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少微:农村亦是逐梦地
田少微,女,邢台市内丘县人,1986年7月生。200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2011年10月就任内丘县金店镇韩郝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2012年3月任韩郝庄村党支部副书记,2014年5月被评为“内丘县优秀团干部”,2014年聘期考核优秀。
大学毕业后,和所有喜欢追梦的女孩子一样,田少微选择了农村作为人生的起点。她知道,一个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她振翅翱翔。到韩郝庄村任职服务四年来,田少微在基层安放青春,在农村放飞梦想。曾经的青涩不再,她变得更加稳重、踏实、自信,既体会到了付出的艰辛,也收获了村民群众的信任与好评。
做乡亲们的贴心人
“自从村里来了大学生村官后,我们村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了。少微参与解决村里的大小事,真是热情周到、认真负责。”党员郝贵江发现。村务管理中,田少微不仅积极做好日常值班和接待工作,还耐心地为村民讲解证件办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并帮助他们填报材料,跑办手续。“俺们村有了大学生村官就是方便多了,办理证件不用急着去镇政府了,直接到村服务室让少微帮我们办理就行了。”村民张艳华如是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田少微精心自制并发放了大学生村官便民服务卡,村民在生产生活中如果遇有困难和问题时,可随时拨打电话寻求帮助。她随时接听群众来电,及时给予解决和答复。村民赵素英说:“有了这个服务卡,可方便多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一个电话打过去,小田就给解决了”。
“少微来到俺村,带领大家一起整治卫生,村里的道路变得整洁了,村庄变得干净了,我们的生活也更舒适了。”住在村口的韩富友说。韩郝庄村是省级扶贫村,基础条件差,以前主要街道晴天土、雨天泥、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田少微一上任,就与干部群众一道清理垃圾,拆除乱搭乱建,清理道路卫生。她带动村民在全村主干街道修建了垃圾池,并安排专人定时清运、定点填埋,实现了路平、墙新、户净,并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和长效机制。从此,韩郝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韩郝庄及周边村村民饮水由村里的水井提供,每逢灌溉忙季,地下水位下降,吃水就成了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田少微协助村“两委”向上级申请在韩郝庄村北建立了连片水厂。有了这个水厂,周边几个村的吃水问题都解决了,而且一天24小时供水。
为了提高群众的公共卫生水平,韩郝庄村进行了厕所改造,享受到了省里的优惠政策。每户村民只需出工,瓮缸、便池、水泥等材料全部由上级配发。起初,有些村民对改厕的意义缺乏认识,不愿意配合。遇到这样的农户,田少微和村干部既当说客,又帮助规划,磨破嘴皮子反复与农户商量,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改造后的厕所,四面墙壁镶嵌着白瓷砖,陶瓷蹲便池干净整洁,安装的水管,随时可以冲刷。到了夏天,一扫往日蝇虫乱飞、污浊不堪的景象。村民们都说,“现在的厕所卫生方便,夏天不滋生蚊虫,平时也没有刺鼻的异味了”。
做农民致富的引路人
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生产、经营和销售方式都在进行改革。当前,发展电商已成为一种潮流,田少微听说本村大学生郝晓东,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家搞网络销售,她多次上门向郝晓东请教,学习咨询电商知识,共同商讨发展路子,并且帮助他免费入驻了金店镇电商孵化中心,使其成为了全村第一个网店主。村民生产的香油、小米、粗布等农特产品都可通过郝晓东建立的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田少微还不断组织村民到内丘县孵化中心学习,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创业。目前,以郝晓东为首的电商业主由原来的三、四个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个,既带动了村民就业,又促进了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本村土地流转实践中,群众思想观念保守,大都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不愿意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为了提高本村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管理,田少微上网查阅资料,寻找成功案例。她利用中午、晚上的时间挨家挨户走访交流,有的农户家连续去了六七回,向他们解释国家优惠政策,分析承包后的收益情况,用真情实意打动了群众,你一家我一家的将土地流转了出来。在她和村干部的一起努力下,全村计划把从农户那里流转出来的350亩土地,用来建设大棚,种植设施蔬菜,预计蔬菜大棚的收入较种植传统农作物增收好几倍。这样不仅让流转土地后的群众获得补偿,还解决了本村部分群众就业问题。
“田少微来了我们村,给我们干部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新知识,相信她会引领大家一步步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韩郝庄村委韩计山说。
当孝道文化的传承者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点架子也没有,能走家串户,到田间地头和俺们唠唠嗑,很快就和我们打成一片了。”村民陈永珍说。初到韩郝庄村,田少微对村里各方面的情况不太了解,而且走出校门入农门,没有一点基层工作经验,但是这些并没有让她退缩。她真心实意地与群众进行心贴心交流,了解并记录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倾听群众的呼声,把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搞清楚、弄明白,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
内丘县金店镇因二十四孝之一“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而得名,两千年来有口皆碑。少微深知孝道文化在幸福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她组织大学生、留守妇女成立爱心志愿者队伍,开展关心关爱孤寡老人行动,大力弘扬孝文化。目前,这支队伍不断壮大,由开始的五个人变成现在的二十多人。志愿者经常分组进村入户,帮助老人洗衣服,梳头发,收拾房间、打扫院子;陪他们下象棋、玩纸牌,谈心聊天。
田少微以“敬老爱老建幸福家庭,和睦邻里兴文明村风”为践行目标,努力将德孝文化和乡村建设融为一体,发挥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作用,构建和谐幸福村庄。爱心志愿者张立英说,“自从少微来了我们村,组织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到孤寡老人家收拾卫生、做家务,我们的村风变得更好了”。
四年里,全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没有出现一起打架斗殴现象。村民们深切地感受到,村容村貌越来越新,村风民风越来越正。“孝行善举”在乡亲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村庄文明进步的内核元素。群众道德素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的力量不断迸发出来,有力地推动着韩郝庄村阔步前进,呈现出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田少微来到韩郝庄村后,从日常工作抓起,勇于创新,善用科技,宣传惠民政策,推广德孝文化,推动本村经济发展,受到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金店镇副镇长魏立清说。如今,韩郝庄村孝行故事满街皆是,邻近村庄纷纷效仿。
村官职位小,心中舞台大。谈到当村官的感受和未来时,田少微认为,和老百姓感情有多深,你的舞台就有多大。未来的村官之路任重而道远,她会更加勤奋工作、克服困难、完善自我,争取更大的进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田少微,女,邢台市内丘县人,1986年7月生。200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2011年10月就任内丘县金店镇韩郝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2012年3月任韩郝庄村党支部副书记,2014年5月被评为“内丘县优秀团干部”,2014年聘期考核优秀。
大学毕业后,和所有喜欢追梦的女孩子一样,田少微选择了农村作为人生的起点。她知道,一个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她振翅翱翔。到韩郝庄村任职服务四年来,田少微在基层安放青春,在农村放飞梦想。曾经的青涩不再,她变得更加稳重、踏实、自信,既体会到了付出的艰辛,也收获了村民群众的信任与好评。
做乡亲们的贴心人
“自从村里来了大学生村官后,我们村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了。少微参与解决村里的大小事,真是热情周到、认真负责。”党员郝贵江发现。村务管理中,田少微不仅积极做好日常值班和接待工作,还耐心地为村民讲解证件办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并帮助他们填报材料,跑办手续。“俺们村有了大学生村官就是方便多了,办理证件不用急着去镇政府了,直接到村服务室让少微帮我们办理就行了。”村民张艳华如是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田少微精心自制并发放了大学生村官便民服务卡,村民在生产生活中如果遇有困难和问题时,可随时拨打电话寻求帮助。她随时接听群众来电,及时给予解决和答复。村民赵素英说:“有了这个服务卡,可方便多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一个电话打过去,小田就给解决了”。
“少微来到俺村,带领大家一起整治卫生,村里的道路变得整洁了,村庄变得干净了,我们的生活也更舒适了。”住在村口的韩富友说。韩郝庄村是省级扶贫村,基础条件差,以前主要街道晴天土、雨天泥、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田少微一上任,就与干部群众一道清理垃圾,拆除乱搭乱建,清理道路卫生。她带动村民在全村主干街道修建了垃圾池,并安排专人定时清运、定点填埋,实现了路平、墙新、户净,并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和长效机制。从此,韩郝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韩郝庄及周边村村民饮水由村里的水井提供,每逢灌溉忙季,地下水位下降,吃水就成了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田少微协助村“两委”向上级申请在韩郝庄村北建立了连片水厂。有了这个水厂,周边几个村的吃水问题都解决了,而且一天24小时供水。
为了提高群众的公共卫生水平,韩郝庄村进行了厕所改造,享受到了省里的优惠政策。每户村民只需出工,瓮缸、便池、水泥等材料全部由上级配发。起初,有些村民对改厕的意义缺乏认识,不愿意配合。遇到这样的农户,田少微和村干部既当说客,又帮助规划,磨破嘴皮子反复与农户商量,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改造后的厕所,四面墙壁镶嵌着白瓷砖,陶瓷蹲便池干净整洁,安装的水管,随时可以冲刷。到了夏天,一扫往日蝇虫乱飞、污浊不堪的景象。村民们都说,“现在的厕所卫生方便,夏天不滋生蚊虫,平时也没有刺鼻的异味了”。
做农民致富的引路人
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生产、经营和销售方式都在进行改革。当前,发展电商已成为一种潮流,田少微听说本村大学生郝晓东,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家搞网络销售,她多次上门向郝晓东请教,学习咨询电商知识,共同商讨发展路子,并且帮助他免费入驻了金店镇电商孵化中心,使其成为了全村第一个网店主。村民生产的香油、小米、粗布等农特产品都可通过郝晓东建立的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田少微还不断组织村民到内丘县孵化中心学习,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创业。目前,以郝晓东为首的电商业主由原来的三、四个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个,既带动了村民就业,又促进了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本村土地流转实践中,群众思想观念保守,大都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不愿意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为了提高本村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管理,田少微上网查阅资料,寻找成功案例。她利用中午、晚上的时间挨家挨户走访交流,有的农户家连续去了六七回,向他们解释国家优惠政策,分析承包后的收益情况,用真情实意打动了群众,你一家我一家的将土地流转了出来。在她和村干部的一起努力下,全村计划把从农户那里流转出来的350亩土地,用来建设大棚,种植设施蔬菜,预计蔬菜大棚的收入较种植传统农作物增收好几倍。这样不仅让流转土地后的群众获得补偿,还解决了本村部分群众就业问题。
“田少微来了我们村,给我们干部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新知识,相信她会引领大家一步步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韩郝庄村委韩计山说。
当孝道文化的传承者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点架子也没有,能走家串户,到田间地头和俺们唠唠嗑,很快就和我们打成一片了。”村民陈永珍说。初到韩郝庄村,田少微对村里各方面的情况不太了解,而且走出校门入农门,没有一点基层工作经验,但是这些并没有让她退缩。她真心实意地与群众进行心贴心交流,了解并记录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倾听群众的呼声,把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搞清楚、弄明白,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
内丘县金店镇因二十四孝之一“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而得名,两千年来有口皆碑。少微深知孝道文化在幸福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她组织大学生、留守妇女成立爱心志愿者队伍,开展关心关爱孤寡老人行动,大力弘扬孝文化。目前,这支队伍不断壮大,由开始的五个人变成现在的二十多人。志愿者经常分组进村入户,帮助老人洗衣服,梳头发,收拾房间、打扫院子;陪他们下象棋、玩纸牌,谈心聊天。
田少微以“敬老爱老建幸福家庭,和睦邻里兴文明村风”为践行目标,努力将德孝文化和乡村建设融为一体,发挥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作用,构建和谐幸福村庄。爱心志愿者张立英说,“自从少微来了我们村,组织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到孤寡老人家收拾卫生、做家务,我们的村风变得更好了”。
四年里,全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没有出现一起打架斗殴现象。村民们深切地感受到,村容村貌越来越新,村风民风越来越正。“孝行善举”在乡亲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村庄文明进步的内核元素。群众道德素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的力量不断迸发出来,有力地推动着韩郝庄村阔步前进,呈现出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田少微来到韩郝庄村后,从日常工作抓起,勇于创新,善用科技,宣传惠民政策,推广德孝文化,推动本村经济发展,受到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金店镇副镇长魏立清说。如今,韩郝庄村孝行故事满街皆是,邻近村庄纷纷效仿。
村官职位小,心中舞台大。谈到当村官的感受和未来时,田少微认为,和老百姓感情有多深,你的舞台就有多大。未来的村官之路任重而道远,她会更加勤奋工作、克服困难、完善自我,争取更大的进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