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564,120贴子:41,421,826

心理学的一点点想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6心理学考研结束了,暂时松一口气,静下来,突然不知道做什么了。从我关注考研吧,到今年自己走进考研的考场,应该也有几年了。坐在回家的汽车上,无所事事。就总结一下我的心理学考研路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01 11:32回复
    心里学要学马哲吗 如果要学就不要写路程了....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6-01-01 11:33
    收起回复
      我 今年http://c66t.com/?fromuid=27203 心理学


      4楼2016-01-01 11:36
      收起回复

        前排自带小板凳围观,坐看楼主直播嘿嘿嘿嘿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1-01 11:36
        回复
          我是一个喜欢学习的孩子,可是我又不是那种书呆子,很多老师都说,我不够踏实。也许,我只是不想死板学习吧~本科成绩不好不坏。对于考研,我没有太多纠结,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就应该继续读下去。跨考心理学,一是兴趣,二是考虑到,本专业的实验,确实不适合我。所以,就果断买了一堆的心理学书。大概是大三期末吧,拖了一堆书回家,行李箱都坏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01 11:40
          回复
            由于是跨考,所以知识都是新的。带了一堆书,不知道先看哪一本。在考研吧,各种论坛看经验贴,最后决定先看普心,实心和统计。因为我是理科生,本科学了生物统计,所以看起来还觉得不是很困难。我想应该有很多文科跨考生,也许实验心理学和统计,对于你们来说,很虐心。统计先不要看张奶奶的那本,先借阅一下行为统计学那本书,写得很简单,容易理解一些。实心的话,可以先看看郭秀艳的基础实验心理学,写得很基础,帮忙打基础。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01 11:46
            回复
              我是想到哪里就写哪里,没人看也没关系。我就自己留个纪念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01 11:47
              回复
                心理学,并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神秘。并不是说,学了心理学,就能猜到对方想什么,就可以万能了。所以,选择要跨考的孩子们,可能整个过程,你会发现,理论好多好多,名字好多好多,计算也好复杂好复杂。请坚持,选择了,就要对自己负责。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看到了希望~~~~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1-01 11:52
                回复
                  文科的东西,似乎没有理科那么简单粗暴。比如性格,不仅要知道它的含义,特征,还要记住关于性格的理论。所以,看书的时候,总是要细细地看,去理解。寒假过去了,一堆书,只是看了普心,统计,实验看了一部分。关上书,好像啥也不知道。艾宾浩斯告诉我,这是正常的。嗯,所以很安心,迎接大三下学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01 11:58
                  回复
                    同四川,17年考研,川大环境工程~感觉顺其自然吧,目前就读电力大学,不行就去电厂搬砖吧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01 12:01
                    回复
                      真正的战线,就从大三下,正式挤进考研大军,挤进心理学队伍。我是师范专业,大三下期,要准备教师技能培训,所以自习的时间不多。一遍逛贴吧,一遍收集各种信息。统考的孩子们,梁宁建老师的心理学导论不错,可以结合彭聃玲老师的一起看喔。另外,关于报班的问题,我有买视频,本来报了个辅导班的,结果都没管过我~有种被坑的感觉。所以,大家选择辅导班,要慎重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1-01 12:04
                      回复
                        对我来说,如果整个考研过程有啥痛苦的。那就是,我的屁股了。因为太瘦了,自习室一坐就是一天,就算用了坐垫,也不行。所以,考研的时候,不要忘了锻炼身体。不要像我一样,一身不舒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01 12:06
                        回复
                          说回专业课,文科的东西很杂。看完第一遍,我就赶紧做笔记。最开始,做笔记办法很老套,效果不好。后来用逻辑图的方式,列框架,画表格。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头脑中虽然还是记不住,但至少,对每一本书的结构,每一章节的结构,有了了解。小有成就的样子,第一遍过完,差不多就暑假了。看书进度还是比较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01 12:14
                          回复
                            到站了 下午继续 16年,元旦快乐。愿所有人,一切安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01 12:14
                            回复
                              跨考的都是勇士,敬礼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1-01 12: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