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宝吧 关注:9贴子:91
  • 2回复贴,共1


1楼2016-01-04 11:55回复
    正所谓一月肉更肥,二月不知谁,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路人雷,六月男友没,七月被晒黑,八月待室内,九月更加肥,十月相亲累,十一月无人陪,十二月无三围......

    为大家分享一篇小编最近收到的一个故事,故事是以写信人的第一人称来描述的:
    高中的时候,我还在一个民风淳朴的半封闭式学校,那时候家长灌输的都是好好学习,等上了大学,青春有了,美丽也有了,爱情也不会远!记得有一个学霸同学,高中真的是三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睡觉,吃饭,学习就是唯一的轨迹。
    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却在进入大学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小社会的时候,感觉到了深深的自卑。不修边幅,胖乎乎,不懂世事。让她感觉到了被孤立,而想融入的第一步就是找回除了学习之外的自信。为此她拼命的减肥,绝食,锻炼。听说游泳可以均衡瘦身还能塑形,她更是疯狂的学习和锻炼。
    如愿的减肥成功,再加上室友的引导学习。学霸+女神,可谓是风采卓然。可惜,因为游泳的时候耳朵进水没处理好,患上了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减肥的路我们在一直走,殊不知少小不护耳老大徒嗟叹!
    当你变得足够好,总是会不乏追求的男孩。我们以为她会迎来一段热烈的恋爱。可惜在开始之初就发育不良未能萌芽。而这段爱恋没能继续下去却是一个悲凉的故事。
    当时外语学院有个男生喜欢她,总是故意跟她选修同样的课程同桌。希望能跟她说话进一步接触。可是每每下课后跟她说话,她却很少搭理他。有的时候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面对面交谈,却总是发现她反应迟缓,不太有兴趣。久而久之,得不到回应,男生放弃了!
    如果是一厢情愿就罢了。事后一年,她告诉我,实际上当初她喜欢那个男孩,她知道他的优秀,喜欢他英语演讲时的自信和神采飞扬。
    可是,听力下降的她总是听不清对方说的话。有人说越是喜欢越是容易自卑,尤其是还不确定对方心意的时候。她不敢告诉他自己耳朵不好,她不敢让他知道这些。无数次她想告诉他,却最终还是害怕!当他找她说话,她真的很开心,却也很痛苦,她迈不出去这一步就不能跟他好好沟通,无法有下一步。
    面对远去的男孩,远去的初恋萌芽。她很难过,唯有坚持自己的学习。可是交谈困难,听课也会是一种麻烦。为此她不得不求助于医生,因为在北京求学,于是去301医院治疗。幸运之神并没有放弃她,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治疗和巩固,中耳炎竟然康复了。为了防止听力继续下降,她在京东遇到了参与众筹的听力宝听力检测仪T100S,随时在家自我检测听力水平的健康蓝牙耳机。
    耳朵的康复加上医生的专业诊断给她鼓足了勇气,使用听力宝也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听力数据。我知道她还是喜欢那个男孩,现在正值毕业季,人家常说毕业季是分手季,殊不知也是表白季。毕竟一旦离开校园就是天涯海角,运气好还能在街角相遇,运气不好就是死生不复相见了。
    爱情需要聆听也需要表达。希望她能重拾信心,勇敢走出去。人们常说偶像剧最多的就是狗血的误会,不要因为误会而去错过。
    当局者总是多疑而怯弱。而我们作为旁观者是可以确定当初那个男孩是喜欢他的,虽然时间过去一年,人心会变。但是现在两个人都是单身,何不坦诚一次,至少也得把当年的误会澄清,也许结局不一定完美,不是吗?
    看到这里,小编也是觉得年轻真好,还能如此勇敢!也觉得很可惜,也许早些时候说清楚,未来规划里都会有彼此,可以早一点接近幸福!希望故事里的她能勇敢一点,也希望那个男孩还是当初的他。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2楼2017-04-10 11:29
    回复
      在中国社会,自己+爱人+父母+孩子,组成了一个基本的家庭单位。虽然因为婆媳关系,工作现实问题,父母通常不会跟子女和孙辈住在一起。但是不能否认作为一个家庭的中坚层,有父母有子女才算完整。

      小编作为一个25岁的女青年,准确的说,大龄未婚女青年,待字闺中。没事还在跟父母撒娇逗趣,父母依然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依靠。
      每每当我说这些的时候,我爸就打趣我,将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年也指望不上你回来看我们两老几次,能打打电话都算你有孝心了!
      我不以为然!然而现实生活中却不难看到一些这样的案例。小时候玩的很好的表姐出嫁以后,就明显的感觉到她再回娘家跟我们相聚,再不似出嫁之前那般亲近,她的眼里心里更多的是丈夫和孩子。

      有的时候小编也会与生了孩子的同事聊天,女同事就会说她每次离开老家跟孩子分开的时候就觉得很舍不得,每到周五孩子就会拉着奶奶去车站守着等她回家,有的时候因为加班不能回去,孩子给她打电话问她回不回家说想她,她都感觉心酸想哭。而她作为一个远嫁外省的女儿,当初结婚就是跟家里极力抗争非要嫁给自己交往多年的身在外省的男友。现在一年回娘家一到两次,很多时候家庭幸福反而不会太惦记娘家的父母。

      小编虽然还未出嫁不能太理解。但是也知道跟男友相处很好的时候,能够依靠男友,日子过得充实,也就不会经常打电话给父母。我们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充实,就忘记了父母,而在父母眼中我们始终是他们的牵挂,我的女同事那么惦记孩子并不是因为他还小,孩子再大都是父母的牵挂。很讽刺的是,当一家三代出现之后,子女惦记的是孙辈,慢慢忽略父辈。殊不知等我们长大成了父母,我们的老父老母也慢慢变成了孩子,他们脆弱他们需要依靠需要关心,可是我们只会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却不会给年迈的父母足够的关怀和照顾。

      我记得前几年,小编跟父母讨论过一个事情,久病床前无孝子。我的父亲告诉我,这句俗话绝不是空穴来风,孩子还小的时候每天陪着她抱着她给他端屎端尿,教她说话慢慢教育她,都觉得是幸福;可是对待自己年迈的父母,大小便失禁,言语不通,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去照顾他们,一个月两个月还可以,一年两年就是久病床前无孝子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绝对,但是也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理。既然将来我们无法付出太多的心思照顾年迈的父母,就应该在他们还健康的时候照顾好他们,降低晚年照顾他们的难度。目前老年疾病中比较麻烦的一种就是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的常见的严重症状: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穿衣洗漱,自行吃饭困难),言语能力丧失(无法正常沟通,表达需求,阐述自我),记忆力衰退无法独立出行容易走丢,出现幻觉,时间长了还会行动有障碍。

      现代人的压力有多大,我们都感同身受。一天都奔波于工作努力挣钱养家糊口,提升生活品质。孩子的教育费用昂贵,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抛开工作去照顾父母不现实,那么就是请看护了。任何一个老人都不希望晚年过得如此依赖人失去尊严,子女也不希望背负这样的养老压力。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父母远离老年痴呆。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饱受听力下降的痛苦,而老年人听力的长期下降甚至有可能导致老年痴呆!

      据科学研究显示,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相比,听力受损的老年人思维和记忆更差。相关专家指出,听力下降,大脑接收声音的刺激减少,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期下来就导致老年人思维和记忆力的下降。
      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沟通困难,交流减少等情况,她们因怕麻烦别人,而尽量减少同他人的言语交流,听力也就进一步下降,甚至亲属朋友觉得同其交流太吃力,也对其大声吼叫。久而久之,老人就失去社交的兴趣,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听力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据调查,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下降患者比例显著增大,50岁以上的听障患者约为1/8,65岁以上老人听障发生率为3/8,年龄在70至92岁的老人比例则高达7/8.随着人口老年化加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受听力下降的影响。老年性听力障碍主要是一种退行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为了避免老年人听力下降而导致老年痴呆,尽早进行专业的听力测试并及时选配助听器非常重要!

      老人怕花钱,也害怕去医院检查出毛病,就需要我们引导父母,担忧在子女心,要给父母希望和阳光。听力检测仪T100S,家用听力检测仪,在家就能照顾父母的听力。守住父母的听力,让父母远离老年痴呆。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像孩子一样去爱父母,但是也得分出一份爱去爱父母,还记得儿时他们将我们举高高,陪伴我们的时光吗?将来我们也会成为孩子的老父母,你有多需要孩子,你的父母就有多需要你!


      3楼2017-04-12 1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