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更大。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2008年3月,中组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发展时期。
随着各地在人员编制、工资福利等各方面出台了较为丰厚的政策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大学生到村任职岗位比考录公务员岗位还要热,吸引了很大一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加入到大学生到村任职岗位的竞争行列中来。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大学生把选择到村任职作为前站职业,先寻求一个稳定可靠的行业,同时不断地寻求其他就业岗位,待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时,不告而辞;也有一些大学生把到村任职岗位作为自己政治前途的“快车道”,中央对到村任职大学生工作高度重视,专门下发文件,短期内被提拔指日可待。这些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工作推进。因此,对到村任职的大学生要加强岗前思想培训,教育他们选择到村任职,不是“跳板”,要静下心来,扎根农村,做好在最基层吃苦的精神准备,要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为民服务。
随着各地在人员编制、工资福利等各方面出台了较为丰厚的政策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大学生到村任职岗位比考录公务员岗位还要热,吸引了很大一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加入到大学生到村任职岗位的竞争行列中来。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大学生把选择到村任职作为前站职业,先寻求一个稳定可靠的行业,同时不断地寻求其他就业岗位,待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时,不告而辞;也有一些大学生把到村任职岗位作为自己政治前途的“快车道”,中央对到村任职大学生工作高度重视,专门下发文件,短期内被提拔指日可待。这些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工作推进。因此,对到村任职的大学生要加强岗前思想培训,教育他们选择到村任职,不是“跳板”,要静下心来,扎根农村,做好在最基层吃苦的精神准备,要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