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武术吧 关注:125贴子:662
  • 9回复贴,共1

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明清“南拳北上”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明清“南拳北上”说
中国武术有二次重大的变革,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谓的“北拳南下”,相传由达摩祖师嵩山面壁引发武学革命,并随后向四周扩散。
另一次是明末清初的“南拳北上”,武学史上记载由明朝后期兵学、武学明家唐顺之先生引发,由其受益部将戚继光扩散开来。荆川公文治韬略俱称大家,不惟以精于运筹千军万马的行兵列阵之道影响中国军事发展至今,尤以内家武学拳械技艺深刻影响现代武术格局。
荆川公以文字武功之精少入统军仕途,官至兵部主事,因洒脱豪放的性格,不羁于官场体制陋习,青壮年时曾因“擅谒太子”被误为不轨而免除实职。荆川公遂能无官一身轻而偿云游巴山蜀水之夙愿。大明之际从皇上到庶民都有崇尚道教的风气,荆川公西游途中自然少不了与道门武学名流的深度交往,并在《峨眉道人拳歌》一文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峨眉道门内家武学从源流、拳势、手法、身法、步法、招势、劲势、击法、防守、节奏、呼吸、意境、神韵、气势等方方面面的特点,成为内家武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传袭记载,其中“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明确指出道人的武功为战国时白猿道长观峨眉山灵猴所创的通背缠拳。数百年来,文中经典妙语“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一直被尊为内家武技的“撒放秘诀”。
唐荆川公游历潜修十余年后,因东南沿海倭寇侵扰,朝廷重新任命荆川公出任江浙督军,指挥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抗击日军。在戚继光军事论著《纪效新书》中详细记载了唐荆川公向戚继光传授峨眉枪棒技击的过程,并在随后的“戚家军”训练中大量融入峨眉道人所传的通背缠拳。戚家军军官士兵转业退伍后,峨眉通背缠拳被带到中原各地,极大地促进了峨眉内家武学的传播,是为“南拳北上”说。
峨眉通背缠拳始于春秋战国时,由白猿公(即峨眉武学祖师司徒玄空。司徒年轻时痴迷于对峨眉山猿猴动作习性的研究,道号动灵子,自号白猿公,人称白猿道人)在与峨眉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所创,荆川南塘以前一直在峨眉道门内部传袭。《峨嵋道人拳歌》、《纪效新书》及戚家军的言传身教才促进了其内家技击理念的广泛扩散。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其纯阳架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形意拳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演变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臂、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又衍生出陈氏太极拳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至今峨眉缠闭系列武术演练中缠头裹脑、勾手换头、进步蹲身等动作神态,都不时反映出峨眉山机灵猿猴的稚趣身影。
研究表明:“通背”之名,即从唐顺之先生传世之作《峨眉道人拳歌》佳句“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中“通身”两字而来。近三十余年的中国武术话题是“天下功夫出少林”,近三百余年中国武术的话题是“天下功夫出峨眉”之说,大有道理!


1楼2015-12-31 14:39回复
    有道理!支持——


    3楼2016-01-01 08:37
    回复
      2025-05-10 02:02:47
      广告
      缠闭诀:
      站势浑圆,攻防互掺,
      顶随相用,闭闪相连。
      心意气合,诱为至关,
      有勇有谋,变化无端。


      4楼2016-01-01 15:27
      回复
        15年春季去重庆、成都七日游,感觉那方古风甚隆,蜀汉文化沙龙、汉服社团、峨眉武术氛围十分宜人。
        还在荣昌区参加了峨眉通背缠丝拳三日特训,受益良多。
        支持传统文化复兴。顶起!赞一个!


        6楼2016-01-19 12:33
        回复
          明末清初,峨眉通背缠拳的纯阳架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形意拳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演变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臂、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又衍生出陈氏太极拳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


          7楼2016-01-20 11:15
          回复

            峨眉通背缠拳是内功与拳法相结合,主张“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这是其后百余年逐渐衍生出来的技击类太极拳的核心内容。用法上讲究“以巧取胜”的“小架”。往往讲掌不离腮,肘不离怀,紧骤机灵,圆转多变。注重似柔非柔之“绵”,似刚非刚之“脆”,达到“绵劲”和“脆劲”。应敌则讲背“孤”击“虚”,后发先至。腿少拳多,步伐灵活,是以峨眉武术拳术而总结的。所以,人们概括为:缩、小、绵、软、巧,确系中华一绝。


            8楼2016-01-21 09:14
            回复
              有道理!支持!
              只有把古老的武术传承和全民健身运动联系起来,和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和广大中老年朋友期待健康长寿的愿望联系起来,传统武学才可能有发扬光大的机会!
              现代人挺现实的,你只有能够帮助他们通过五禽戏等功法活动筋骨肢体、通过丹田吐纳导引术运动胸膈脏腑增加肺活量、通过拳械演练强身健体御侮扶弱、通过读心术预测学解心结除心魔指导行止、通过老庄思想道德规范影响新一代孝悌温良和谐生活,中华民族传统国学精粹才有生存延续的意义。
              楼主的提议无疑是近年来最伟大的建议之一!赞一个!


              12楼2016-01-30 08:57
              回复
                峨眉通背缠拳 六十四式
                1.请手提气 2.退回奇门 3.左挂步挤手 4.右挂步挤手
                5.沉气灌劲 6.右挑闭左掌 7.左挑闭右掌 8.缠退压断
                9.右边缠顺捶 10.左边缠顺捶 11.回步右横捶 12.右追封螺旋
                13.左边缠顺捶 14.右边缠顺捶 15.回步左横捶 16.左追封螺旋
                17.右挑闭左掌 18.左挑闭右掌 19.左搭挂右翻钻 20.右搭挂左翻钻
                21.左缠挒右断手 22.右架左推掌 23.右采挒左断手 24.左架右推掌
                25.马步右横捶 26.右追封螺旋 27.上步穿花掌 28.缠臂转莲肘
                29.追步右铲捶 30.格挡撩缠削掌 31.左缠挒右断手 32.管脚推磨手
                33.和身双炮捶 34.回身铲捶 35.左缠挒右断手 36.管脚推磨手
                37.和身双炮捶 38.回歩倒肘 39.右挑闭左掌 40.右边缠顺捶
                41.缠退削掌 42.追封螺旋 43.左钩挂右兜掌 44.右钩挂左兜掌
                45.右边缠顺捶 46.回挂右兜掌 47.钩挂左兜掌 48.和身双炮捶
                49.回挂右拦手 50.右挂左推掌 51.左拦挂右推掌 52.右拦挂左推掌
                53.双擒左侧踹 54.双擒右侧踹 55.和身双炮捶 56.回挂右平肘
                57.上步左挑肘 58.上步右挑肘 59.上步左平肘 60.盘旋右挑肘
                61.右挑闭左掌 62.左挑闭右掌 63.钩挂收脚 64.导气归田


                13楼2016-03-14 19: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