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城西仁安医院、义庄在哪里?
来源:江门日报 时间:2016.01.01
新会仁安医院及义庄、义冢地图。林震宇据新会档案局藏上世纪60年代会城地图整理。
仁安医院旧址现为会城新盛街28号,图中左边即是医院残存围墙。林震宇摄
林震宇 谭洁莹
衣锦还乡、叶落归根,是近代以来大多数海外华侨的梦想。在广东五邑侨乡,遍布城乡的碉楼、洋楼、骑楼等,成为了早年华侨圆梦金山、建设家乡的真实写照;而分布在新会县城西郊的多处华侨义冢,则显示出华侨对于家乡故国的魂牵梦萦及海内外华侨华人守望相助的感人事迹。
2015年春,笔者通过文献档案及实地调查,发现了曾以收存、安葬华侨遗骨而闻名海内外的慈善机构——新会城西仁安医院旧址,以及几被遗忘、已经荡然无存的华侨骨殖存放地——新会华侨义庄旧址。两处旧址互相毗邻,与华侨义冢也相隔不远,见证了自清末至解放前海外华侨原籍归葬的完整历史,承载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或慰藉。
仁安医院:香港提供华侨原籍安葬服务在内地的延伸
仁安医院是新会早期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慈善机构之一,其最为人熟悉的业务当属其原籍安葬服务。新会目前现存的华侨义冢中,黄冲坑鹤嘴(又称金牛山)及黄坑大槐两处即由仁安医院负责安葬,前者还是目前发现规模最大、且最受瞩目的华侨义冢。
仁安医院前身为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方便医所。当年,新会爆发鼠疫,常有患者被隔离但未得到有效医治,死后无人收殓。一些乡绅倡议效仿香港东华医院设立方便医所的做法,先在新会河南小谷埠河边滩地(今会城冈州大道中的帝临路口一带)和城西山川坛侧(在今会城北安路)建葵棚几座,名为方便医所。病则施医赠药,殁则舍棺殓埋。鼠疫平息后,在城西建造房舍几座,增设病床,照常施医赠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易名新会城西仁安医院,设有董事、总理、理财人。资金来源靠发出缘簿,向国内外人士劝捐。在越南、美国、加拿大、古巴、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华人聚居地都设有劝捐员。建国后,1950年与新会另一著名慈善机构——爱群善院合并,不久后停办。
香港东华三院(东华医院、广华医院、东华东院之合称)曾是海外华侨与祖国家乡联络的主要枢纽、著名的华人慈善机构。其为海外华侨提供完整的原籍安葬服务,设有东华义庄,专门接收并寄存运返香港的海外华侨遗骨。在香港东华三院文物馆珍藏的一批有关新会籍海外华人同乡会与东华三院的书信档案中,频频出现有“仁安医院”、“新会城西仁安医院”等字样。据此可见,仁安医院是香港东华三院原籍安葬服务在内地的延伸。其作为海外新会籍华侨落叶归根的主要枢纽,是否又留有医院或义庄的遗迹,遗迹又在哪里?
发现仁安医院旧址在今兽药厂和新盛街28号
从2013年起,笔者多次到新会城西新盛街一带考察。在走访中发现,当地至今还有不少70岁以上的长者知晓仁安医院的存在,他们均指出仁安医院旧址就在如今新盛街与北安路交界处的兽药厂。部分人还曾在解放前到过该院就诊,并指该院旁边尚遗存有一间小庙。
2015年3月,笔者采访家住新盛街的吕洪添先生,经其口述及指认,确认新盛街28号就是昔日的仁安医院主楼旧址;而其右邻的一座两层青砖小楼、即当地居民口中的小庙及附属围墙同属仁安医院建筑。据从新会县畜牧局退休的吕洪添、林仕培等老前辈介绍,兽药厂及新盛街28号均是仁安医院旧址范围。据林先生描述,仁安医院背靠槽山,坐北向南,门对新盛街,主体是一连两进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左侧有一座小庙及庙后的尼姑庵,周遭以砖墙及正门围合成院落。主楼为中式坡屋顶、西式拱券门面,建筑面积有近200平方米。前座是一层的门诊部,面阔三间,内设大堂;后座是两层的留医部,前后座之间以天井及走廊连接。1956年,新会县成立畜牧科、1961年改设畜牧局,均设在仁安医院旧址。至上世纪80年代初,原仁安医院主楼拆建为住宅楼,尼姑庵拆建为兽药厂大楼,至今只剩小庙及一段青砖围墙作为遗址。2015年3月,笔者又在小庙背后发现了仁安医院的石匾额,上款为“光绪己亥年(1899)”,下款为“署新会县事左学易题”,而题名正是“仁安医院”四个楷书大字。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块“龙兴古寺”的石匾额。
至于小庙原为什么庙,跟仁安医院是什么关系?如今小庙原有水泥匾额上的题名(七个字)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考证;采访过程中大多数受访者也表示不甚清楚。林仕培先生于1970年进入县畜牧局工作,熟悉畜牧局、也即仁安医院旧址的建筑及环境。1952年“土改”期间,仁安医院主楼被划给县畜牧科使用,而小庙则被分给当地的两户居民作为住宅,林仕培先生据此认为小庙与医院无关,现存真正的仁安医院遗迹只有庙旁边的围墙。新盛街居民、现年84岁的钟良先生则说,该庙原为更楼,庙旁的新盛街口则是当时的闸口(门楼),有人专门在小庙楼上看守,入夜则将闸口关闭;又说该庙名为大王庙(大概记忆),供奉的神明之中有城隍爷。仁安医院邻近原为城西山川坛,据清代的《新会县志》介绍,其全称为“风云雷雨山川坛”,供奉的是云雨风雷之神、山川之神和城隍之神。目前所见的小庙以城基砖(即城墙砖,清代的大号青砖)砌筑墙身、瓦屋顶,二层为水泥地板,周遭开有窄小的窗口及射击孔。此庙可能正是原先的山川坛,约在民国年间重建为更楼及庙宇一体的建筑。
新盛街,地处新会城西,东西走向,历史上是连接新会城内与城西的要冲。古代的官道即从新盛街西端的龙兴古寺起始,往东进入新会县城西门。明末清初,此地毁于战火,重建后恢复热闹,故名新盛街。解放前,新盛街西、北两边均是地处郊外的荒山野岭,南边则靠近新会西南水陆交通要冲——会城河浐湾段。城内居民前往县城西郊扫墓、西南地区民众进出县城等,多由新盛街出入。大概由于此地属于交通要道,又位于郊外,方便接收病人及进行隔离治疗,所以人们将仁安医院设于此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仁安医院邻近的大云山龙兴古寺又先后开办爱仁育婴院、新会县立第一平民医院(今新会人民医院前身,院址毁于抗战期间)。今天的新盛街已经演变为人口稠密、新旧建筑相间的城中村,并且已被列入“三旧”改造项目。如按规划实施改造,包括仁安医院旧址在内的大片旧建筑将被清拆重建。
万兴园8座:接收华侨遗骨的新会义庄原址
2013年9月,笔者在新盛街第一次遇到自称“见过仁安医院”的长者,他说“仁安医院不是平常的医院,而是专门负责埋葬华侨的善堂”;又说“就在万兴园(位于新盛街附近的居民区)内,但已没有遗迹”。当时,笔者尚未清楚仁安医院旧址的具体位置。2015年2月、3月,笔者再往新盛街调查,在城西老年人协会先后采访到多位长者,终于确认:万兴园8座原是接收华侨遗骨的新会义庄旧址。
所谓“义庄”,也称“厝庄”,古已有之,指代专门供人停放棺木、骸骨的地方,一般设在郊外,多为砖瓦平房。近代以来,新会多次掀起出洋谋生的热潮,华侨希望生前及死后都能最终叶落归根,一些海外的新会同乡会组织于是开展原籍安葬的服务,专门寄存华侨遗骨的新会义庄应运而生。此地背靠槽山,坐南向北,邻近的龙眼巷(地名,在今北安路环卫处一带)是更早设立的义庄。当地有义祠,雍正三年(1725)建,专门用以安放贫死者及无后者的神主牌位。
新会义庄未知始建于何年?据义庄当年的看庄人后裔、现年58岁的钟先生介绍,其祖父钟豪是第一代看庄人,原籍新会沙头(今会城仁义村),受雇与妻子张女在义庄看管,并以此为家,直至约1940年去世。第二代、也是最后一代看庄人即其父亲钟柏信,1925年出生于义庄。钟柏信于上世纪50年代初从其母亲(1974年去世)与妹妹(名叫钟扁,现年80岁,是目前唯一在世的看庄人)手上接管义庄,直至60年代举家搬出、义庄被分给城西大队作为堆肥的地方。80年代之后,义庄地址被改为工厂,1990年被拆建为万兴园的住宅楼。2年后,钟柏信去世。
据钟先生描述,义庄原为一处极为普通的砖瓦平房,前后两进,面阔三间,第二进左右两排房舍,总面积约为四百多平方米。前座为大门,上书“新会义庄”四个大字,进门后为大厅,两侧为看庄人的住房。两进之间以天井连接。第二进为储存棺木、金埕、骨灰盒等华侨骸骨的地方。1950年后,海外的新会同乡会组织停止向新会运回华侨遗骨,后来又经历土改、大跃进等历史事件,义庄遂终止运作。钟先生形容,义庄是一个用以暂时寄存华侨遗骨、方便家属前去认领的地方;而因为地方空间有限,当积存的骸骨越来越多、且寄存超过五年无人认领时,便由慈善团体捐资修建义冢,安葬部分骸骨。
笔者又问及钟先生,义庄是否跟仁安医院有关联,或者听说过类似说法?钟先生表示,只知道义庄的运作经费主要来自华侨及慈善团体捐助。目前,新会发现的几处义冢主要由仁育堂、仁安医院、积德社三个本地慈善机构分别进行安葬。笔者推测,新会义庄与这些机构均存在密切联系,可能均受到过这些机构的捐助,而非专属某一机构设立。
著名的民间慈善机构不应消失在历史尘烟中
已故的新会华侨历史专家、以研究及倡议保护新会华侨义冢闻名的欧济霖先生,著有代表作《新会华侨华人史话》(与陈汉忠合著)及《新会华侨义冢》。两书均有详细介绍仁育堂、仁安医院等本地慈善机构与海外华侨及华侨义冢的联系,但并无指出仁安医院与新会义庄的旧址及遗迹。目前所见的本地文献档案、学者著述中也尚未见到提及新会义庄的字眼
。
自2012年来,香港东华三院每年均组织其辖下的中小学校的师生前来新会,参观由仁安医院负责殓葬的金牛山华侨义冢,了解华侨历史及慈善精神。据香港东华三院档案及历史文化总主任史秀英介绍,自2005年起,东华三院文物馆开始整理东华义庄遗留下来的档案,在大量的来往信件中发现有不少提及新会仁安方便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叶汉明教授透过整理这些档案,编著有《东华义庄与环球慈善网络:档案文献资料的印证与启示》一书,书中也收录了仁安医院与海外新会华侨社团的往来公函等资料,正好弥补了本地相关档案的缺失。
在新会民间,尤其在新盛街一带,至今仍有不少市民知晓仁安医院、新会义庄及华侨义冢的存在。虽然仁安医院仅存一面围墙、一块石匾及一个作为地标的小庙;新会义庄也已彻底湮没,但当地老一辈的居民还清楚地记得两处地方的昔日风貌及生活点滴。现年70岁的钟权先生至今记得,他在小时候曾到过仁安医院看病,里面有一位中医师坐诊,给病人诊病、开药方免收诊金;医院还派人在新盛街北侧的茶亭(已毁)向过往的樵夫等行人施茶,以芒果叶煲水,供人消暑解渴。而在这些长者眼中,义庄并不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在他们印象中反而是一个周围种满了黄皮、龙眼、花稔(番石榴)等果树的漂亮花园。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历史的见证人还向世人还原出仁安医院和义庄的许多细节,笔者当初调查时正是凭着这些记忆碎片,慢慢拼凑出历史现场。采访中,大家都熟知第二代义庄看管人钟柏信、吕美琼夫妇及其家族。据称,在上世纪50年代义庄结束运作前,每年均有来自美国等地的华侨专程前往拜祭,并且盛赞义庄的管理工作。而梁伯及钟权先生分别指出,义庄内不仅有传统的棺木和金埕,还有用木箱、皮箧、火水箱(即铁皮的汽油箱)等具有华侨特色与时代印记的器具来装载华侨骸骨(据刘伯骥《美国华侨史》记载,1911年之后美国各华人善堂开始使用木箱)。至于最为关键的文献之一——义庄用以登记骸骨出入庄记录的登记簿,虽然看庄人钟柏信之子钟先生表示见过且有两本,但可惜均已遗失。他还表示,此前从未有政府部门或研究者向他们做过类似采访,社会上缺乏对于义庄及这一慈善事业的重视,对义庄的消失感到遗憾。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建设,埋没于会城西郊荒山野岭中的一批华侨义冢先后被重新发现,据欧济霖先生统计前后总计有6处,分布在:大云山、黄坑坑下、黄坑海槐、黄坑大槐、黄坑木山、黄冲坑鹤嘴(即金牛山)。其中,前两处已毁;黄坑海槐义冢是最先得到保护并重新安葬的;黄坑大槐、黄坑木山两处义冢因地处偏僻(分别在今北安北路两侧山中)且无人问津,在欧济霖先生去世后他人已难再寻觅,几近“消失”。
通过现存古迹、文献档案及口述历史,我们可以尽量还原出当年的华侨如何叶落归根,并且了解到仁安医院——这一近代新会著名的民间慈善机构,如何服务本地社群及海外侨胞逾半世纪。我们亟需尽快对有关知情者继续进行口述历史,整理成声像与文献档案,避免更多的历史记忆逐渐消失;同时应保护好仁安医院旧址及相关文物,重新找寻失落了的黄坑大槐、黄坑木山两处华侨义冢,努力向后人传承这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历史传奇及文化遗产。
(城西经济联合社、钟达权先生、胡悦心女士对本文亦有贡献)
旧梦不须记 - 雷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