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oforgive吧 关注:38贴子:1,395
  • 1回复贴,共1

个人关于钢琴问题的一些疑惑,摘抄一些别人给的不错的解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问题一:
大龄学琴。因为条件所限,没什么办法置办机钢,只能用一台电钢练琴(罗兰R401)。
最近两三个月一直在把哈农作为每日的基础练习,早期不懂一味图快练了8条,而且是快速的那种,没什么用。
因为感觉电钢并没有办法很好的体会触键和音色控制之类的,单独把这个作为手指独立性和手指力量的训练了。
最近一个多月开始尝试慢练,也开始使用高抬指,不过有些细节问题自己弄是很难弄清楚的,还是希望问出来别人提点下。
一个是,哈农应该是要在手型标准的情况下练,但是初期手指独立性和力量比较差的时候,显然一旦动起来,手总会有各种变形。这种时候,是不是需要严格意义上要控制手型,弹完一个音,哪怕要等一下,用思想梳理好肌肉的控制,再弹下一个音这种方法比较好呢。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另一个问题,慢练的话,多慢是慢呢。
是慢到每个手指都有力的触键,还是慢到每个手指都能接近独立的触键,再或者保证手型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触键呢。
再一个就是,无名指的独立性是五指里最差的。要控制无名指高抬指,似乎是很难的事情,手指动的幅度不明显。这个时候,究竟是尽最大幅度带动无名指甚至适当的牵动3值或5指其一好,还是要严格固定35指,单纯去动4指比较好呢?引申来说,标准的高抬指,到底是怎么样做才算标准呢。
最后就是,哈农的前面若干条都是手指练习,是一条条慢慢练然后加上去好,还是先学完手指部分的谱子,再慢慢练呢。
若能回答,十分感谢。
回答(三月的闷雷):
我的建议是一开始尽量不要去高抬指,而是用贴键或者尽量较低的方式来抬指触键。
原因主要是在于学琴初期主要是平衡五个手指的能力,比如你说到的四指笨,五指弱的问题。
那么,在贴键的情况下,首先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手型的稳定,因为抬指动作本身就是对手型造成一定的“破坏”。
另外,所谓的正确手型,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我们的手指能够在松弛的前提下发力,而初期过于追求抬指,很容易因为肌肉僵硬,破坏了松弛这个前提,一旦没有了松弛这个前提,发力也就变的变味了。
一般说的手型,基本就是要求我们保证3个手指关节的适当弯曲,以这个关节形状为支撑夹角,来支撑我们说的力。
而抬指的动作其实是对掌关节这个角度的反向变化,所以一般初期过于追求抬指的人,在四指五指的掌关节支撑上其实反而是很弱的,因为最佳支撑角度已经被自己的抬指动作带跑了,一旦负责支撑的三个关节变成只有两个关节在工作,手指能力马上就降低了许多。
回到你上面的问题,多慢为慢,一般最慢可以考虑一个音弹五秒,停的时间越长,你检查的部位也就越多,演奏不仅仅是手指的事情,不要忽略了腕,臂,肘,肩的感受。
在慢速下,我们的手臂是松弛的,它会受到地心引力影响自然下垂,我们可以身体稍微前倾,将触键手指作为手臂的一个支撑点,就像是手指轮换交替的在托起我们的手臂,良好的手型才能保证手指角度能够成为一个良好的支撑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先不要考虑发力,因为手臂的自然重力已经不小了,你发的力其实远远赶不上这个重力。
你只需要体会负责支撑的手指结构是否稳定,不参与触键的手指是否松弛的自然摆好,而过于抬指或者过于发力,非常容易破坏这个状态。所以对于四指要不要追求抬指高度的问题,当然是不需要的。对于哈农,我觉得仅仅是一个可以给你用来观察手指动作的一个不停重复的谱子,哪怕原地反复弹奏doremifasol几个音,也都算是一种“哈农”,所以对于最后一个问题,不要过于纠结了。


IP属地:广东1楼2016-01-08 22:53回复
    接上1L
    其实这还是一个“弹什么”跟“怎么弹”的问题。
    假如没有针对性的要求来布置哈农,学生容易把哈农弹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一旦没有合适的速度与力度调节,也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让僵硬的肢体变得更加的僵硬了。
    而哈农本身这本书有它自身的弊端,比如没有任何音乐情绪的变化,容易形成生硬的听觉习惯,比如一开始就写上60-120的速度,让初学者一开始就使用了错误的速度。
    再比如网上流传的弹哈农一定要高抬指这样子的误区,以及对高抬指错误的理解,都会让弹哈农变得千篇一律,而弹琴需要的应该是变化与调节。
    当然,哈农有没有用处呢?其实还是有的。
    比如,对于国内大多数孩子而言,一天能够练琴60分钟已经相当难得了,每天练琴30分钟,甚至几天不练琴的人大有人在,练习量不够会导致手指能力提高太慢,特别是在学琴初期,4-6岁的孩子手指太软,完全无法应付基本的演奏要求,用哈农来训练手指虽然容易出现以上弊端,但是好处在于简单上手,很快能够弹熟,很快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上,相对提高了手指训练的效率。
    再比如一些性子比较急的学生,布置的乐句或者练习曲,总是没办法很好的控制速度,导致手指失去了慢速这个重要的训练内容。而且对于一些乐感较好的学生而言,注意力一般都放到了乐句中,对于手指触键感觉的关注度不够,容易导致很多容易解决的手指问题变得难以解决。而哈农这种傻瓜化的训练模式,就对症下药式的强迫这类学生关注到基本的手指触键感觉当中去了。
    如果你还没有弹哈农,你大可不必着急去练哈农,如果你弹了很久的哈农,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也大可不必立马就把这本书扔掉,多想想自己适合什么样子的训练方式,对症下药,自然不必纠结于这个话题了。
    哈农前面的练习我倒没有弹很多,也没有布置很多给学生,我的印象里面,6是小指比较多,可以训练一下小指触键位置。5比较平衡,可以训练手指的平衡发展。10里面34比较多,可以集中训练34指。21是最平衡的一条。20比较特殊,可以在基本触键没有太大问题的时候训练手指伸张中的松弛度。剩下的我就是弹的后面的音阶,琶音,八度,三度音,减七属七琶音,震音,轮指了。初学者弹哈农最怕没有目的的动手指,只要做到心有所想,手有所感,还是很有帮助的,毕竟一个曲目中一个动作的重复性不多,也不是每一首练习曲都是将固定音型训练到底的,哈农这种一个动作反复训练的模式效率相对可以提高一点,不过方法不能错,也要注意随时调节自己的方法。
    当然,这样子的训练方式主要还是针对程度不深的学生而言,因为程度不深,很多动作需要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才能够找到进步的感觉,而已经可以找到感觉的学生,其实就可以加以变化,尝试把任何练习内容当作“哈农”来弹,比如某一些片段弹不好,就单独拿出来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这也是初期训练哈农时可以养成的一种练习思路。因为随着程度的提高,手指触键动作变化的复杂性也在提升,所以哈农这样子固定模式的训练方式也会越来越不“实用”。


    IP属地:广东2楼2016-01-08 2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