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八连吧 关注:49贴子:2,071
  • 10回复贴,共1

【尖八连】[转]《士兵突击》之白铁军:最有前途的老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百度


1楼2008-07-04 12:03回复
    本文由 云之东 发表在: 云之东的浮世声色


    2楼2008-07-04 12:04
    回复
      2025-05-21 06:46:43
      广告
      平淡是真

      有网友在甘小宁篇的留言里说“五班”写得太平淡,想了想,觉得这话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五班没有七连那样的热血沸腾、斗志昂扬,也没有老A那样的兵者诡道、强者逐鹿,它就是一个很平淡的集体,平淡到被多数人遗忘。

      说不对,是因为生活本就是平淡的,五班,藏了很多生活的不如意,虽然导演已经把这不如意淡化了,但那些辛酸与苦涩依旧扑面而来。所以,写五班的文字,不可能象袁朗、高成、史今那样高屋建瓴,袁朗、高成、史今都是我们绝少有机会遇到的人,他们的高度摆在那儿,写他们,你想不拔高都不行。但五班,只能是平淡的,唯这平淡,才更催人思索:如何与人生中何处不相逢的“五班”抗争?

      只有豪情壮语不行,只有高淡阔论也不行,需要的,是许三多那样扎扎实实的做,为赢取离开的机会准备。

      又突然想到,如果在感情上遇到“五班”怎么办?是不是一开始,我们通常也会如李梦薛林般自欺欺人?只不过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呆着的我们,不去织毛衣,不去玩升级,我们买醉,或者放纵,向不同的朋友倾诉,或者开始尝试新的恋情?但到最后,我们通常发现,其实能救自己的,还是自己!

      许三多是自己救了自己,老马也是自己救了自己。

      原谅我又扯回了五班,我想我们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淡的,年华易逝,激情易碎,七连最终被改编,而五班,始终还在那片草原之上。

      我们终究要真实的活着,所以,请允许我多扯扯五班吧,至少,当我们面临生活与心灵的“五班”时,少一些李梦的轻浮,少一些薛林的愤怒,少一些老魏的麻木,少一些老马的“团结”,多一些,多一些许三多的坚持。


      3楼2008-07-04 12:04
      回复
        平常乐观心

        吴哲说平常心,是因为他太优秀,需要把平常心这三个字挂在嘴上,提醒自己,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对周遭事物一个清醒的判定。白铁军当然没有说过平常心,但他有一颗平常心,而且乐观。

        在以拼争和第一为选择的七连,做一个老末不容易。我相信白铁军肯定有拼争的想法和行动,而且在新兵连他也算得上优秀,否则不会被选到尖刀中尖刀——七连。但一个连、一个班即便再强,总会有一个老末,你在进步,别人也在进步,你资质过人,他人天赋更高。面对这样的现实,白铁军没有过于计较。当然不是说他不努力,而是指在他在努力的同时对努力后的结果保持了一个平常和乐观的心态。

        这很重要,我甚至觉得这是为什么他和甘小宁那么好的主要原因,他俩在本质上有一点很像:看清自己的位置,不放弃自己,乐观的活着。 

        在尖子扎堆的地方,这样的心态尤其重要。突然想起马加爵,还记得这个名字么,事到今日我无意也很难再评论什么,因为那是一场简单又无比复杂的悲剧,每个人都是那场悲剧的受害者。

        我只是在想,如果我们从高中尖子成长为尖子扎堆的大学里的普通学生,当学习成绩不再成为我们的骄傲,那么试着多一点平常和乐观,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


        4楼2008-07-04 12:04
        回复
          最幽默的绝情坑主

          白铁军在剧中一出场我就记住了他,那张充满喜感的脸着实让人过目不忘,笑起来倒八字的眉毛下一双丹凤眼努力的往上走,只凭这一形象,我就忍不住要乐,心想有了这家伙,许三多艰难融入七连的最初,一定不会那么难过,至少,我们看起来不会那么难受。

          演白铁军的左腾云也着实是个好演员,还记得他出场的笑,一个镜头一晃而过后,他就只在屏幕的左下角露了三分之一的脸,在那三分之一的脸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一直保持着那充满喜感的笑容。

          很多媒介评价说《士兵突击》的奇迹之一在于这部电视剧成就了从主角到配角一批演员,但何尝又不是一批演员成就了这部电视剧,作为观众的我,感到幸运的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让这部戏找到了这些演员;在一个正确的地点,让这些演员找到了这部戏;而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让我遇到了这部戏。

          接下来,充满喜感的老白说出了他的第一段经典对白,关于成才的三包烟,十块的塔山给排长、连长,五块的红河给班长,三块的春城给战友,他说,每个连都有几个这样的兵,可,七连,就这么一个。老白就这些话的时候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不屑,也是他在剧中唯一的一次不屑。这不屑还是一不小心透露了老白内心的骄傲,身在七连,傲骨是用分分秒秒的时间铸就的,它是一个烙印,即使看上去有点滑稽的白铁军,也深深的烙着这样的印记。

          在书里,白铁军当绝情坑主时,是有点情绪时,大意是说班里来了新人(许三多),怎么还要我去当坑主。电视把这段省略了,我理解书里白铁军的情绪,不过电视里省却这段,确实也让白铁军看上去更讨喜。

          “绝情坑”,如同《神雕侠侣》里的“绝情谷”,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历来说绝情的,往往是个多情人,没有多情,又何必绝情?


          5楼2008-07-04 12:24
          回复
            好在身为坑主的白铁军,没有公孙止的花心,也没裘千尺的狠毒,当然更不可能象公孙绿萼那样爱上不该爱的人。他的多情和绝情,都恰到好处。

            他闭上眼也能听出那是“七三破甲弹”还是“装甲弹”,能盘算出这弹药还可以打多久。他的唐山话,第一次透出深深的落寞,还好,这落寞虽深,却不催人泪下,因为,白铁军还恰到好外的绝了情,他还可以用他的幽默来应对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的世界很无奈的落寞。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一段确实心酸,但也只是心酸,再往下又走不到心伤或者哽咽落泪的份。

            我甚至生出了要珍惜的感觉,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珍惜来之不易的环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如白铁军般恰到好处的绝情,所以,在当坑主之前,请珍惜不是坑主的日子,如果当了坑主,也请用白铁军的幽默和乐观来应对。


            7楼2008-07-04 13:18
            回复
              笑一笑,不带走军营的迷彩

              古龙的七种兵器里,有一种叫离别钩,我喜欢他写杨铮用离别钩的理由:

              “你为什么要用如此残酷的武器?”
              “因为我不愿被人强迫跟我所爱的人离别。”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真的明白?”
              “你用离别钩,只不过为了要相聚。”
              “是的。”

              只可惜,真正的离别,根本不需要兵器。

              对于自己的走,白铁军心里是有数的,可他一直装着。他说许三多要感谢他的事很多,哪个季度的事;他说要许三多给他洗袜子,还得擦鞋,最后他说许三多看得他发毛,汗毛倒竖。许三多开始学会关心人了,可这关心太外露,那眼神,是得让人生出几分寒意,可最重要的是,白铁军装不下去了,再幽默,再乐观,人都有个死穴,离别,是谁都逃不过去的坎。

              于是餐厅大门打开,看全连人等着他和许三多,听着全连人的掌声,白铁军终于忍不住哭了,他说“咋又是我啊?”“咋就这么快啊?”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离别来得这么快?没有为什么,相聚就是离别,人生就是战场,我们总在奔赴一个又一个的战场,要说宿命,这就是宿命。

              好在,即使离别,我们也可以记住一些人,运气好的话,也可以被一些人记住。

              白铁军运气好,他能被我们记住,我们记住的,是他一声连长,等连长高成伸出双臂准备接受拥抱,他只给出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掠过连长扑进指导员的怀抱。

              太搞笑了,我几乎忘记了这是一场离别。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两个地方的离别可以如此恸容,一个是大学毕业,或者高中毕业,一个是战士退伍。原因?因为我们共同经历了风雨,因为那时我们都还纯粹,即使我们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其实也都还纯粹。

              第二天一早,白铁军一个人起床,收拾好行李,离开三班的时候他决定最后回头看一眼他的班他的战友,他看到的是大家都醒着,目不转睛的看他,于是他挤出一个标志性的笑容,倒八字眉向下,眉下的丹凤眼一条缝的挤向上。

              画面就此定格,如果可以,我希望时间也就此定格,而他,从来都不曾离开过那个门。


              10楼2008-07-04 13:25
              回复
                最有前途的老末

                网友婉然说“白铁军是个想得开的兵,活得很洒脱,有点像局外人。又甘于低姿态,这样的心态在社会上混,一不小心就成功了。”基本赞同,婉然这番话,用两字概括,或者就叫“中庸”,在儒学里,“中庸”其实是很高的境界,我有时看着都有点天人合一的味道,随着时间的演变,中庸渐渐成了中性词,如今就是贬义的多了,我这里理解的中庸,是润滑剂。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看过美国一个著名的真人秀节目《幸存者》,很有意思的一档节目,这个节目每一集结尾会举行一个部族会议,在节目中失利的部族会进行投票将一个部族成员淘汰出局。

                留下来的成员,通常是两类人,一类是领袖,一类是润滑剂。《幸存者》的环境其实就好比是竞争激烈的职场,领袖,即公司的核心人物,其地位一般比较稳固;团队中善于协调多方关系的人,即润滑剂,通常也不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什么呢,这里有个团队逻辑:领袖留下来,是因为团队需要他来取得胜利,而润滑剂留下来,是因为团队需要他们来更好地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能力并不强的人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他们会在团队合作中进行沟通,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混拍子”,他们能够帮助团队获得胜利从而保全自己,即便团队失败,他们也能用自己的形象和关系,凸显出团队中某些人的不合群。

                白铁军的润滑剂作用体现在哪里?你一定还记得许三多和伍六一比拼一万米比拼俯卧撑后高成让“帮凶”白铁军发表感想时他的讲话吧,他说:“班长、副班长这种敢打、敢比、敢拼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说得多好的话啊,谁也不得罪,既抬了许三多、伍六一,又缓解了高成的怒气;即不会让许三多伍六一写检讨,也达到了高成要压压这邪气的目的。

                这样的白铁军,确实是个人才,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尤其战士,谁都会面临一个走的问题,就白铁军个人发展来说,走其实是好事,他的润滑剂特点,定会让他在地方有番作为。


                11楼2008-07-04 13:26
                回复
                  2025-05-21 06:40:43
                  广告
                  灾难后,多点白铁军的乐观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8天,我想“5.12”和汶川,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时间和这个地名。

                  我很想奔赴前线,用自己不算优秀的文字试着去记录汶川的故事,用自己不算优秀的文字试着去温暖灾难下我们受伤的心。

                  我记得5月19日晚,重庆电视台播出一条消息:“汶川附近会有6-7级余震,重庆地区会有明显震感。”

                  我想电视台的是好意,是告诉市民们无需心慌,可市民们哪能不心慌,不少人纷纷走出房间,在空旷的广场或地面上搭起了帐蓬。

                  我觉得很难过,我们的心理尚且如此脆弱,那灾区人民的心,恐怕就更需要我们在捐钱捐物之外的帮助了。

                  当然,已经有心理干预的人员有组织的进入了灾区,虽然我没有心理师的资格,但我也很想去,可惜我还有工作,我必须得干好自己的工作,为社会、为祖国的稳定献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力量。

                  所以,我想在这里说,希望受灾的朋友们多点乐观,早日走出心理上的阴影,幸福,一定是属于我们大家的!

                  相信我,好吗?!


                  12楼2008-07-04 13:26
                  回复
                    还是许三多是最有前途的老末


                    13楼2008-07-11 21:46
                    回复
                      我喜欢白铁军好搞


                      14楼2008-11-26 15: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