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隐无为吧 关注:107贴子:3,998

道令名字,诗号,台词还有武学的一点考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道朴


1楼2015-12-07 03:58回复
    整理道令和儒令的口白的时候,感觉的到编剧还是花了不少心思来设计这两个角色的。
    这个编剧文学水平挺高的,一定读过很多书。
    看霹雳还能跟着学点文学知识,古人的哲学思想


    2楼2015-12-07 04:06
    回复
      2025-05-10 05:34:44
      广告
      道令——道朴冲隐无为
      “无为”和“朴”都是道家的代表思想,“冲隐”是道士或者道家的居士会用的号。
      楼主没有这个水平解释这三个词,有兴趣的还是去求助典籍比较准确。


      3楼2015-12-07 04:07
      回复
        诗号:
        道朴的诗号出自元词
        沁园春
        元 无名氏
        不喜轻裘,布衣芒履,任春与秋。傍人笑我生涯拙,尘寰碌碌,毕竟何求。物外蓬瀛,壶中方寸,论此宗风没价酬。谁知道,无为快乐,不羡王侯。
        多谋转使多愁。恰似吞他名利钩。看日前些子升沉事,把天机丧尽,不肯抽头。蜂为花忙,蛾因灯逝,只恁迷前忘后忧。嗟身事,庄周蝶梦,蝶梦庄周。


        4楼2015-12-07 04:08
        收起回复
          《沁园春》这首词看着挺心惊的。
          上半阙写了自己无为快乐,虽然别人不理解,但是自己怡然自乐。
          下半阙转而写了那些忙忙碌碌,追求世俗名利的人,机关算尽,却可能不但是一场空梦,更有可能因此丢了性命。上下两阙写的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生。
          这正符合了道朴的两种身份:
          原本的道朴正如上半阙写的那样,是一个“无为快乐、不羡王侯”的先天高人,安于自己的使命——守护三教本源;后来因为受到异识的侵袭,自己的意识被罪识替代,成为九轮天的帮凶,一心挑拨三教众人,最后反而被异识的主人杀掉。正是“蜂为花忙,蛾因灯逝”。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
          ——剧中的道朴,孰真孰假,什么时候是真的他,又什么时候是异识,我也很想知道。
          看台词,总觉得他和儒令的有些对白是道朴自己的意识。


          5楼2015-12-07 04:12
          回复
            能找到这样一首和道朴的设定如此贴合的词,也不知道编剧是怎么翻到的!
            顺便说下,禅仙的诗号是一首古诗,而步虚词是道家曲,楚天遥是元代散曲的一种。
            这个编剧实在是太爱用典了,而且范围很广。。。一个大写的服字!


            6楼2015-12-07 04:14
            回复
              口白:
              道朴的口白,还有道鹂也用了不少道家经典。
              道鹂引用过老子的话——“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这是《道德经》中“道经”的最后一章,这里又解释了道朴的名字来源。


              7楼2015-12-07 04:14
              回复
                道朴和一刀斋比武的时候又用了《道德经》的话——“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道朴在太上府和天极、地限的三人对话也有引用《道德经》,这里就不列出来了。


                8楼2015-12-07 04:15
                回复
                  2025-05-10 05:28:44
                  广告
                  儒令的《尽心篇》,道朴的《天下篇》。我一开始总觉得这两招反了,为什么不是儒家的天下,道家的尽心。。。原来是我孤陋寡闻,读书太少犯蠢了。。


                  9楼2015-12-07 04:15
                  回复
                    《天下篇》名字来源于庄子的著作《庄子·杂篇》。
                    《杂篇。天下》以“天下”为题。全篇分七段,是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历史渊源,来龙去脉。评价主要思想,并且加以批评的总结性的论文。
                    《天下篇》文辞优美,但是以楼主在及格边缘彷徨的语文水平看起来很是费劲。


                    10楼2015-12-07 04:16
                    回复
                      这篇里面也有些大家熟悉的句子,比如:
                      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最近海昏侯墓的挖掘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看这里庄子的话,他的棺椁应该有五重了吧。)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11楼2015-12-07 04:16
                      回复
                        武学:
                        前面在《尽心篇》找到了“天地同流”,当然也要在《天下篇》里找到道朴的招式,
                        我觉得我也是蛮拼的,哈~
                        在谈论关尹、老聃这段——“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这勉强可以算是“虚空毁实”这招的来源了~


                        13楼2015-12-07 04:18
                        回复
                          “化无炼有”这招感觉和道家的炼丹有关,剧中是让隐藏的物现出原形。


                          14楼2015-12-07 04:19
                          回复
                            ~~~~~~~~~~~~~~~~~~~~~~~~~~~~end~~~~~~~~~~~~~~~~~~~~~~~~


                            16楼2015-12-07 04:23
                            回复
                              2025-05-10 05:22:44
                              广告
                              赞一个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5-12-08 20: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