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演通论吧 关注:606贴子:1,482
  • 9回复贴,共1

递弱代偿原理及其导出的规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最初做这个哲学系统的时候,我的目的不是回答人类文明的问题,而是回答既往东西方哲学家所提出和没有回答清楚的哲学终极问题。由于我是一个全新的思路,是一个生物学破解机械论的思路,因此我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哲学系统。这本书的名字原来叫《元哲学论》,意指一切哲学问题的哲学根基。等书完成后我才发现《物演通论》是更恰当的名字。就是书中内容探讨整个世界是怎样演化的这个话题。
请大家注意,哲学要解决什么问题?说法非常多,我认为其实只解决三个问题,它是科学和任何学问不能解答的。
第一,人是什么,我们是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问题这种表述其实很不好,因为你问任何守大门的人他都是这三句话,你从哪儿来,你是谁,你想找谁。所以说哲学只是这三句话,等于一切门卫都是哲学家,这个话不对。哲学首先回答人是什么,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自然界是什么,也就是回答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因此要问人是什么这个大话题,首先要解决自然哲学问题,也就是自然界是什么,你才能回答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精神是什么。这是哲学一直在追问的,也是我讲那两天哲学课里追问的,知和在的关系问题。感知是什么,也就是我在哲学课里讲的反思这个问题,这一部分叫精神哲学,前面叫自然哲学。
第三、社会是什么。因为人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类历来认为社会是人类独自缔造的,这犯了极大的错误。因此,哲学必须追究的第三个问题,到现代哲学,也就是到被马克思骂的一塌糊涂的那个孔德的时候,他第一次提出社会居然是一个实体,是物理存在、化学存在、生物存在、社会存在。如果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是自然话题,那么社会为什么会是一个纯粹的人文话题呢,既然它的存在是在这个自然序列上存在,它当然是一个自然学问题。


IP属地:江苏1楼2016-01-05 17:07回复
    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的人就是孔德,因此孔德太了不起了,尽管他的理论一片混乱,他根本没把这个问题说清,但是他仅是有这一脉思路,社会学的第一奠基人就是他。社会学这个词就是孔德发明的,因此哲学要探讨的第三大问题,叫社会是什么,这叫社会哲学。
    请大家注意,我的《物演通论》这本书,分三卷。第一卷自然哲学论,第二卷精神哲学论,第三卷社会哲学论,也就是回答哲学这几个终极问题。我们要回答自然哲学,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抛开,也就是我们得建立一个自然哲学的本体论体系,我在讲哲学课的时候讲过本体论,必然导出认识论,认识论必然导出语义论。我们现在回到最原始的哲学第一追问,本体论是什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是什么,自然是什么,我们跟自然的位置和关系是什么。那么借助于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20世纪自然科学把整个领域打通,生物存在,分子存在,原子存在,粒子存在,是一脉演化而来的,这个话题我不用再重复。如果我们把这个系统打通,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它的进化是一脉进化的,从粒子进化到原子,从原子进化到分子,从分子进化到生物,生物进化这个阶段导出人类,达尔文只讨论生物进化,没有讨论生物进化以前,他没有意识到生物进化以前还有一个物质不断进化的脉络。20世纪自然科学把这个脉络打通了,分子生物学是人们明白生命只不过是一个分子编码,分子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界限没有了。物理化学的出现,使人们明白所谓分子现象只不过是原子外壳层电子云能量的重新分布,所以物理化学出现,也就是把物理学和化学的界限又打掉了。这个时候万物展现为万物一系这个概念,就是万物是一系演化的。


    IP属地:江苏2楼2016-01-05 17:07
    回复
      2025-05-29 06:13:34
      广告
      我们知道,时间和空间不是客观存在,康德和休谟就已经讨论这个问题,因此真正讨论自然界的问题,时空概念必须打掉,于是我们建立一个非时空的一个表格,我把这个东西叫有限衍存区间,也就是这个区间跟时间空间没有关系,然后你看在这个区间里,它的发生点,这个叫世纪奇点,也就是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这条线就是万物衍化存在度一路降低的那个临界点。底下这个坐标底下这个部分,是存在效价的总分布,它的计量叫存在度,上面这个总区间是代偿效价的总分布,因为我们的能力,比如我们人类的感知能力,精神,是从电子、原子的那个物理感应属性进化发展过来的,因此我们把感知能力也叫属性增量。大家注意,把这张表看懂,在这个总的存在效价或者存在度的这一片分布上,你会发现它的分布是越来越小的,也就是分布量从大一直往窄缩,越缩越小,而属性和能力分布是从小往上面越来越大的方向分布,我们甚至可以给它做定量关系,就是越原始的物质,我们把这条线叫存在度下曲线。存在度下曲线就是越高级的物质,它的存在度越低,总质量越小,总存在时间越短,稳定性越低,自在度越低,自为度越来越高。
      这条线是什么意思?存在度下曲线,我把这条线画成直线,为什么画成直线,是从数量级、几何级和指数级上,如果它是按这个级别进行,都是直线。也就是即使是数学级,1、2、3、4,或者几何级,甚至指数级,就是米级,比如10的二次方,10的三次方,10的四次方,只要它是以级别,等级递进,那么这条线始终是直线,尽管它可以表现为加速度,就是几何级数和指数级数都是加速度。但如果它是按这两个的话都是直线,但如果它以顺数级数加速度,那么这条线就会转化为曲线,也就是在数学上这条线就会表现这个线,抛物线。因为我们发现演化是加速度的,比如原始单细胞数存在38亿年,而爬行动物1亿6千万年,骤然大减,哺乳动物连一亿都不到,而人类300万年,智人十几万年,也就是我们明显感觉加速度,这个过程在文明期间表达,非农业文明期,人类文明以前300万年,农业文明只剩1万年,工业文明只剩三四百年。那么我们看信息文明绝超不过一百年,也就是这个加速度一直在表现。那么加速度可以是抛物线,也可以是直线,那么自从跟李教授以及其他第一期同学讨论,因此我在我下一版把这条线在后面又补充了它的抛物线,但是不排除这个直线,是因为现在带不进去参数,我们只能做一个数学代数方程,而不能代入参数,因此我们做的这个坐标,大家先看明白。
      请注意,如果我在这里设点,我说这个点是原子的点,那么它存在度极高,它的属性代偿就极少。我们会发现属性跟存在度它的代偿量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如果是存在度下降,代偿度就相应增加,那么有一个东西自然出现,就是这条曲线,这条曲线我把它叫存在阈,也就是存在要有一个阈值,这个阈值是存在度下去以后你就没有资格存在了,如果还想存在必须补你的存在度,拿什么补,拿属性来补。你只有通过属性增量补你丢失的存在度,你才得以继续存在,可它又不能完全回补存在度,如果它能完全回补,那我们就不会衰变。那么它不能完全回补,就使得属性和底下的存在度变成两个东西,我把属性增量叫代偿,我把存在度递失叫递弱,所以这个原理叫递弱代偿原理。


      IP属地:江苏5楼2016-01-05 17:08
      回复
        那么如果代偿现象必然发生,而且你发现存在度越低的物种属性代偿量就越大,那就一定表明暗里有这么一个存在阈存在,也就是代偿达不到这个量,这个最原始的不需要代偿就存在的那个绝对存在度唯一,绝对的实存为零,我们最大存在度趋近于1,最小存在度趋近于0,如果存在度被刚开始存在度最高的东西所规定,以后存在度一旦降低就必须有属性代偿,它就暗示着有这个东西存在,否则为什么属性要代偿,你想代偿什么,达到一个阈值才让自己得以存在。因此这个阈值一定暗里存在,因此我把它画出来。那么一旦这个存在阈存在,存在度和代偿度就成了反比函数关系,存在度降一点,代偿度就增一点,而存在度是自变量,代偿度是因变量。如果这是原子,原子的属性就很小,如果这是基点,它没有任何属性,因此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永远对基点无话可说,因为没有属性。我在讲哲学课讲过,感知就是属性偶合,你没有属性当然无法感知。那么假定这是恐龙,这是动物,于是它的存在度低了,它的能力就增加了,脊椎动物五官都出现,如果这是猴子,它的存在度更低了,于是它大脑新皮层的出现,如果这是人,它的存在度极低,所以它的能力才会极强,感应属性转化为感知属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能力越强,我们反而越面临灭亡之境。它是自然137亿年物质演化的一个大尺度规律。这个里面是超时空的一个区间,即使你把时间空间抽掉,它表达的是物质演化的维度,这个维度一定朝着衰败方向改变的。为什么会衰败?请大家理解,爱因斯坦著名的智能方程,E=MC2。这个方程讲什么?讲能量和质量是一回事,这边是能量E,E是什么?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个方程的意义在于它告诉你质量和能量是一回事,过去人类从来认为质量和能量是两回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爱因斯坦缔造了核能时代,什么叫原子弹,我们烧木材,烧石油,释放出来都是化学净重的能量,跟质量没有任何关系,你点一个蜡烛,燃烧的所有燃烧废物积聚起来,重量跟你烧的蜡烛一模一样,这就说质量没有衰减,所以你烧木材、烧石油,你烧的是化学,由于爱因斯坦发现质量中这就是能量的容积,因此我们制造原子弹。原子弹是什么?裂变原子弹就是利用质量中0.7%的质量,也就是它把质量的0.7%转化成能量,一公斤铀释放的能量,竟然是数百吨、数千吨、数万吨煤炭的能量。
        我们所说的氢弹是什么?就是利用了质量的2%,也就是千分之20,它居然是裂变原子弹能量的若干倍,这叫质量能。请大家注意我在说什么,我们现在这个质量化的物质宇宙,是那个137亿年的能量变到一定程度,骤然转化为质量。大家知道在能量学里有两个概念,一个叫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有一个叫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熵增定律。这个定律是什么?在一个空间中如果一个能量是有序有效的能量,也就是能量集中才能做工,叫有序能量,那么它一定是朝无序的方向流变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这个房子里放一个炉子,这个房间的温度是零度,请大家注意绝对不是没有温度,它还有273度的能量,或者我们设定这个炉子是50度,房间温度是30度,很热,也就是这个空间中有大量能量,可是这个炉子里面的能量只会朝无效化、无序化的这个定能量耗散,空间存在的大量能量绝不会往炉子里跑,这叫热力学第二定律。实际就是能量的无序化叫熵。那么能量一定是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散发的,第二定律表达了能量运动的基本状态。既然我们这个宇宙物质是能量转化过来的,既然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你熵一定是增加的,能量从有序状态一定往无序状态延进的。也就是说能量一定是衰变的,我们的物质世界当然也是衰变的。也就是说我现在讲的这个递弱代偿原理,其实是把能量世界和质量世界沟通起来看,他们是一回事,都表现为衰变运动,只不过在质量状态世界中,这个衰变运动表达为一方面存在度递减,一方面代偿量怎么。它跟能量的表现方式不同,但总表现是递弱代偿,总表现是衰变趋势。


        IP属地:江苏6楼2016-01-05 17:08
        回复
          大家看我在这里做的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也就是它的代偿度是存在度的函数,然后存在度加上代偿度是一个常量,也就是存在阈是一个普适常量,存在度是一个衰减量,代偿度是一个递增量,两者形成反比函数关系。我在这里要强调什么,我做的这个数学模型,今天只能做这样简单的数学模型,是因为今天的信息量不够,也就是今天人类文明达成的信息量程度使得这个数学模型带不进参数。比如我现在没法说哪一个状态,人类在古代,比如在两千年前,它存在度是一个怎样的参数,代偿度是一个怎样的参数,发展到今天,存在度又衰变了多少,代偿度又增加了多少,这个参数我带不进来,所以这只是一个数学模型,带不进参数的数学模型。我在我的书里讲参数迟早会出现,有带来者,也就是后人能够把参数带进去,那么一旦参数带进去,人们就可以计算每一个东西的代偿量和存在度。比如石头跟我们人类是同一种物质,它为什么是自在状态,它的存在度高到多少,代偿度低到多少,人类的存在度低到多少,和代偿度高到多少,假定能计算,我们甚至可以计算整个宇宙中有多少智人。因为它是拿质量和数量是可以计算的,我们甚至可以计算人类代偿度发展到哪个量级他会灭亡,也就是这是可以带进参数的,只是现在带不进去。


          IP属地:江苏7楼2016-01-05 17:08
          回复
            我相信每个理论都有片面性,即使历史证明很有建设性,但后来还是会从中找出很多谬误。如果说大尺度来看演化后期新生事物具有短寿和脆弱性。那么是否预言这些的您的理论也由此特性?当然这个悖论很抓狂。人类是地球演化到现在一个特殊的存在,不能因为他的非理性而否认他的理性。如果下一次更大的彗星撞地球,活着的可能是具有科技实力的人类和自然环境下的微生物吧。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6-01-16 15:27
            回复
              有柯云路厉害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22 0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