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期邈云汉吧 关注:83贴子:10,930
  • 44回复贴,共1

入礼第一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礼部科举改革剧本】
交代背景:
对唐代科举制(题)度(型)改(变)革(化)很感兴趣,想找几个马甲一起复原一下这个情况。
特地说明:和吧里的科举考试乃平行世界,不针对吧内考试制度,两者完全不搭界。


1楼2015-12-02 21:32回复
    @李奕苍
    来玩这个吗


    8楼2015-12-28 10:16
    收起回复
      2025-07-18 08:11:39
      广告
      @韦谦_ 有感兴趣的角色吗?


      10楼2015-12-28 10:26
      回复
        第二幕:权限转移
        科举管理权限由原来的尚书吏部员外郎转移至尚书礼部侍郎,同年,礼部以贡举权已转移,请别置印。
        ①吏部尚书卫延之辞官后,礼部奏请将科举管理权限由吏转礼,请别置印。
        ②食堂吃饭时,礼部官员E一贯嘴贱,奚落吏部官员F,结下仇怨。
        人物:
        礼部尚书
        礼部官员E(上文A的父亲)
        吏部官员F


        13楼2015-12-28 14:20
        回复
          第三幕:改革受挫
          礼部上奏请求对科举考试实行改革。
          ①礼部开小会,讨论科举考试改革建议。明经考生A为礼部官员E之子,E参考自己儿子的情况提出建议考帖经时不应该考生冷句,得到表扬,E骄傲自满,由E的好基友国子祭酒C上奏。
          ②吏部出考功结果,E不合格,被F反奚落。E非常郁闷,想找C吐槽一下并请C说说好话,表示他在科举建议中是出过力的,但C告诉E,这一次改革也很不成功。无论明经还是进士,两科范围虽然缩小了,但是难度增加,教的不考,生徒依然意见很大,来国子监读书的人更少了。
          ③礼部上奏,能否取消帖经考试,被御史台/皇帝痛批。
          人物:
          礼部尚书
          明经考生A
          礼部官员E
          国子监祭酒C
          吏部官员F


          14楼2015-12-28 14:21
          收起回复
            第四幕:再次改革
            礼部尚书为知贡举,再一次发起进士科考试改革,提议“赎帖”,表面看来收拢人才,实则埋下弊端。
            ①礼部上奏申请对进士科改革,对那些帖经不合格、文名却高的进士实行特别的优待,允许他们可以试诗取代帖经的成绩。
            ②进士考生B一直苦于帖经,没有用心苦读,但有一点诗才,遂在张榜前拜访尚书,大拍马屁,歌颂一番,尚书飘飘然,B大获赏识,成为尚书门生。
            ③张榜,B与一些诗才颇负盛名之人同列榜上,一时在京中掀起学诗热潮。
            人物:
            礼部尚书
            进士考生B
            这一幕的中心思想是,尚书也会犯错误,而且因为他们在决策者的地位上,一犯错误,影响会很大。但这样的错误,有时候往往就是由一个马屁引起的自大。


            15楼2015-12-28 14:32
            收起回复
              第五幕:长久遗祸
              学子纷纷学诗,热衷拜师,又一次忽略对典籍的学习。科举考的国子监不教,国子监教的科举不考,学官的地位下降,生徒们为了早日及第纷纷离监而去,使国子监的发展出现问题。
              ①国子监博士D对国子监祭酒C诉苦抱怨,痛骂礼部两次科举改革不务实光误事。
              ②国子监祭酒C辞官,御史台痛批礼部。
              ③尚书陈情认错,反思自己的错误,但覆水难收,只能后悔,并自荐着手进行第三次改革,皇帝十动然拒。
              ④皇帝对礼部尚书心生罅隙,找御史G说悄悄话,御史G反劝其用人不疑。皇帝顿觉御史G非常靠谱,虽然之前因为礼部改革失败弹劾尚书,但在这种时候居然没有落井下石,很是大度,对G信任值上升,并让G升官。
              人物:
              国子监祭酒C
              国子监博士D
              御史G
              礼部尚书
              皇帝


              16楼2015-12-28 14:42
              收起回复
                第六幕:暂时收尾
                ①御史G拜访礼部尚书,告知皇帝的小心思,尚书心神领会,承诺欠其一个人情,并给出一大笔钱。
                ②御史G告诉皇帝:你家尚书钱很多啊,要不要查一查。皇帝的态度……呃,皇帝自己决定。
                ③吏部官员F提报考功,告知当年科举虽录用人数较之往常有所提高,看似人才济济,但由于水平一般,表现平平,个别进士表现甚至差强人意。皇帝有点小情绪。
                ④礼部尚书自知科举改革失败,奏请换人担当知贡举,并梳理建议。皇帝看到建议,觉得还不算十恶不赦,批了句知道了,科举换人主持,改革详情再议。
                人物:
                吏部官员F
                御史G
                礼部尚书
                皇帝
                皇帝关于我的钱,可以查出来也可以查不出来,查不出来的原因可以是我藏得比较好也可以是皇帝不想查,这个看吾皇的态度吧。


                18楼2015-12-28 14:52
                回复
                  2025-07-18 08:05:39
                  广告
                  请让我演那个嘴贱的大写e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12-28 17:05
                  收起回复
                    人物表
                    皇帝
                    礼部尚书 √
                    明经考生A
                    进士考生B √
                    国子监祭酒C √
                    国子监博士D
                    礼部官员E √
                    吏部官员F
                    御史G


                    22楼2015-12-28 18:09
                    收起回复
                      剧情走咋地了?


                      23楼2016-01-23 18: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