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吧 关注:334贴子:1,270
  • 7回复贴,共1

人的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的启蒙时期,也是生命从一张白纸到缤纷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从虚无归于虚无,不夹杂一丝的斑驳,早年的教育就像是烙印一样烙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深深地影响着他未来的言行与决断。


1楼2016-01-12 15:44回复
    少年时期是人生熏陶渐染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性格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步形成。可以说,早年教育直接决定着人的未来。


    2楼2016-01-12 15:44
    回复
      2025-07-22 22:07: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的少年时期也是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人的情感世界逐渐丰沛,认知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同时,也是一个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少年强,则国强,对待他们这类群体的教育问题,我们自然要慎之又慎。
      《教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让我很是受用:只有当人作为一个人深深地扎根在他那丰富而独特的个性之中时,只有这时他才能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而存在,异彩纷呈的个性总是构成的全部人性的丰富源泉,这样的教育目的指引着一定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相协调。并且朝向一个方向努力,这既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她制约并调控着教育活动的整个进程。


      3楼2016-01-12 15:45
      回复
        二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有其优点自然也有其弊端,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是学生学习知识最有效简单的途径,也是每个学生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它是快速精确传授学生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他也能满足广大群体的需求,但是,也正是因其面对广大群体,其不具有指向性,不能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所以难免会出现“量产”的现象,由机械操练、强行灌输所构筑起来的教育模式里,学生原本鲜活可爱的人格被割裂、被剥蚀,风格迥异的个性被忽视、被压抑,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成为这种模式的必然结果。


        6楼2016-01-12 15:45
        回复
          三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青少年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和接受教育的过程。社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总是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教育使青少年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锻炼,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时代气息。社会教育运用社会的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用社会的文明成果来熏陶人,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社会化.
          青少年成长时面临的问题


          7楼2016-01-12 15:46
          回复
            青少年时期也是一个人最容易叛逆的时期,他们以为自己成熟稳重,却又缺乏安全感,太多的否定与批评只会让他们变的极端与消极,尊重他们的想法并正确的引导才是和他们沟通的有效途径。我希望我的生活与选择,能够由我本身来决定,而不取决任何外界的力量。我希望成为我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别人意志的工具。或许这真是青少年叛逆的根源,渴望独立却又无法摆脱父母与社会的庇护。


            8楼2016-01-12 15:46
            回复
              青少年正在心智成长期,成长环境已不是封闭管理所能约束和隔离,显然也早已不合时宜。因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财富需求和生活享受成为社会推崇的主导思想,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让人感觉那么与世隔绝和苍白无力。网络的发达和丰富,让学生对未知社会充满了好奇和探知的欲望。青少年的心里健康问题已经变得避无可避。


              10楼2016-01-12 15:46
              回复
                在对学生心理问题判别上,要坚持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客观、科学的心理异常判别手段结合起来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掌握中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宜出现匆匆忙下结论,最好能请心理专家进行诊断。最后,还要防止在判别时出现以下几种偏差。把一般心理障碍视为严重心理障碍;把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视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问题;把主要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心理障碍,视为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个性品质不良导致的心理障碍,视为智力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把心理障碍视为道德品质恶劣等。只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11楼2016-01-12 15: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