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吧 关注:385,933贴子:1,721,430

1.万物皆宅——闲聊生态之生态系统、生境、生态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诸位看官好,小生就是之前问大家想看什么科普的氮某。现在正式开始慢慢的码点面向高中生和高中生水平的人的科普。可能几天一篇吧,以本水货的水平,弄快了怕是就成了摘抄课本和文献。另外,最近也有其他事要做。
好了,进入正文吧,说起生态,这几个字大家应该分外熟悉吧。搞政治的也在谈,搞经济的也在谈,搞环境的也在谈,搞生态的也在谈。我先不讲什么是生态学(ecology)。先扯扯生态系统、生境与生态位。
大概大家也都学过吧,何为生态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集合。说白了就是比起群落加了非生物因素。生物活在生态系统中,也改造着生态系统。补充一点,那个一定时空范围其实是值得一说的。比如下图的树林和草原,他们的边界在哪?客观实在的边界线大概就只有水面了吧。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是有结构和功能的。用比较通俗的话说,生态系统里面存在什么,那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而它有什么作用则是其功能。评价一个生态系统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往往就是从其功能上考虑。(比如释放氧气、保持水土、提供美景)至于如何评价一个受干扰的生态系统的好坏,那就是看结构完整不完整,功能好不好。例如对人有没危害?对当地生物如何?生物多样性如何?等等。
小时候啊,有些儿歌、有些人就说要绿化全球,让所有的沙漠都成绿洲。是不是听起来很美好呢?不过,骆驼等沙漠地区的生物如果通人性,听到这个,大概要义愤填膺了吧?(混账,我招你惹你了?居然要把我家毁了!)如果给生态系统一厢情愿的设计一个完美的标准,认为森林才是最好的,其他地区要向森林看齐,那就麻烦大了。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该是优先考虑保护或者恢复一地的原有风貌,然后才是考虑构建一个人类喜欢的生态系统。可以说,我们也要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决定和容纳了其中生物的多样性。然后,让我们把视野放小一点,放到一个生态系统内部来,也会有类似的结论。其实对许多小家伙或者移动力不强的家伙来说,生态系统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某死宅:外面发生什么关我什么事,我房间里舒服就行了。)重要的是他们生存的小环境,也就是生境,毕竟这才是对它们最真实的环境!例如下图中躲在贝壳里的豆蟹,外面的大风浪关它什么事?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

对于其他生物,倒是没那么极端,不过也不意外着它们不宅。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细浪拍打的岸边居住着田螺、黄鳝等生物,湖底那细软的底泥则是摇蚊、水丝蚓的乐土。浮游植物在上层享受阳光,不同的鱼类也在不同的深度为生存而奋斗。而海边的一篇石滩上,螃蟹躲在凉爽的石缝,藤壶附着在石面,潮池中有各种小动物,大一点的鱼和大型海藻潮下带。所有生物都有其适应的环境和生活的范围(生境)。很显然,即使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越多的生存环境,就能容纳越多种的生物。大家都是在一个个小圈子里为生存而奋斗。比起毛主席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是不是显得小家子气了很多呢?
生物就是这样,往往是大家各安其所,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此,有人提出了生态位的概念。最早的生态位,就是一个物种生活的空间。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位的概念进一步扩展,除了空间的之外,也包含温度、盐分、食物、光照等等。如果把每一项指标都当一个坐标轴,那么,物种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多维空间的图形的体积内。比如鄙人要活在温度在-20~40摄氏度之间,风速在5m/s以内,光照、湿度在......这样的话,就可以对一个物种的分布做出相对准确的描述和预测。
当然,在自然界中,生存并不容易。比如这里,因为吧务们的打击,黄图哥活不下去。然而,如果吧务们不在,黄图哥就能活,那么,我们把这里称为黄图哥的潜在活动范围,而他们的实际活动范围。对应的,生态位中也有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基础生态位就是各项非生物指标都显示它可以活的地方,实际生态位则是他真正活的地方。这之间的差距往往由物种间的竞争引起,当然,也可以是因为那个物种迁移能力有限,没迁移到那里。
那么,今天先讲到这儿,下一篇,我们将顺着生生态位讲下去,谈谈岛屿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后记:其实这个科普系列源于一句玩笑话。某些人一边感慨生物吧水一边水,然后我就插了句要不我来"学术"的水一发?于是就被某人看见,然后我就走向了这条路。嘛,我是觉得,既然要科普,肯定是要看各位感兴趣什么,如果你们没兴趣,要么就是我白费口舌,要么就是我自作多情的强行灌输,这样不好。
然后呢,高中课本上有的,太枯燥的,我尽量少讲。比如这篇就没有水平分别、垂直分别等等。
当然,讲生态的话,有少量基础的东西我觉得是在讨论其他问题前讲提一下比较好的。此外,我不准备把何为《生态学》放第一篇,我希望大家在简单了解生态的各具体方面之后,回头再看何为生态学,这样对生态学总体的把握或许会更好点。


IP属地:西藏1楼2016-01-13 13:36回复
    老规矩,有任何想法欢迎提出。


    IP属地:西藏2楼2016-01-13 13:37
    收起回复
      听说大神发帖了,我就来冒个泡 (接着我发现我水错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13 14:03
      回复
        能把课本上的东西讲成浅显易懂而又不失科学严谨的话,也是非常高的水平。精啦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1-13 16:33
        收起回复
          竟然还有我能看懂的部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1-13 18:36
          收起回复
            LZ讲得还是很不错的,期待继续更新。
            另外LZ上文应该指出某个地区为某个生态系统的根本原因。


            IP属地:美国6楼2016-01-14 02:31
            收起回复
              另外黄图哥那里笑了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14 10:57
              收起回复
                太长不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14 11:06
                收起回复
                  支持楼主,科普做得好是需要很高水平的哦⊙▽⊙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1-14 14:38
                  收起回复
                    太短又沉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01-15 10:14
                    回复
                      @荆岳之濒 你怎么看


                      11楼2016-01-15 10:50
                      回复
                        顶顶顶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1-15 11:07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15 20:26
                          收起回复
                            稍微自顶一下,现在在外面玩,这篇没人讨论的话我就去准备下一篇~


                            IP属地:西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1-16 21:46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19 19: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