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康吧 关注:12贴子:73
  • 0回复贴,共1

爱是心理健康的心灵营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事实上,心灵营养也非常重要,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心理健康。那么,重要的心理健康的“营养素”是什么呢?
答案是爱,爱能伴随人的一生。人在童年时代最主要的是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的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也许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育都会受到影响。少年时代增加了伙伴和师长之爱,青年时代情侣和夫妻之爱尤为重要。
中年人社会责任重大,同事、亲朋、父母、子女之爱十分重要,它们会使青年人在事业和家庭中倍添信心和动力,让生活充满欢乐和温暖;对于老年人,晚年幸福则是关键。
现代医学、心理学和社会理学界都一致认为,爱的甜蜜是决定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爱”,一定会产生心灵上的创伤,有可能导致生理患上疾病。一个人幼年时缺乏母爱,就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失去配偶又没有子女的独身老人,即使物质生沽条件再充裕,也会因为长期缺乏亲人之爱而产生心理障碍。
长期独身生活的单身汉和夫妻感情破裂缺乏夫妻之爱的人,也会比一般人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相反,感情深厚的夫妻,子女孝顺的老人,以及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中的人们,大多是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和快乐幸福的。
在家庭里,如何让对方舒服快乐,同时自己也保持快乐,这样的关系是最融洽的。有时父母经常要求孩子去做到什么,其实并不是孩子真心愿望,这样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和逆反,会不和谐、不舒服。
爱和爱的传递是生命最本质的特征,每个人都希望获得爱。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是按自己的方式传达爱,而不是以对方需要的力一式传达爱,所以这样是没有效果的。比如丈夫喜欢吃红烧肉,可妻子给他的是黄焖鱼。不了解他需要的爱,并为他做了他不需要的事情,就不是真正地爱对方。
理解对方需要什么,并且去明确沟通,这样双方才会越来越亲近,越来越了解,关系会越来越融洽。
如果能很真实地表达自己真实的动机、真实的做法,使对方了解这些动机,并且去接受他实际的做法,这样的沟通才是最有效的,这样爱的传递、流动才是最有效的,同时这个任务也是每个人要完成的,了解自己的动机,了解别人的动机,了解自己的做法,了解别人的做法,调整自己的做法,去接受别的做法,去共同创造一个效果,这个效果就是人与人之间很和谐地相处。
人生是学习的旅途,不论年龄大小,人都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如何来做人,学习如何更有效、更愉快地度过人生,实现自我内心的愉悦。
爱是人生幸福的唯一途径,为此,我们就不要动不动就“恨”,恨这恨那,难免会恨得太累了。如果想活得潇洒一些,还是多爱为好。当然了,不是要我们不分好坏、不讲原则地乱“爱”。对千人问的丑恶、不公正、以强凌弱等,那诚然不能爱了。
人们付出爱,之后才能得到爱,这不难理解,关键是爱的行动。人生中,善于爱,敢于爱,并在把握爱的技巧上不断提高水平,才会凝聚成有价值的真正的爱。
如果你感到自己缺乏爱了,不妨先试着从付出爱开始,一定会享受到爱的乐趣。


1楼2015-12-29 16:5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