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江湖吧 关注:11贴子:314
  • 2回复贴,共1

纪连海要为南京专门开讲“天国悲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前,江苏城市频道为了庆祝《万家灯火》栏目开播一周年,在安徽一个度假村组织了一次“电视传媒与文化传播”的协作会议,将旗下的主讲人以及从《百家讲坛》中走出的纪连海、马瑞芳都请到了会议现场。


     专家学者们探讨的最多的,自然是如何把这类讲坛式节目给讲好。纪连海在现场透露,他将要“加盟”《万家灯火》,讲讲南京城的故事。




1楼2008-06-28 14:53回复
    话题一 该聊聊南京城的什么故事

     纪连海要讲一讲发生在南京的“天国悲剧


    2楼2008-06-28 14:55
    回复
      话题二 作为名人的尴尬

       马瑞芳让陈虹放松 称有次在央视食堂没人认得易中天

       南师大历史系的陈虹教授说自己和黄菡、郦波及王涛都是地地道道从《万家灯火》走出的,“按照流行语来说,我们都是《万家灯火》打造出来的。


       初为名人,陈虹教授有许多困扰要一吐为快,“有次黄菡告诉我件事,她在地铁上给一个抱小孩的母亲让座,这个年轻的妈妈问孩子,你认得这个阿姨吗,小孩说认得,万家灯火的。黄菡在感动之余又心有余悸地对我说,我就是让了,要是我没让,他们也得说,就那个万家灯火的,没让座吧?”


       主持人孟非此时忍不住插了句:“这我体会得深!像每次出去跑长途,同车的人都会在什么野山旮旯解决一下问题,就我一个人不敢下去!”
       众人大笑。此时马瑞芳也开腔了,她说的却是个反例,“我跟大家说件事情。有次我和易中天去央视的食堂吃饭,那天我们要上节目特别急,希望能快点排到队才好。但是整个食堂好像没人认得咱,那天易中天还戴着个大墨镜,怕人认出来呀!不过,一直到我们终于打到饭坐下吃了,也没人认出。这时我对易中天说,你把墨镜摘下来吧。摘下来后,我问旁边一个人,你认得他吗?那人摇摇头。我说,那你知道百家讲坛吗,那人还是摇头。我再问,那你来央视是干嘛的呢,他说,我是来参加扭秧歌大赛的。”
       众人又是大笑。马瑞芳最后又补充说:“这就说明,不管你在这个区域有多红,也就仅限于这个区域。所以,别担心,认识你的人终究还是属于少数!”

       话题三 学者电视化、明星化

       陈虹认为不该请于丹、易中天去讲考古

       会议上,专家、学者们讨论得最多的,还是关于学者电视化的问题。对于刚刚成为“学术明星”的陈虹、郦波来说,他们还不太能适应,陈虹就说:“当时江苏台说要把咱们的大幅照片挂在大街上,我和郦波真是愁死了,说有两个地方千万不能贴,一个是南师大门口,还有一个就是龙江小区我住的地方。”而记者也注意到,当会议开始,宣传片中出现郦波时,他还是一脸不适应的样子,自己低头笑起来。


       纪连海立即说:“我跟您说一句话,我算是想通了,我们就该来占领这个领域,不然它就全是歌星、影星的!我再说一句话,我认为,江苏台对您的包装还远远不够!我根本就还不认得您呢!”


       纪连海还透露了一个信息,“我最近正和一个地方策划一个节目,一个特大型的!当它推出来时,将会覆盖电视、电台、网络,有配套的音乐、动画和舞蹈!”


       马瑞芳则说,学术和电视应该分开来看,“我研究《聊斋》有40年了,圈内人都知道,但圈外人都不知道。往电视上一讲,我那90的老婆婆和4岁的孙子全都看上了。你要看我的学术,也行啊,我有十本研究《聊斋》的书。”


       不过,陈虹教授也提出一点,她认为学者明星化也有伤害,“像那次于丹和易中天为博物馆现场讲解,我们都觉得那不太合适,怎么说,他们两人对于考古也不算精通吧?我觉得,电视栏目只想到利用学者的名气,却没有考虑到术业有专攻的问题。这样对于学者来说反而是种伤害。”


      3楼2008-06-28 14: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