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本质,考虑长远
今天德国只有三座城市,即柏林、汉堡、法兰克福,被定为“国际化城市”,以后打仗也宣布“不设防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中小城市。
绝大多数的德国人都生活在5万人、10万人、15万人、20万人的城市里,连50万人口的城市,德国人都觉得太大了。
德国城市的风光几乎都有这个特点:城市天际线最高的地方一定是教堂的尖顶,任何建筑物都不能超过它。
我曾与一位德国教授谈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能做到守时?他讲道:“城市小,就容易守时。为了守时,也必须得把城市设计得小一点。
你要想在‘汽车大众化时代’做到城市不堵车,需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任何楼房不要超过五层,在德国,你要想建造六层以上的高楼,必须经过议会投票通过才行。
第二个条件是任何城市必须有一半的空间是马路。只要你同时做到了这两条,城市就不会堵车。”
今天德国人一般只在柏林、汉堡、法兰克福建高楼,那也是世界级的大高楼,但有一个条件,这种高楼从任何方向倒下来时,不能压到另一栋楼。
所以越高的楼房,周边留有的空地就越大。这就叫“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的战略”。德国人建房子时,是一定要考虑到当它倒下来时会发生什么事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