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兴趣的吧友,可以搜一下百度贴吧【摆摊】。
我关注这个吧是因为,有一个地质吧的吧友是某省国土局的。
有一次他在我的帖子里有回复,说自己在国土局一个月2000多,业余摆摊6000多。
我当时非常好奇,第一,他怎么摆摊一个月6000多;第二,他出于什么心态去摆摊?
---------------------------------------------------------------------------------------------------------
他在摆摊吧有一个超长的帖子,我当年看的时候有3000多回复了。
大约就是讲述,他摆摊的由来,怎么选货,去哪里摆,每天卖了什么,收入如何。
从一开始他带着帽子口罩,每天晚饭后去广场摆摊,
到后面摘了帽子口罩,即便遇到同事也大方自然。
从一开始他只知道去广场摆摊,
到后来他尝试几十个地点,总结什么时段,周几,去哪里摆摊。
从一开始他买手套,暖宝宝,
到后来他尝试过发夹,女生小饰品,手机贴膜,凉粉等等各种。
其中的心情,只有细细品读,才有体会。
--------------------------------------------------------------------------------------------------------
他中间有一段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他说:
【一开始觉得自己很丢人,一个大学生,在国土局上班,还去街头摆摊。
后来一想,作为一个男人,赚的钱连自己都养不活,给不了老婆好的,
养女儿还要靠父母接济,还有什么比这更丢人的呢?我摆摊,靠自己双手,
在下班之后,养活自己,赚钱补贴家用,有什么好丢人的。】
----------------------------------------------------------------------------------------------------------
贴吧里有很多人,他们做了很多尝试,
比如我记得2012年,有一个帖子,
是一个吧友讲自己在国土局经营淘宝店卖点卡和义乌小商品的事儿,
后来才30多楼就弃了,可能是非议吧。
其实他自得其乐,完全没必要去说什么他的心得的。
------------------------------------------------------------------------------------------------------------
偶尔遇到感兴趣的地质吧吧友,点进去,也能看到他有在别的贴吧讲述自己的事儿。
特别精彩,也总让人深思。
我也不知道为啥地质吧的新帖总是那么少,
有干货的吧友愿意在别的贴吧开几千楼上万楼也不愿意在地质吧写点什么。
-------------------------------------------------------------------------------------------------------
吧友,野外倒贴,那篇分析地质与经济的帖子,写的太好了,前后我看了四遍。
他在开篇很激烈的说,学地质的,真是学出了一些特质来了,少于思考与行动,而麻木。
我的感觉亦是如此,或许与地质本科四年都实习,与外界接触太少有关,
毕竟别的专业基本都是每年暑假一个自己找的社会实习,与地质学校组织实习大为不同。
-----------------------------------------------------------------------------------------------------------
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就业公司之间,总存在一个利益上的交互。
自身可供交互的资本太少,注定处于低位,
只有不断扩大自己可供交互的资本,才能在互动的过程中争夺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