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蹄吧 关注:54贴子:1,345

回复:血色全武将解析~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邓禹跟刘秀是同学关系,后来刘玄登基,有很多推荐邓禹去做官,但是邓禹没答应,直到刘秀被派往河北时,邓禹才追到河北,面见刘秀。
刘秀问邓禹说:“我有封拜官吏的特权,你远道而来,难道是想做官吗?”
邓禹说:“不愿做官。”
刘秀说:“那你想干什么呢?”
邓禹说:“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我得为明公效尺寸之力,垂功名于史册哩。”
刘秀大笑。
邓禹投入刘秀手下之后,对刘秀建言大致意思就是说:“刘玄那群人没有大志,只是一群土鸡瓦狗,拯救天下的重任还是的您来。”
邓禹多次推举人才,他所荐举的人才,都能才职相称,刘秀认为邓禹知人。派他另率骑兵,和盖延攻打铜马。盖延等先到,打不过铜马,退回保城,被铜马军所困,邓禹赶到与铜马军大战,把铜马军打败,活捉了他们的大将,之后跟随刘秀追击铜马军到蒲阳,连战连胜,平定北州。
公元24年,赤眉军攻打刘玄,刘秀趁机派邓禹出征准备夺取关中。
公元25年,邓禹率军越太行山,出箕关进取河东(山西省南部地区)。河东都尉闭关拒守,经战十日,大破守军,夺获大批军资粮秣。
刘玄手下樊参率数万人,渡大阳欲攻邓禹,邓禹派诸将在解南迎战,大破敌军,斩樊参。
刘玄又派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共同攻打邓禹。初战,邓禹失利,樊崇战死。
天黑后双方停战,诸将见气势已挫,都主张乘夜退走,邓禹却不这么认为,认为王匡之军虽多,但势不强。
第二天利用王匡停止进攻之机,重新组织队伍,调整部署。
第三天清晨,王匡尽出其军攻打邓禹,邓禹令军中不得妄动,严阵以待,坚守不出。待王匡军至营前,猝然击鼓,全师猛扑,大破王匡军。俘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斩杀王匡。
邓禹军继续进军,在衙县这个地方,刘玄手下公乘歙率领部众十万抵挡,被邓禹击溃。
公元27年,邓禹与冯异共同迎战赤眉军,邓禹手下部将邓弘邀功心切,邓弘与赤眉军大战,赤眉军假装败走留下粮车,车上尽装泥土,仅用豆子覆盖在表面,邓弘军士卒争相取食。赤眉军乘机还军猛攻,邓弘军大败。邓禹、冯异合兵救之,赤眉军退走。
后来邓禹再次与赤眉军交战,大败,死伤3000余人,只带24骑逃归宜阳。
冯异也被击败,弃战马徒步逃出。
公元28年,邓禹与邓晔、于匡一起击败延岑,邓禹一路追击,半路上又一次击溃延岑部队,延岑逃往汉中,其众皆降。
属性还算可以,伯乐虽然是神技,但是邓禹前期貌似能招的人也不多


IP属地:重庆207楼2016-01-16 10:43
回复

    盖延,字巨卿。原为彭宠部下。
    后来彭宠投靠刘秀,盖延也随之投靠刘秀。
    公元26年,盖延奉命攻占敖仓,酸枣县、封丘县。
    当年夏天,盖延率马武、刘隆、马成、王霸等南伐刘永,先攻下襄邑,进而攻取麻乡县,围攻刘永于睢阳。几个月后,夜袭睢阳,刘永逃走,盖延追击,大破刘永军。
    刘永继续逃,盖延继续追,相继攻破薛县、沛郡,而彭城、扶阳、杼秋、萧县望风而降。
    刘永部将苏茂、佼疆、周建等三万余人来救刘永,盖延与他们大战于沛西,大破其军。刘永军溃败,落水溺死者大半。刘永这人也命大,既然给他又跑掉了。
    公元27年,睢阳反叛,迎回刘永,盖延再次围攻,刘永被部将所杀,刘永之弟刘防举城投降。
    公元28年,盖延追击苏茂、周建、董宪,其中董宪手下贲休 献兰陵城投降。董宪听到后,围困兰陵城,盖延前往救援,董宪假装撤退,放盖延入城,然后将盖延也围困在兰陵城中。
    后来盖延见形势不对又突围而出,与董宪多次交战,各有胜负,后来庞萌谋反,攻杀楚郡太守,袭击盖延,盖延败走。
    之后又和其他将领一同讨伐陇蜀,
    高武乱战也算是个控,就是适性太差,一般都是给人当副将


    IP属地:重庆211楼2016-01-16 10:45
    回复
      云台二十八将
      邓禹 高密侯 太傅 字:仲华
      吴汉 广平侯 大司马 字:子颜
      贾复 胶东侯 左将军 字:君文
      耿弇 好畴侯 建威大将军 字:伯昭
      寇恂 雍奴侯 执金吾 字:子翼
      岑彭 舞阳侯 征南大将军 字:君然
      冯异 阳夏侯 征西大将军 字:公孙
      朱佑 鬲侯 建义大将军 字:仲先
      祭遵 颖阳侯 征虏将军 字:弟孙
      景丹 栎阳侯 骠骑大将军 字:孙卿
      盖延 安平侯 虎牙大将军 字:巨卿
      铫期 安成侯 卫尉 字:次况
      耿纯 东光侯 东郡太守 字:伯山
      臧宫 朗陵侯 城门校尉 字:君翁
      马武 杨虚侯 捕虏将军 字:子章
      刘隆 慎侯 骠骑将军 字:元伯
      马成 全椒侯 中山太守 字:君迁
      王梁 阜成侯 河南尹 字:君严
      陈俊 祝阿侯 琅邪太守 字:子昭
      杜茂 参蘧侯 骠骑大将军 字:诸公
      傅俊 昆阳侯 积弩将军 字:子卫
      坚镡 合肥侯 左曹 字:字伋
      王霸 淮陵侯 上谷太守 字:元伯
      任光 阿陵侯 信都太守 字:伯卿
      李忠 中水侯 豫章太守 字:仲都
      万修 槐里侯 右将军 字:君游
      邳彤 灵寿侯 太常 字:伟君
      刘植 昌成侯 骁骑将军 字:伯先
      血色里并没有将云台二十八将全部做成武将,只做了邓禹 、吴汉 、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祭遵、盖延、铫期、臧宫、马武、陈俊、王霸。只做这十四个人估计也是出于游戏的平衡需要,不然东汉势力再加十四个武将,其他势力还混不混了


      IP属地:重庆220楼2016-01-16 10:50
      回复

        来歙(xi),字君叔。
        来歙因为与刘氏有姻亲关系,在刘秀兄弟起兵后,被王莽政权抓捕,后被门客救出。
        公元25年,刘玄倒台后,投奔刘秀。当时刘秀正在攻略关东地区,但陇、蜀之地有隗嚣割据,需要派人安抚,免除汉军的后顾之忧。来歙主动请命出使隗嚣。
        公元29年,经过来歙的劝说,隗嚣派儿子隗恂跟随来歙入朝做人质。
        公元32年,来歙和祭遵袭击略阳,祭遵半道因病返回,来歙从番须、回中直达略阳,杀隗嚣守将金梁,据守略阳城。
        隗嚣闻讯大惊,急忙派出精兵数万攻打略阳城,当时来歙凭借两千多的兵力,坚守了大半年,直到刘秀援兵到达,击溃隗嚣。
        公元34年,,来歙攻陷落门,隗嚣余党周宗、行巡、苟宇、赵恢等献出隗嚣之子隗纯投降,天水郡属县也全部投降。
        公元35年,来歙在讨伐公孙述时,被刺客重伤,临死前,紧急召见盖延。
        盖延看到来歙,痛哭不已。 来歙看到盖延的样子,斥责他说:“你怎么敢这个样子!现在我被刺客刺中,不能报效国家,所以叫你来,要把军事托付给你,你反而学小儿女那样哭吗!刀虽然在我身上,我就不能杀了你吗?“
        盖延收住眼泪,勉强起身接受嘱托。来歙亲自写表章,说:“我被刺客刺杀,身受重伤。我不在意身体的痛苦,深恨没有尽到职责,给朝廷带来羞辱。治理国家以能够任用贤才为根本,太中大夫段襄,正直刚强,可以重用,望陛下裁决明察。此外我的兄弟不贤,最终恐会获罪,请陛下可怜他们,时常都诲监督。”
        来歙写完表章,便丢下手中的笔,拔出被刺客刺在身上的刀子,然后断气而死。
        在军事、政治上都有不错的表现,属性也比较均衡,能打仗、能种田。再加上特技“亲善”还能搞搞外交


        IP属地:重庆221楼2016-01-16 10:50
        回复

          祭彤(rong),字次孙,祭遵的从弟。
          公元33年,祭遵病逝,由于祭遵没有儿子,便封祭彤作偃师县长。
          担任偃师县长的五年的里,祭彤治理有方,“县无盗贼,课为第一”,被升迁为襄贲(音肥)县令。
          当时的襄贲由于天下初定,盗贼横行,祭彤上任县令,很快就稳住了局面。盗贼团伙也逐渐被肃清。
          数年以后,襄贲号称清平无事。光武帝对祭彤的才干开始重视,颁发玺书勉励,并增秩赏赐,表示了很大的肯定和嘉奖。
          公元41年,刘秀拜祭彤为辽东太守。
          公元45年,匈奴在这一年里对北边郡县的大肆侵略,鲜卑趁机侵略辽东,祭彤率领数千汉军阻击鲜卑近万骑兵,击溃鲜卑人,投水而死者过半。
          祭彤率汉军穷追不舍,长驱出塞,猛击残敌。斩敌三千,加上投水死者,鲜卑几乎全军覆没,另外汉军又收获数千马匹,大获全胜。
          后来鲜卑虽然震慑于祭彤的勇武,不敢犯塞,但仍然与匈奴、乌桓勾结往来。祭彤不但作战勇猛无敌,而且兼有运筹策略,考虑到“三虏连和,卒为边害”,决定利用外交手段瓦解三虏的联合,这样至少可以减轻汉军所承受的压力。
          公元49年,祭彤以利益引诱鲜卑归附,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形式,使鲜卑逐渐向汉朝靠拢。
          后来鲜卑更是为了表示为汉朝效力的决心,对匈奴开战,并斩首二千余级送到辽东报功。
          此后,鲜卑每年都与匈奴互相攻击杀戮,所斩获的首级报送帝国接受赏赐。“自是匈奴衰弱,边无寇警,鲜卑、乌桓并入朝贡。”
          此后“三虏连合”的局面已经被打破,鲜卑归附,匈奴也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称臣,北匈奴逐渐向西北方向迁徙,
          只有乌桓的赤山一部还屡次犯境,光武帝下诏谴责州郡。
          乌桓的赤山在祭彤所管辖的范围之外,但是祭彤并没有视为是身外之事。
          祭彤再次激励鲜卑出击赤山。鲜卑首领偏何于公元58年,攻击乌桓,大破之,斩赤山首领,将首级提到辽东献与祭彤。
          赤山首领的首级传到帝国郡城,祭彤的威望大振。
          “肜之威声,畅于北方,西自武威,东尽玄菟及乐浪,胡夷皆来内附,野无风尘。乃悉罢缘边屯兵。”
          不仅如此,祭彤的声名还传播到海外。
          “辽东太守祭肜威詟北方,声行海表,于是濊、貊、倭、韩万里朝献。
          公元73年,汉军开始对北匈奴出兵讨伐,祭彤被任命为一路统率与南匈奴左贤王北上击敌,策应窦固、耿秉一路行军。
          但是由于左贤王与祭彤有嫌隙,故意不做好向导,没有寻见匈奴作战,只好回师。祭彤因此被下狱,而他为此感到羞耻,出狱不数日,呕血而死。
          其他属性还好,就智力感觉略坑,能想到这种“驱虎吞狼”之计的人,智力应该不会这么低吧


          IP属地:重庆222楼2016-01-16 10:50
          回复

            窦融,字周公。
            王莽时期,窦融为王莽手下司马,多次参与平叛。
            公元22年,窦融跟随王邑征讨刘秀,大败于昆阳,逃回长安。新朝王莽被推翻后,窦融投降更始军,在大司马赵萌部下为校尉,后被推荐出任巨鹿太守。
            此后,窦融见更始政权不稳,于是谋求割据河西,河西在窦融的治理下,开始恢复生息,对外抵御少数民族袭扰,对内安顿流民。
            公元29年,窦融归顺刘秀,随后多次跟随刘秀讨伐隗嚣,因功封安丰侯。
            公元37年,窦融被任命为冀州牧,十余日后,又迁为大司空。
            窦融的属性相对他的表现来说算不错的了,特技也相当实用。


            IP属地:重庆224楼2016-01-16 10:51
            回复


              张衡,字平子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
              古代的科学家,属性自然偏重智力,给个发明特技,也是理所当然的


              IP属地:重庆230楼2016-01-16 10:54
              回复

                李固,字子坚。
                作为一名文人政客,特点十分明显喜欢直言进谏、刚正不阿。这些说起来都是千篇一律,还是写点别的。
                李固是汉顺帝时期,出仕做官,公元144年,顺帝驾崩,由太子刘炳即位(即汉冲帝),由太后梁妠临朝听政。同月丁丑,任命李固为太尉。
                公元145年,汉冲帝刘炳去世,年仅三岁。
                李固认为清河王刘蒜年长有德,想立他为帝,梁冀不听,于是立了乐安王之子、八岁的刘缵(即汉质帝)
                汉质帝年幼,但聪明,曾在一次早朝时,看着梁冀,说:“这是跋扈将军!”梁冀听到以后,对质帝深恶痛绝。于是让质帝身边的侍从把毒药放在汤饼里,给质帝呈上。
                质帝毒发非常难受,派人急速传召李固。李固进宫,走到质帝榻前,询问质帝得病的来由。质帝还能讲话,说:“朕吃过汤饼,现在觉得腹中堵闷,给朕水喝,朕还能活。”
                梁冀这时也站在旁边,阻止说:“恐怕呕吐,不能喝水。”话还没有说完,质帝已经驾崩。李固伏到质帝的尸体上号哭并弹劾侍候质帝的御医。梁冀担心会泄露下毒的真相,对李固非常痛恨。
                李固、胡广、赵戒及大鸿胪杜乔都建议立清河王刘蒜。但梁冀想立蠡吾侯刘志为帝,众人不同意,梁冀愤愤不乐,可又没有别的理由可以改变众人的主意。
                中常侍曹腾(曹操的祖父)因为之前拜访刘蒜时,刘蒜没有礼遇他,而支持梁冀立蠡吾侯刘志为帝。
                第二天再次召集公卿,梁冀意气汹汹,而言辞激动。自胡广、赵戒以下的官吏,没有不害怕的。都说:“只有大将军发令就是。”可是李固与杜乔仍坚持原来的意见。梁冀大声宣布“罢会”。可是,李固仍认为刘蒜是众望所归,有被立的可能,于是再次写信劝说梁冀,梁冀更加愤怒。便劝说梁妠,先将李固免职。最后立刘志为帝(即汉桓帝)。
                宦官唐衡、左悺一道向桓帝诬陷杜乔说:“陛下先前将即位时,杜乔和李固反对,认为您不能胜任侍奉汉朝宗庙的祭祀。”因此桓帝对杜乔和李固心生怨恨。
                公元147年,甘陵人刘文、魏郡人刘鲔打算立刘蒜做天子,梁冀因此诬蔑李固与刘文、刘鲔等散布妖言,将他们关进牢狱。虽然最后梁冀因为李固的名声,打算放了他,但李固没等到释放就死在狱中了。
                标准的文臣属性


                IP属地:重庆231楼2016-01-16 10:55
                回复


                  杜乔,字叔荣
                  跟李固简直就是难兄难弟,为人也是刚正不阿。同样是因为拥立皇帝的问题,跟李固一同死在狱中。
                  历史上之有“李杜”之称,不只有李白和杜甫,李商隐和杜牧,东汉三李杜要比他们早得多。他们是:李固、杜乔;李膺、杜密;李云、杜众。
                  连属性也跟李固差不多


                  IP属地:重庆232楼2016-01-16 10:55
                  回复

                    张奂,字然明。父亲张惇曾任汉阳太守。师从太尉朱宠后,被大将军梁冀征辟。
                    公元155年,调任安定属国都尉,张奂到职不久,南匈奴七千余人起兵反汉,东羌也出兵响应。
                    当时张奂营中只有二百多人。张奂听到叛军进攻的消息后,便马上带领军士出击。当时一些军吏认为敌军势大,不能力敌,张奂不听,率兵进屯长城。他一面收集兵士;一面派遣将领王卫招降东羌。汉军很快占据了龟兹,断绝了南匈奴与东羌的交通,张奂召集豪强势力,让他们同汉军共同攻打薁鞬等所率的南匈奴叛军,不断取得胜利。最后南匈奴叛军率众向张奂投降。
                    公元158年,朝廷调张奂担任使匈奴中郎将,进驻南单于庭美稷,负责匈奴事务。同年,南匈奴诸部在休屠各的率领下起兵反汉,与乌桓、鲜卑攻掠沿边九郡,与张奂率领的汉军对峙。
                    张奂先是诱降乌桓,对南匈奴诸部叛军,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诛杀了休屠各部首领,。又率南匈奴单于击败了攻掠汉边的鲜卑。
                    公元167年,东羌与先零羌五六千骑攻掠关中,张奂派司马尹端、董卓二人率兵进击,大败羌人,斩其首领,俘羌人万余人。
                    之后因被宦官利用,围杀窦武、陈蕃,而感到后悔,想为窦武、陈蕃平反,却得罪宦官。因此被免职,直到去世。
                    也算是能文能武的一员大将了,不过属性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IP属地:重庆233楼2016-01-16 10:55
                    回复


                      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
                      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郑玄同时也是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之一,其弟子众多,遍布各地,比较有名气的有崔琰、王经、国渊、任嘏、程秉、孙乾、郗虑等等。
                      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会战。袁绍为壮声势,争取民心和士望,叫袁谭逼迫郑玄随军,郑玄无奈,只好抱病而行。走到元城,病势加重,不能再走了,同年六月病逝于该县。
                      纯学者型武将,属性方面没什么出色的


                      IP属地:重庆236楼2016-01-16 10:57
                      回复

                        皇甫嵩,字义真,皇甫规之侄。
                        公元184年,“黄巾之乱”爆发,汉灵帝起用皇甫嵩为左中郎将,与朱儁共同镇压颍川黄巾军。
                        朱儁先与黄巾军波才部作战,黄巾军人多势众,朱儁不敌。皇甫嵩也不敢硬拼,退守长社。波才包围长社。
                        当时,城中兵少,皇甫嵩趁夜派出精锐四处放火,制造混乱,同时率军冲击黄巾军,黄巾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这时,曹操也奉命赶来,皇甫嵩、曹操、朱儁合兵,乘胜追击。斩首数万。
                        接着,皇甫嵩又和朱儁一起乘胜镇压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剿灭波才、彭脱,平定了三郡之地。
                        八月,张角占据广宗,控制河北腹地,卢植为宦官所诬,被召回,继任的董卓被击败。于是朝廷下诏命皇甫嵩率兵进击。
                        此时张角病死,皇甫嵩攻城,因张梁据守,无功而返,皇甫嵩先是按兵不动。迷惑张梁。等时机成熟乘夜突袭,黄巾军仓促应战,张梁战死,阵亡三万多人,投河而死的有五万多人。皇甫嵩将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
                        十一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冯翊,攻克下曲阳,杀死张宝,斩杀俘虏十余万人。
                        公元188年,凉州人 王国包围陈仓,汉灵帝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领前将军董卓,董卓建议立刻出兵,而皇甫嵩否决了董卓的意见按兵不动。
                        公元189年,王国久攻不下,准备撤退,皇甫嵩出兵攻打王国,皇甫嵩连战连捷,大破王国的部众,斩杀一万多人。
                        公元190年,有人曾建议皇甫嵩与袁绍相呼应,讨伐董卓,但皇甫嵩拒绝了,应董卓的应召来到京城当官,一直都没有再次领兵,直到公元195年去世。
                        战绩还不错,不过对手都是些农民起义军,战力不强,这属性也算比较合适了。


                        IP属地:重庆237楼2016-01-16 10:57
                        回复

                          袁绍,字本初,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
                          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逝,何进、袁绍所代表的外戚、官僚势力与蹇硕等宦官势力,因为拥立刘辩还是刘协产生冲突,最后在压力下宦官妥协,刘辩继位。
                          袁绍借机向何进建言,铲除所有宦官。何进一个屠夫,没什么远见,对这个提议自然是表示赞同,可是何太后却不同意,何进只能作罢。袁绍见事不成。再次挑唆何进,并且建议召集地方军队兵谏何太后。
                          宦官们见形势不妙,一起去向何进求饶。尽管袁绍在旁再三劝说何进乘机杀掉他们,但何进还是将他们放走了。袁绍心有不甘,假传何进命令给州郡,逮捕宦官的亲属入狱。
                          宦官们走投无路,在张让的指挥下,中常侍段珪等率领党徒数十人,等候何进入宫后,将何进斩杀于嘉德殿前。何进部将听说何进被杀,领兵入宫,袁术攻打宫城。张让等人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从地道仓皇外逃。袁绍与叔父袁隗谎称有诏令,下令关闭宫门,严禁出入,指挥士兵搜索宫中的宦官,不论老幼皆斩尽杀绝,死者有二千多人,有些不长胡须的人也被当成宦官杀掉。
                          此后董卓入京,袁绍见无法抗衡董卓,离开京城,
                          公元189年,董卓废少帝为弘农王,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自署相国。
                          公元190年,关东州郡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供给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各有军队数万。
                          董卓见联军势大,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讨伐董卓联军各怀异心,为保存实力。进驻洛阳后,谁也不肯去和董卓的军队交锋。等到粮尽,各自散去,一场讨伐不了了之。
                          公元191年,袁绍趁韩馥手下麴义反叛之际,联络公孙瓒进攻韩馥。韩馥一时乱了阵脚,袁绍派高干、荀谌趁机劝说韩馥让贤给袁绍。尽管韩馥手下极力反对,但韩馥还是将冀州让给了袁绍。
                          同年,公孙瓒与袁绍大战与界桥,公孙瓒败退。
                          公元192年,袁术与袁绍开战,袁术向公孙瓒求援,公孙瓒联合陶谦,威逼袁绍,袁绍与曹操合击,大破袁术、公孙瓒以及陶谦的联军。
                          公元193年,袁绍大举进剿黑山、黄巾军,在朝歌鹿肠山讨伐于毒,斩杀于毒及其部众一万多人。 接着,沿着鹿肠山向北进攻左髭丈八等,将他们全部剿灭。 又接连击灭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多支黑山、黄巾部队,斩首数万级。
                          之后联手吕布,与张燕、四营屠各、雁门乌桓在常山大战,连续打了十几天,虽然张燕军死伤惨重,但袁绍军也很疲惫,于是双方各自退兵。
                          公元198年,公孙瓒死。袁绍占据了幽州,兼并了公孙瓒的军队。此时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拥有几十万军队。野心开始膨胀,手下有一名叫耿苞的人私下对他说:“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按“五德相生”的“理论”,汉朝是所谓火德(赤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黄帝就是土德,而袁家为黄帝的后代,所以袁氏取代汉朝是“天意”。
                          袁绍向手下幕僚公开了耿苞的这些言论,僚属们都认为耿苞妖言惑众,混淆视听,应当杀头。袁绍见时机还不成熟,唯恐露出马脚,不得已杀了耿苞。
                          此后袁绍与曹操大战与官渡,兵败。势力内的叛乱开始此起彼伏,但都被一一平定。直到公元202年病死
                          这属性看着比董卓和公孙瓒强些,但因为是白板,所以实际作用比他们还低


                          IP属地:重庆241楼2016-01-16 11:00
                          回复

                            典韦,陈留己吾人。
                            典韦年轻时,混迹江湖,跟现代的黑社会差不多,曾帮助同乡刺杀仇家李永。李永曾任富春长,家中守备森严。典韦见不能硬闯,就在门口伪装路人,当李永出府时,典韦突然出手杀死李永,还杀死了李永的妻子(还真是心狠手辣啊),然后拿着武器大摇大摆的出城。典韦走了四五里,被李永手下追上,双方交手,典韦全身而退,然后就闻名江湖了。
                            十八路诸侯讨董时,加入张邈手下,后来张邈与曹操决裂,典韦转投曹操,隶属夏侯惇,随夏侯惇四处征战,数次杀敌有功,被拜为司马。
                            公元194年,曹操讨吕布于濮阳。曹操夜袭吕布粮仓,刚刚攻破,吕布救兵来到,双方大战。从早上打到日落形势危急。曹操临时招募敢死队,典韦带领数十人,身穿两件盔铠,一律只持长矛撩戟。典韦顶着箭雨,手持十余支小戟(投掷类武器)杀入敌阵,一直杀到天黑,吕布军退走为止。
                            公元197年,曹操征宛城张绣,张绣投降。曹操十分高兴,对张绣予以厚待,但十余日后,张绣因曹操纳其婶,颇感耻辱,于是在贾诩的建议下,突然造反,奇袭曹操之营,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一片混乱,于是率轻骑逃走。
                            典韦堵在门口迎战,使张绣军不能进入。在击杀数十人后,典韦身受重伤,依旧斩杀数人,直到伤重而死。曹操退住舞阴,闻典韦已死,为之痛哭,招募间谍取回他的尸体,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拜其子典满为郎中。车驾每次经过,常祠以中牢。曹操追思典韦,拜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曹丕即王位后,以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高武和护卫,副将的标配


                            IP属地:重庆245楼2016-01-16 11:01
                            回复

                              程昱(yù),字仲德。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
                              黄巾起事之初,东阿县县丞王度积极响应,烧掉县中的仓库。县令逃走,官员百姓逃到渠丘山。此时程昱派人前往侦查,发现王度驻扎在城西五六里外。程昱于是向县中大户薛房等人游说:“如今王度等得到城郭也不能屯居,其势可以测知。他不过想趁机虏掠财物,并没有据守城池的念头。我们为什么不回城守之?而且城高郭厚,粮食不缺,共同坚守,王度必不能久待下去,那时向他攻击,王度便可破了。”
                              薛房等以为然,但是官员百姓因为害怕,不敢跟随,程昱只得无奈地说:“愚民不可共计大事。”于是密遣数骑在东山上高举旗帜,令薛房等人望见,然后大呼:“贼兵已经攻至!”
                              便下山取城,官员百姓见势便跟随同去,找到县令,一 共守城。后来王度等人来攻城,不能攻破,正欲退走。此时程昱率士兵开城门追击,王度败走。
                              公元192年,先是效力于刘岱,后来刘岱为黄巾所杀。曹操兵临兖州,辟召程昱。曹操征徐州时,令程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反叛,迎吕布入兖州,四周郡县响应,唯有鄄城、范县、东阿不动。
                              程昱先是游说范县县令靳允,加强其抵御吕布的决心,又遣骑兵占住仓亭津,使陈宫军不能得渡,直到曹操归还,执程昱之手道:“若非程卿之力,吾无所归矣。”
                              公元200年,程昱升振威将军。当时袁绍在黎阳兵锋直指鄄城,而程昱却只有七百兵守着鄄城,曹操见形势危急,想增派二千兵守军。程昱不肯接受,说道:“袁绍拥兵十万之众,自以为所向无前。他若见昱领兵少,必不敢轻易来攻。但如果增加了我的士兵,过多则不可不攻,要攻之必克,只会两损其势。”袁绍见程昱兵少,果然不敢进兵。曹操闻其事,向贾诩道:“程昱的胆略,超过孟贲、夏育啊。”(孟贲、夏育:战国时期的勇士)
                              程昱其余事迹都很普通,唯独有一个《魏晋世语》的记载中
                              “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早期曹操军队曾经严重缺粮,当时程昱想办法为曹操解决问题,于是在东阿县强夺粮食,为曹军供应三日的粮食,这些粮食当中据说更有不少人肉。这些行为令程昱的声誉受到严重的打击,更很可能是他毕生位不至三公的重要原因。
                              曹操军吃人肉的传闻大概就是从这里来
                              事迹不太突出,导致属性一般。唯一的亮点就是特技


                              IP属地:重庆248楼2016-01-16 1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