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9日
漏签
0
天
新乡学院桃之夭夭...吧
关注:
17
贴子:
52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1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新乡学院桃...吧
>0< 加载中...
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桃之夭夭汉服社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赠君表相思,罗袖幸时拂。——每读李白的《白头吟》(有人说是卓文君的,这里解释一下,李白也有两首白头吟,是和文君白头吟同主题的,讲的就是文君的故事。),读到这两句,不由神思漫漫。姑娘头上的青丝自古以来便有文章,而姑娘头上的发饰,绾了云髻松松,一绾,就是几千年。想到垂髫,想到簪发,想到及笄,方觉这里面大有文章可讲。所以特开一贴作为长久的贴子,讲些我知道的钗环配饰。
送TA礼物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楼
2015-12-04 09:33
回复
桃之夭夭汉服社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故事上说,汉武帝元鼎元年,起招灵阁,有一神女,留一玉钗与帝,帝以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宫人见此钗,光莹甚异,共谋欲碎之。明视钗匣,唯见白燕,直升天去。后宫人常作玉钗,因名玉燕钗。玉燕钗,就是当时看到的燕子飞起时的尾巴形状的玉钗,是汉时很流行的一种头饰。玉燕的典故又在这里,不知文君送长卿这支玉钗,是怎样的心情。我找了许久没有找到复原的图片,所以放两只玉簪子给大家欣赏。(这里再解释一下钗和簪是不一样的,以后慢慢说。)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楼
2015-12-04 09:34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5-29 18:57:21
广告
外出在路上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入簪坑深似海,从此存款是路人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3楼
2015-12-12 10:08
回复
收起回复
浅浅清歌Miya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快更啊~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4楼
2016-06-17 22:53
回复(1)
收起回复
桃之夭夭汉服社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我们的先人起名字,实在是很形象生动。相传步摇是两汉时候从少数民族那里传到中原的一种首饰,最初常常用金银珠宝做成凤凰的样子,只有皇后啦,娘娘啦之类的有身份的女子才可以戴。后来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汉族女子的普遍装饰物。故事里说,那个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绝代佳人,初遇明皇时,就是“云鬓花颜金步摇”,美艳不可方物。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5楼
2017-01-08 19:47
回复
收起回复
桃之夭夭汉服社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说文》:“笄,簪也。”笄,就是簪子,是一种用来固定发髻、帽子或做装饰的长针。我们的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那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他思想家国白了头发,不仅白了而且掉了许多,所以他说他的头发已经太少了,用簪子綰起来都承受不住簪子的重量了。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6楼
2017-01-08 20:16
回复
收起回复
桃之夭夭汉服社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的长针。简单点说,就是双股或多股的簪子。我们前面讲到的杨贵妃,在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在海上仙山寄信物给明皇,“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就是把双股的金钗分成两半,一人一股的意思。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楼
2017-01-08 20:29
回复
收起回复
桃之夭夭汉服社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杂五行书》中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寿阳公主梅花妆的典故在历史上留下了美丽的一笔,也为后来的汉家女儿带来了一种别致的饰品——花钿。对了,就是现在影视剧中常常能看到的眉心贴的原型。熟悉汉语的小伙伴们或许会好奇,为什么花钿的“钿”字是金字旁呢?原来,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多是用金箔银箔剪裁成的。当然咯,也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等等材料做成的。有趣的是,宋人陶谷《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用蜻蜓翅膀描金作为花钿装饰自己,唐时女儿如何活泼娇俏,遥可追思。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1楼
2017-02-13 10:14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5-29 18:51:21
广告
桃之夭夭汉服社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汉代刘熙《释名·释首饰》曰:“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这种穿耳施珠、至今十分流行的首饰,原来也是舶来品,且一开始并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约束。我们的祖训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会做出在耳朵上打洞施以珠玉的举动来创造美丽。而我们的本性又是爱美的,所以在这里发现了美,到底接受了这种新事物,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陌上桑》里的罗敷女,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诗人常拿明月比耳珰,琉璃珠玉,在女子耳畔略施点缀,那耳著明月铛的人不尽相同,明月至今依旧。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2楼
2017-02-14 08:55
回复
收起回复
secure孜然芥末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惨案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3楼
2017-02-14 22:05
回复
收起回复
江城李芥末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挽尊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4楼
2019-02-10 23:03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绝地潜兵玩家力争撕碎官方剧本
1640100
2
女生考法警被扒出发表极端言论
1593115
3
法环《黑夜君临》媒体口碑解禁
1367520
4
老任的Switch2已偷跑
1140345
5
雷霆4-1击败森林狼晋级总决赛
959348
6
美国开始吊销中国学生签证
763625
7
马斯克宣布将离开特朗普政府
539064
8
美国大满贯名单你怎么看
494592
9
天问二号开启小行星探测之旅
343539
10
小岛秀夫确认《死亡搁浅》动画化
26684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