山日后生柴。
          校长,总是顾大局,为了大局小我不算什么,小她也是。
          铜匠,被睡服,对一曼生出爱意,怎奈家有悍妇,况且所谓爱也只是逢场作戏,受不了心理落差,最终放下人的身份去当了一头驴。也还是被套上了利益的紧箍咒,能从棺材中坐起来。
          佳佳,正直,红,去了延安。
          讽刺意味浓厚,仍保留了话剧的痕迹。编了一个谎,不得不用更多的谎来圆,而这最初的谎又为何产生,需要的得不到保障,足够的满头流油。罪谁?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2-03 12:23
          回复
            《看不见的客人》
            自始至终,是男主角在叙述,律师不断的假设、诱导、追问,让男主角的叙述越来越丰满,甚至改头换面。
            对男主角的叙述,一开始便是持一个怀疑态度,因为人总是偏向回避对自己不利的东西,有意无意地美化自己的形象。按照最后假扮成律师的一位受害者母亲的还原,是男主角开车撞到一只狍子,导致一位驾车的年轻小伙子发生事故受重伤,他和情人劳拉以为他死了,劳拉要报警,他不许,最后决定自己将小伙子连人带车沉到湖里,在沉湖前他发现小伙子并没有死,但他还是淹死了他。劳拉不忍死者父母两手空空,在男主角拒绝她的提议后诱导男主角准备钱财来到一家偏远酒店。到地后,男主角发现被骗,砸死劳拉后,以头抢镜,自己也晕倒,伪装出二人受害的现场。
            而在男主角的叙述中,在第一桩命案里,他与劳拉角色调换,他由恶的一方变为善的一方。在第二桩命案里,他虚拟了一个看不见的凶手,悄无声息地来又不留痕迹地走,此间伤害了他与劳拉二人,并将此人臆作死去小伙子的父亲。
            由此可见,人的叙述是不可靠的。依照一连串逻辑,叙述还原出所谓的“真相”,而且环环相扣,逻辑自恰,实为虚假的。因此,除了逻辑上说的通,还要有实证的在场。而有时证据也是可以捏造的,我们很难回到当时的现场,接近原初的本质。我们生活在现象组成的世界里。
            真相由叙述操控,对于无法回到历史现场的我们,该如何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1-09 05: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