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吧 关注:136,466贴子:328,489
  • 15回复贴,共1

【今日课程】2015年12月27日(阴历十一月十七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什么是功德?
功为善行,德为善心。心行合一,名为功德。努力行善,通过行善累积自己的德行,就叫做功德。功德不等同于利益。
比如很多善信误以为功德等同于金钱,诵多少卷经文,做多少件好事,积累到来世可以换取相应的福报,这种善功名为福德,不是功德。
有大功德的修道人,是更容易得道成真的,所以道教提倡积功累德,《道德经》上讲:“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越是不计回报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就越是大,而不执着于回报,始终持守内心中的那份清静,就是功德。
所以呢,诸位道友,在修行的时候,莫贪图名利。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2-27 20:58回复
    2.什么是回向?
    回向者,回小向大,把自己积累的功德回向给十方三界上圣高真,将自己的功德与上界高真的威德合而为一,方能利益众生。
    回向功德,并非如某些人所说:把功德回向给某某,就可以利益他,更何况某些信众动辄就把自己读诵一两遍经文的功德回向给十法界受苦众生。这样的回向,迟早要把自己和家人搞垮,所以很多信众诵经修福,越修越苦难,这就是由于回向功德“透支”的原因。
    利益他人,道教讲究祝祷。功德回向给仙真、官将,然后祝祷仙真、官将,大显威灵去保佑、帮助他人,而并非诵一两遍经文的功德就可以利益他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2-27 20:59
    回复
      3.道教庙宇的名称有哪些 ?
      道教所早期道教庙宇,有“治”、“靖”、“庐”之称。现代尚有宫(如山西芮城县永乐宫)、观(如北京白云观)、庙(如河南省嵩山中岳庙)、庵(如四川省成都市二仙庵)、祠(如山东省泰山碧霞祠)、院(如浙江省杭州市抱朴道院)、洞(如辽宁省本溪市云光洞)、馆(如香港蓬瀛仙馆)、府(如江西省龙虎山天师府)、台(如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阁(如宁夏自治区平罗县玉皇阁)、殿(如上海市钦赐仰殿)等名称,其它还有室、堂、房、坛、楼、舍、池、岩等称谓。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2-27 20:59
      回复
        宫观是对道教庙宇的通称,简称“道观”。宫观是道士修行、供奉、祭祀神灵、做道场、传教的活动场所,是道教中道宫和道观的合称,也泛指其他道教活动场所,如庵、台、洞、祠、庙、堂等。
        宫观是对道教庙宇的通称,简称“道观”。宫观是道士修行、供奉、祭祀神灵、做道场、传教的活动场所,是道教中道宫和道观的合称,也泛指其他道教活动场所,如庵、台、洞、祠、庙、堂等。
        观,则是老君在函谷关古楼观台为关令尹喜说经,为后世道教承袭。
        而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2-27 21:00
        回复
          4.进入宫观朝真应当注意什么?
          善男信女到宫观烧香朝真,一定要谨慎从事,要念念存诚,出言吐语纯洁静雅,不可戏耍玩闹,言行不可有轻祖之意。
          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大殿,从左右两侧进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
          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进殿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祖师爷圣容。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2-27 21:00
          回复
            于殿堂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于大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拱手站直,以示恭敬。
            在大殿内,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痰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道众。若有人正在叩拜祖师时,不要站在叩拜者的前边。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2-27 21:00
            回复
              进入殿堂朝真拜神,戴帽者应取下帽子,拄拐杖者,在朝拜时,应放下手中的拐杖。所带的提包不要放在神桌上面。殿堂任何物品不要随意乱摸乱动,更不要一时好奇,敲打钟、鼓、磬、鱼等法器。
              各种法器不仅各有打法,且法器为奏敬圣奉神之仙音,不可随意敲击,否则神责而召灾难,进入宫观参拜道祖,为的是修真进道,消灾祈祥,但愿善信得福,千万不要因小失而获罪咎。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2-27 21:01
              回复
                5.出家道士为什么蓄发留须、不改俗姓?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从上古黄帝乃至明朝末年,几千年来,都是蓄发留须的。明末清军入关之后才强制汉人剃发。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胡须鬓发父母所生,不得轻易毁损。蓄发留须,是表示尽孝道。道士继承了华夏民族的特性,因此,全真派出家道士蓄须发。
                道士修行学道,以成仙证道为目标。而仙道先从人道起,人道又以父母之道为先。成仙多为孝子,不孝不足以成仙。而姓为血脉相承的符号,也是存有孝心的标志。因此,道士出家都不改俗姓。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2-27 21:01
                回复
                  6.道教的称谓是什么?
                  一般人见到道士(不论男女),可尊称为道长、仙长。因道士方外不改姓氏,所以一般带姓氏称呼,以便区分,如张道长,李仙长等
                  道教全真派称男道士称为“乾道”,女道士称为“坤道”。年老道人为“某老爷”、“某爷”,自称为“晚辈”、“后学”,道士之间互称“道友”,亦称“同道”或“同参”,或称“老修行”,尊称“道兄”或“师兄”,(无论乾道、坤道都如此称)自称为“不才”,对俗家信士自称为“贫道”。
                  结伴修道的人称为“道伴”,聚在一起的道友称为“道侣”或“烟霞侣”。在家信仰道教的群众,称为“居士”或“信士”。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2-27 21:02
                  回复
                    7.道教的问候语是什么?
                    道教的问候语为“无量光”、“无量福”、“无量寿”。无量光用于平辈之间问候语,代表着光明吉祥的涵义。无量福用于对于晚辈的祝福,祈求天尊赐福给予晚辈的涵义。无量寿对于长辈的问候和请安,祈求延寿星君给予长辈赐福延寿。(亦可统称“三无量”)
                    道教没有“无量天尊”、“无上天尊”的说法,“无量天尊”一语源于民间说书艺人,只是半个圣号,应称全称“福生无量天尊”,而“无上天尊”是民间道派讹传的太一圣号,应称“寻声赴感太一救苦天尊”,正信的道教弟子应当明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2-27 21:02
                    回复
                      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国道教文化,普及道教知识,解读道教法术,学习道教修行,道教是中国人文之根,道教的弘扬离不开诸位吧友的支持与鼓励。诸天炁荡荡,我道日兴隆,福生无量天尊!中国道教QQ群:513367596,欢迎您的加入!百度贴吧中国道教吧,道术吧,道扬天下吧欢迎您的关注!转载此文者,不可思议功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2-27 21:02
                      回复
                        慈悲,福生无量天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2-27 21:17
                        回复
                          慈悲………發隔壁可以精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05 22:44
                          收起回复
                            很好。。。赞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2-27 08:30
                            回复
                              你就这么理解功德的么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2-29 04: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