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朝鲜吧 关注:562贴子:9,818

李氏朝鲜“常平通宝”与东亚货币史杂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氏朝鲜“常平通宝”与东亚货币史杂谈
2015-09-09 张陶然 近代建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06 16:55回复
    前番(2014年初)购得,朝鲜常平钱一枚,尺度相当于大平钱,背面竖读“户二”字样,二字意味折普通制钱二枚。此币是常平通宝中最常见之品,却也是最富代表之品了。在此抛装引玉,杂述一番有关,朝鲜常平钱及涉及东亚用钱、铸钱小史。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1-06 16:56
    回复
      (图:最上两枚为所藏“朝鲜通宝”、“海东通宝”、其下为“常平通宝”)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06 16:5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1-06 16:58
        回复
          我国是东亚文化之母国,在周代即已经出现“圜钱”,圆形圆孔,偏于存放保存及流通之用。战国时期秦国至之后的秦政权,始铸“半两”钱,为我国方空圆钱肇始,此钱当时重为秦制“半两”,据传由丞相李斯撰写半两二字,在当时铸造工艺粗扩的币面上上,更显古意盎然。而后五铢钱、新莽钱,至到唐代始铸年号钱,我国泉史可谓浩如烟海,是研究中华文明和中国经济史的,首选参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1-06 16:59
          回复
            (图:圜钱,文”西周“)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06 17:00
            回复
              (图:秦“半两”钱)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06 17:01
              回复
                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如朝鲜、越南、日本等国亦有仿铸中国方空圆钱者,日本唐代的“和同开珎”钱,是日本铸钱之最早品,朝鲜铸钱晚于日本,目前据传朝鲜铸钱之始是高丽穆宗时所铸造“乾元重宝”钱,此钱钱背上下竖读“东国”二字,但目前学术界对此具有争议,有认为乾元为唐代年号,而200年后高丽时期已经是中国的北宋时代了,高丽没有任何理由仿铸发行乾元钱,而背后“东国”二字,是唐渤海国时期的遗品,渤海是唐的藩国,并自称“海东盛国”,而此钱可能并非高丽时期的,而考证背后“东国”字,乾元重宝的学者是战前日本人,存在政治目的与否也值得斟酌。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06 17:02
                回复
                  (图:乾元重宝,背“东国)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1-06 17:03
                  回复
                    (图:辽代,环读:”大安通宝“、”大康通宝“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06 17:05
                    回复
                      明初李成桂篡高丽自立,建号“朝鲜”,朝鲜世宗时始铸“朝鲜通宝”钱,此钱为小平钱,真书(即楷书)竖读,铸造工艺较为精良,统一,没有过多版别。明末,朝鲜经过两次倭乱、两次胡乱后,与仁祖时再次铸行“朝鲜通宝”,此后所铸版“朝鲜通宝”别较多、跨度也相对较长,有官铸私铸等不同版本,可谓良莠不齐。朝鲜通宝另有铸造大钱者,但较为少见,至今仿冒较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1-06 17:07
                      回复
                        (图:大钱“朝鲜通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06 17:09
                        回复
                          (图:小平钱“朝鲜通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06 17:10
                          回复
                            朝鲜仁祖时期改变经济政策、规范交易、扩大货币的使用范围,赋税均使用钱结算。而为解决货币量偏少,而中原弥乱不堪,朝鲜决定自行铸造货币,也由此为朝鲜泉史建立了新里程碑,朝鲜于户曹常平厅设钱监,仁祖以厅号“常平”为名,铸造“常平通宝”钱,此钱直至朝鲜后期在近代的机制币出现之前,200余年间,铸行、流通、影响最广。常平通宝一改朝鲜钱工艺拙劣、规格不整的状态,此钱制作规整、精良。而后朝鲜八道各地各衙署均有铸行,而均已“常平通宝”为名未改。常平通宝由于发行量大、流通时间长版别极多,钱背文字、标记各异,我所藏“折二”字,为版别中最常见者,而又有“训”字、“京”字、“捻“字、”营“字、”户“字等等不同字样,钱背上书字一般为衙署、监司等名,如”营“字是朝鲜汉城御营厅所代铸,此钱币也为当时衙署发饷所用。意外常平通宝背面文字,亦有千字文、天干地支等内容,原先有传版别800余种,近年日本有泉家据称已收藏3000余种,可见其版别之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06 17:11
                            回复
                              (图:常平通宝,背”宣“字,宣惠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1-06 17: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