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篆情一直是仔细护佑着天家规矩的,昭帝知她的性子,便也一直受着她的礼节。
今日这一扶,更让她心里有些摸不准。
“绪儿如何?”
昭帝知她行踪,便先开口问道。
“诸事皆好,惟是因先生授他的策论愁煞了。”李篆情回道,“涝灾流民的题目,如今太平不惊,亏先生想得出。”
昭帝笑了笑,却没入眼:“世间无常,多思虑少过失。”
言罢,他眸光沉了些,定定落在李篆情身上,却只沉默。李篆情被他看得心头锣鼓喧天,终究是藏不住性子,先道:“陛下这是——”
“……朕有一事,不知怎地告诉你。”昭帝揉了揉太阳穴,微有疲态。
李篆情一怔,随即谴了侍候的奴才退下,牵着发虚的笑儿:“您直说吧,臣妾能担的。”
“今日到了封皇长姑的信,说想替她的孙子,与朕讨一桩秦晋之好。”
昭帝脸色复杂。
李篆情下意识皱了皱眉:“那薛地的小侯爷?那孩子不是尚小,且……”李篆情压住了后话,想了想,“也罢——臣妾回头往宗亲里头寻寻,有没有年岁恰好愿嫁,只当两个孩子一道取暖吧。”
昭帝握住了她的手。
“信里,道出对象了。”
李篆情又是一怔,连忙出声:“不会是……公主吧?”
她双眸一轮,念头飞快。
因她的缘故,后宫一直不充盈,连带皇嗣总共也不过五位。除却她的绪儿与霁儿,其余的两位公主,一位已是人妇了。
“总不该是沉霁?”李篆情试探着问道。
昭帝沉默了片刻,手上的力道微微放大了些,仿佛是惧怕李篆情失控。
他报出了一个生辰八字。
李篆情浑身一颤,脸色顿然雪白。
“不……”她喃喃,“大长公主糊涂了,何时有公主是这个生辰?”
今日这一扶,更让她心里有些摸不准。
“绪儿如何?”
昭帝知她行踪,便先开口问道。
“诸事皆好,惟是因先生授他的策论愁煞了。”李篆情回道,“涝灾流民的题目,如今太平不惊,亏先生想得出。”
昭帝笑了笑,却没入眼:“世间无常,多思虑少过失。”
言罢,他眸光沉了些,定定落在李篆情身上,却只沉默。李篆情被他看得心头锣鼓喧天,终究是藏不住性子,先道:“陛下这是——”
“……朕有一事,不知怎地告诉你。”昭帝揉了揉太阳穴,微有疲态。
李篆情一怔,随即谴了侍候的奴才退下,牵着发虚的笑儿:“您直说吧,臣妾能担的。”
“今日到了封皇长姑的信,说想替她的孙子,与朕讨一桩秦晋之好。”
昭帝脸色复杂。
李篆情下意识皱了皱眉:“那薛地的小侯爷?那孩子不是尚小,且……”李篆情压住了后话,想了想,“也罢——臣妾回头往宗亲里头寻寻,有没有年岁恰好愿嫁,只当两个孩子一道取暖吧。”
昭帝握住了她的手。
“信里,道出对象了。”
李篆情又是一怔,连忙出声:“不会是……公主吧?”
她双眸一轮,念头飞快。
因她的缘故,后宫一直不充盈,连带皇嗣总共也不过五位。除却她的绪儿与霁儿,其余的两位公主,一位已是人妇了。
“总不该是沉霁?”李篆情试探着问道。
昭帝沉默了片刻,手上的力道微微放大了些,仿佛是惧怕李篆情失控。
他报出了一个生辰八字。
李篆情浑身一颤,脸色顿然雪白。
“不……”她喃喃,“大长公主糊涂了,何时有公主是这个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