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名。 西宁
西宁区位优势明显。西宁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素有“海藏咽喉”之称。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现代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交通网络已形成,315、109国道贯穿全境,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向四周延伸,总铺轨里程1300余公里。青藏铁路横穿全境,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投入运行,西宁步入“高铁时代”,成为青藏高原铁路中心枢纽。西宁机场是国内4E级干线机场,现已通航全国各主要城市,国内航线超过55条,开辟了至曼谷、首尔等国际航线。
西宁产业稳步发展。农业方面,西宁致力于打造推动全省农业科学发展的先行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省市居民菜篮子供应保障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和贸易集散基地。2014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3.2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油菜、春小麦、马铃薯、蚕豆、青稞等,日光节能温室总量达5.83万栋,蔬菜总产量78万吨,粮食作物总产量23.32万吨,油料作物总产9.13万吨。完成畜种改良60万余头(只),实现肉类总产量7.52万吨。拥有“藏羊”“雪舟”“可可西里”“绿草源”等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工业方面,积极发挥园区引领作用,依靠青海丰富的高原动植物资源、天然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立足于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培育和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相互协作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特色化工、高原生物医药、藏毯绒纺、装备制造、锂电材料及储能(动力)电池等主导产业集群。主要产品铝锭、特钢、铁合金、数控机床、明胶、藏药、三绒制品、藏毯、牛羊肉制品等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201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77.14亿元,增长13.5%;工业增加值完成476.85亿元,增长1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6.61亿元,增长27.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3.88亿元,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8.14亿元,增长19.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94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10097元,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3.7:52.6:43.7调整到3.5:52.1: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