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学吧 关注:28贴子:170
  • 4回复贴,共1

《普通语言学教程》符号观部分 学生问题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们高兴时发出的“哈哈”笑声,悲伤时发出的“唉”叹气声等,也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有音有义。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具有任意性吗?或者说这是人体的本能呢?(2014级 乔琪琪)


IP属地:湖北1楼2015-12-08 08:36回复
    感叹词不具有任意性,索绪尔本人其实也承认象声词和感叹词在任意性上和其他成员不同


    IP属地:湖北2楼2015-12-11 09:0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最近看的一本《语言学简史》中提到,索绪尔认为象声词根本不是语言系统的有机成分,数量极少,有些本来就不是象声词,如法语中的fouet(鞭子)和glas(丧钟),有人说它们的发音有一定的自然模仿,可一查词源,它们都不是按照自然声音创造的,而是来自拉丁语。真正的象声词也有任意成分,首先象声词并不像声,只是大致模仿,其次它们的发音受到特定语言的语音系统的限制,一切象声词,一旦进入某种语言,就马上受到其演变规律制约,逐渐接近其他语言符号。所以,我认为“哈哈,哎”也有一定任意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2-13 20:12
      回复
        这并不是人体本能的,儿童生下来并不能笑时发出“哈哈”,或者难过发出“唉”,只是慢慢和人接触后习得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2-13 20:14
        回复
          那为什么不同国家的人笑的时候不约而同发出的都是“哈哈”呢?如果说这是来自拉丁语词源,那汉藏语系的怎么解释?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5-12-14 08: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