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吧 关注:458,739贴子:670,230
  • 12回复贴,共1

文化日历岁末热销 老挂历渐成收藏新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逢年末岁尾,日历都会成为百姓关注的话题。日历在中国出现起码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开始的皇家专享,到后来逐渐大众化、家庭化。如今,传统日历市场衰落,而注重设计感和文化内涵的文艺日历兴起,私人订制日历也颇受欢迎。
  唐代皇宫已有日历 民国时《故宫日历》风靡
  真正的日历从何时出现还未有明确说法。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100年前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已经使用日历,又称皇历。皇历一年有12册,按每月天数来确定每册的页数,并将月份和日期写在每一页上,由服侍皇帝的太监暂时保管,待太监每日记下皇帝言行,月终交皇帝过目批准后,送史官存档。史官再将日历的内容与朝廷、国家大事结合起来,提炼润色后成为《国史》。
  后来,日历逐渐地进入在朝大官的家庭。再后来,日历向大众化、家庭化发展,人们把历书上的干支月令、节气、黄道吉日都印在日历上,并留下供记事用的空白。
  民国时期,《故宫日历》曾风靡一时。据《深圳商报》报道,《故宫日历》问世于1933年,从1933年至1937年,共出了5册。封面和日期所用文字,除个别采用时任院长易培基的楷书手迹和篆书、仿宋印刷体外,均集自院藏古代楷书和隶书碑拓。藏品图片每日一张,历代书画、器物交杂穿插。
  《故宫日历》还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相送的头号礼物,俞平伯就曾将《故宫日历》赠送给老师周作人,梁实秋也在写给张佛年的信中,提过获赠《故宫日历》一事。
  挂历和台历由日历发展来的,但仅有近百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以前,挂历仅供少数人使用,80年代开始,成为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日用品、必需品。


1楼2015-12-31 23:31回复
    传统日历市场衰落 赠送日历减少
      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人们查日期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电子日历、日历APP软件甚至比传统日历的功能更加齐全。前些年,很多单位会印刷日历发给员工和赠送客户,日历是一种福利形式,也是宣传手段。但如今,这样的现象已经较为少见,赠送的日历已经较难拿到。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日历市场的衰落。
      据《济宁晚报》报道,城区一家文印店的负责人称,往年年底,市区一些企事业单位集中定制一批日历,或赠送给客户,或给员工发福利,但近两年,单位团购订单都取消了。“现在店里没有了单位的集中订单,从去年开始就转变了经营方向。”
      一位姓马的阿姨抱怨:“前几年,女儿单位每年都会收到很多免费的挂历、台历,可这两年连一本都没有。”她回忆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挂历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品。那时的挂历花样繁多,图案有山水、花鸟、明星,款式除了挂在墙上的普通形状,还有铜版纸制作的圆盘式、中国结等。”
      她还称,如今商店里的日历种类少,款式也不好看。“逛了大半个城区,也没买到合适的2016年日历。前几天花5.5元在超市买了一本日历,但纸质非常粗糙,而且还有错别字。”
      在济宁城区琵琶山路一家大型超市文具用品区域,日历摆在货架的最底层,用手摸上去一层灰尘,种类有五六种,造型都是印有“福”字的常规款式,仅有一种卡通人物造型的立体日历,前来购买的顾客寥寥无几。
      “现在来买日历的大多是一些中老年人”,销售员赵女士说,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附带的电子日历功能不断普及,现在日历越来越难卖了,有时一个星期也难卖出几本。


    2楼2015-12-31 23:32
    回复
      老挂历成为收藏新宠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品相精美的早期挂历、题材特殊的挂历成为收藏的新宠,价值上涨数倍。
        在长沙天心阁古玩城,1955年至1958年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挂历,每本可卖到上千元。“挂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并未成为日常消费品,还是少数人使用的‘奢侈品’,因此发行量少、存世量较少。”古玩城商户邓老板介绍道。
        藏家吴申称,“收藏老挂历的藏家大多数年龄在45岁以上,绝大多数为退休人群。”
        湖南省收藏家协会专家宋先生介绍,“挂历越老越吃香,收藏老挂历,首先时间上越早越好。早期挂历、题材特殊的挂历以及纸张、品相精美的挂历较有收藏价值。”比如民国时期的挂历,开价一般都上千或几千,而像上世纪60年代的《白毛女》挂历,目前市场开价也在数百元。其次,要选择热门题材。此外,印制精美、品相完整对于挂历收藏价值也有很大影响。(网摘)


      4楼2015-12-31 23:33
      回复
          在没有电视,报纸版面极小,杂志种类又少的时代,商业的广告意识从来不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最开放的城市,大批欧美资本大量输入。外国资本家很快借鉴和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融入商品广告。这就是月份牌的由来。画面除了商品宣传外,表现的大都是中国传统题材的形象,或中国传统山水,或仕女人物、或戏曲故事场面等。后来则发展为画面以表现时装美女为主要形象。
          当时中外厂商投巨资采用“月份牌”做商品宣传,涌现了一大批以月份牌为生的画家,比如周柏生、徐咏青、杭穉英等等。可以说,上海的“月份牌”画是整个民国时期(1912年至1949年)一个时代生活侧面的记录。以表现时装美女形象为主,然而通过时代女性的社会生活,如女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女性驾驶摩托车、游泳、骑马、赛马、划船比赛,以及参加社会救助的慈善义举,从侧面反映社会的进步,女性地位的提高。
          我们从当时这些老月份牌的绘画上,可以看出当时人的审美。显然,比起满清的格格们,民国的人们审美观与我们现在已经相差不大。不过,相对显然对女人身材的偏好丰腴!
          我们从这些发黄的老月份牌,可以看出,当时的美女们已经很“潮”,有些也雷人!




        5楼2016-01-06 22:06
        回复
          挂历越老越吃香,收藏老挂历,首先时间上越早越好。早期挂历、题材特殊的挂历以及纸张、品相精美的挂历较有收藏价值。比如民国时期的挂历,开价一般都上千或几千,而像上世纪60年代的《白毛女》挂历,目前市场开价也在数百元。其次,要选择热门题材。此外,印制精美、品相完整对于挂历收藏价值也有很大影响。


          6楼2016-01-13 20:03
          回复
            挂历越老越吃香,收藏老挂历,首先时间上越早越好。早期挂历、题材特殊的挂历以及纸张、品相精美的挂历较有收藏价值。比如民国时期的挂历,开价一般都上千或几千,而像上世纪60年代的《白毛女》挂历,目前市场开价也在数百元。其次,要选择热门题材。此外,印制精美、品相完整对于挂历收藏价值也有很大影响。


            7楼2016-01-21 21:09
            回复
              挂历越老越吃香,收藏老挂历,首先时间上越早越好。早期挂历、题材特殊的挂历以及纸张、品相精美的挂历较有收藏价值。比如民国时期的挂历,开价一般都上千或几千,而像上世纪60年代的《白毛女》挂历,目前市场开价也在数百元。其次,要选择热门题材。此外,印制精美、品相完整对于挂历收藏价值也有很大影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2-05 10:58
              回复


                9楼2016-06-01 20:11
                回复
                  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01 23:50
                  回复
                    我是小白,听学看,欣赏,我遵纪守法,我要去打酱油了!拜拜!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3-31 11:29
                    回复
                      我是小白,听学看,欣赏,我遵纪守法,我要去打酱油了!拜拜!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3-31 15:34
                      回复
                        好帖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8-20 18:56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30 09: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