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李宇春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说自己落下的“偶像”职业病就是有时像条猎犬,习惯了对周遭保持距离和戒备,希望最大程度保全自我的空间和思考。“我在香港和林夕聊天,我说这个世界很吵,有很多声音,让你做这个让你做那个,我以前觉得我可以是那个任凭世界风云变化而我就纹丝不动的人。我以为我很厉害,我可以不受任何人的影响。现在长大了,多了些感受、体会,觉得这不可能,没人能不受别人影响。”
不言自明,李宇春是有个性的。《Vogue》杂志法国版前主编卡琳-洛菲德Carine Roitfeld在杂志拍摄李宇春时问她,要不要尝试模仿某个经典巨星。李宇春说“我想做自己”。这正是李宇春的迷人之处。在中国明星谱系中,个性装扮的李宇春很难被简单定位,但绝对算是特立独行。10年前美国《时代周刊》解释了李宇春成功——“她代表了张扬的个性,这就是她成为全国偶像的原因”。
10年过去了,一路有人在质疑:除了张扬的个性,李宇春的唱功呢?她算实力唱将么?春春习惯沉默,低头做自己。被问急了,抬头也有笃定的回答:“我觉得在我们父辈的生活环境中,其实是没有流行音乐的。大家习惯性地觉得只有那样高亢明亮的歌声才算是美妙,有了那样的审美习惯。其实,流行音乐的魅力来自于个性,在流行乐坛,各种各样类型的,各种各样音色的越来越多。音乐只是比较舒服地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吧。”
她习惯了从容、镇定地在音乐中表达自我;她刻意地避免戏剧化的人生。通过一场比赛成名,李宇春却并没有认为这是圆梦,而是“参加工作”。她很小就喜欢音乐,却并不觉得那是一个梦想。对她来说,梦想是一个假大空的命题——喜欢音乐,也只是用来听听。所以一直到高二,这位后来成为歌手的“文艺女青年”都在理科班读书。
然而,看似没有梦想的理科生李宇春在高考之前,突然不合常理地决定要报考音乐学院。考试之前,李宇春坐在理科教室里恶补乐理知识,并没有觉得“理科生报考音乐学院”这件事有多么的不合常理。考试之后,她也没想过毕业之后要做什么,只是天天在家瞎开心,觉得可以去做真正喜欢的事情——一方面,她自认为是个传统的理科生,擅长脚踏实地地学习与生活。而另一方面,她疯狂地在最后时刻报考梦想中的学校,并根本不去计较什么后果。十年,她习惯默默地在非议和宠爱中做自己,而当她有机会踏上舞台,她却忍不住放声:“我对全世界把我的音乐唱出来,这是我的王国,别人也永远学不来”。
李宇春承认,她是一个双鱼座,在她的性格之中有两个极端,一面是特别内敛,一面是特别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