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tieba.baidu.com/p/4200354258?share=9105&fr=share】 一:客户群的不稳定
…………
从最初潍柴供应中国重汽、陕汽、红岩到欧曼、北奔,也小批量的供应一汽、二汽,这都是充满变数和不断的争吵。
本身,中国重汽、陕汽、红岩都是一个平台:斯太尔。
他们当时都是以潍柴机器、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为班底。
错误一:杭发与潍柴是一个图纸,杭发其实是潍柴托管,不完全归潍柴管,他跟潍柴受中国重汽管理。
————
(彬Milan:潍柴和重汽破镜重圆省国资委一句话的事。如果当初不分家,不会有今天的潍柴。
————
E个中国人 :说的再多,还是谈崩,不要客观上找原因了。)
————
中国重汽就是老黄河的后身,马纯济是济南副市长,挂帅,他跟谭总起矛盾:先用你发动机,卖完车,再给你发动机款。此事起了官司,两位牛人谈崩了,中国重汽不从潍柴采购发动机,而是有杭发供,在章丘设立了发动机基地,其实是照办潍柴发动机,但你没证据证明,谁叫人家有个杭发?
(诸城→爱相随:不是潍柴跟杭发都是重汽的只是后来潍柴越来越有实力,脱离了重汽,而杭发继续是重汽的。潍柴过去是重汽的一个分公司,国家不想让他独裁就把潍柴给拆分了
————
E个中国人 :闹矛盾是分手的原因。汽车厂有自己的发动机厂很正常)
————
二:索赔过于死板,利润过于依赖零部件。
…………
(诸城↣爱相随:这都是次要的吧?
我感觉就是国家强制国三升国四潍柴一下子就日落千丈,也不知道啥原因。
————
E个中国人:卡车都下滑,发动机是潍柴下滑最厉害,很多重卡企业都上马了自己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