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红印吧 关注:14贴子:30
  • 2回复贴,共1

正确认识脑性瘫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确认识脑性瘫痪
无助的眼神,绝望的泪水,还有那一抹若有若无嘴角的苦涩,这些都是我在儿童康复科二病区接新病人入院时经常捕捉到的镜头。最初的他们不相信自己萌哒哒的孩子怎么被扣上了脑瘫的帽子;他们不理解自己孩子的异常与脑瘫有什么关系;他们不知道整个家庭的未来还有没有拯救的希望。在我国,脑瘫患儿正以4.6万余人的速度增长着,所以正确认识脑性瘫痪已成为为大众普及的一种常识。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小儿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可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视觉听觉或语言功能障碍等。引起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很多,可发生在出生前(母亲妊娠期各种异常情况,如母体感染,摄入药物,接触放射线,缺氧,糖尿病,多胎妊娠等)出生时(缺氧窒息,机械损伤,新生儿早产,低体重,颅内出血等)出生后(脑部感染,头部创伤,长期缺氧等)
运动障碍是脑瘫患儿最基本的表现,其特征是运动发育落后和瘫痪肢体主动运动减少,肌张力,姿势及神经反射异常。痉挛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瘫类型,患儿变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上肢屈肌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肘关节,手腕部及指尖关节屈曲,拇指内收,手握拳状,下肢大腿内收肌张力增高,大腿外展困难,站立位,行走时足尖着地,足跟悬空,两腿交叉呈剪刀步态。当然,可精细到每个月龄段的具体表现。0-3个月异常表现:四肢僵直,肌张力增高,拇指内收,头颈强直及后背,双眼追视欠灵活,追听欠灵敏,易惊,打挺,异常哭闹等;3-4个月异常表现:俯卧位时抬头困难,立位双下肢支撑力差;5-6个月异常表现:无双手主动抓物意识,婴儿无法较短时间独坐;6-9个月异常表现:不能独坐,平衡意识差,不能爬行,足尖着地等;9-12个月异常表现:不能扶走,不能双手持物等。
目前,相当一部分脑损伤及脑瘫患儿并无明确围产期合并症及异常分娩过程,这也使很多家长“放松警惕”,再加上寒冷的冬季,宝宝裹着厚重的衣服,使异常症状成了漏网之鱼,导致孩子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致使终身残疾,家长更是追悔莫及,所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已成为重中之重。儿童康复科主要采用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和我国传统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智能低下、各种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脑积水、视力听力障碍、言语障碍等小儿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年龄小者可临床治愈,年龄大者可使其生活自理,曾成功治愈多例因重症脑炎导致的植物人,填补了国内空白。由于治疗效果好,先后迎来美国、加拿大、港澳同胞及内地31个省及自治区的大批患者来就诊,治疗患儿逾7万人次。
在病区,时不时会有“毕业”的患儿家属送来鲜花、锦旗、表扬信等,他们重拾的信心和微笑却成了儿童康复二病区最美最亮的风景。脑瘫患儿的爸爸妈妈们,孩子得了脑瘫并非没有希望,选对治疗方法比您自暴自弃更加重要,就让我们的光芒折射你们泪湿的瞳孔,映出你们心中最想拥有的彩虹,带你们奔向那片康复的天空,因为你们的康复就是我们的梦。


1楼2015-12-18 20:30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4-27 08: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