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吧 关注:7,053贴子:30,090
  • 9回复贴,共1

【国学笔记】中医内科学每日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要考证了 监督我自己每天背背书


1楼2015-11-16 19:49回复
    【第一节 感冒】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所导致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外感病症。
    基本病机:外邪袭表,伤及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肺卫功能失调。
    病因:1.风为主因,常兼夹它邪;2.非时之气,时行疫毒;3.体制因素。
    病位:主要在肺卫。
    病理性质:实证居多,可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
    治疗原则:本病邪在肺卫,多为实证,以解表达邪为原则。体虚感冒应扶正解表,实行感冒应清热解毒。


    2楼2015-11-16 20:02
    回复
      【实证】
      1.风寒证
      证候: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楚,鼻塞,流涕,喉痒咳嗽,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基本病机:风寒束肺,卫表失和,肺气失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证
      证候:恶寒轻,发热重,有汗,头胀痛,鼻塞流黄浊涕,咽喉红肿疼痛,或有乳蛾肿大,咳嗽,痰黄黏稠,口渴欲饮,舌苔薄黄,脉浮数。
      基本病机:风热袭表,肺失清肃。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
      3.暑湿证
      证候:身热,微恶寒,无汗或少汗,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基本病机:暑湿伤表,肺卫失和。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4.秋燥证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少津,脉浮。
      凉燥:恶风寒重而无汗,不甚渴饮,咳嗽少痰,苔薄,脉浮;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少汗而渴,咳嗽无痰,咽干痛、舌边尖红,脉浮数。
      基本病机:凉燥:凉燥束肺,肺卫失和;温燥:燥热袭表,肺卫失和。
      治法:润燥疏表。
      方药:温燥: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4楼2015-11-16 20:29
      回复
        【正虚邪实证】
        1.阴虚感冒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或寐中盗汗,头痛心烦,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舌淡红,苔少、脉细数。
        基本病机:阴虚感邪,肺失宣肃,卫表不和。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
        2.气虚感冒
        证候:恶寒甚,发热轻,无汗或自汗,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痰白,声低息短,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浮无力。
        基本病机: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加减。


        5楼2015-11-16 20:32
        回复
          @mm扑上来 吧主,加个精吧!


          IP属地:四川6楼2015-11-16 20:49
          收起回复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证候: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咽痒,常伴有鼻寒流清涕,或兼恶寒、发热、无汗、头身酸楚等,舌苔薄白,脉浮紧。
            基本病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
            证候:咳嗽声粗,或可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稠,常伴鼻流黄涕,或有发热,微恶风寒,有汗口渴等证,舌苔薄黄,脉浮数。
            基本病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
            证候: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甚或痰中带血丝,咽干鼻燥,咳甚则胸痛,初期或有恶寒发热、头痛、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或小数。
            基本病机:燥热灼津,肺失清润。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温燥者用桑杏汤加减,凉燥着用杏苏散加减。


            8楼2015-11-17 11:23
            回复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痰多,痰粘腻或浊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因痰而咳,痰出咳平,每于晨间或食后咳嗽尤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
              基本病机:脾虚生痰,痰湿壅肺。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谈热郁肺
              证候: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稠色黄,难以咯出,或喉间腥味,或痰中带有血丝,胸协胀痛,咳时隐痛,或兼身热,面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基本病机:痰热壅肺,肺失清肃。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
              证候:气逆而咳,呛咳连声,痰滞难咯,或干咳少痰,咳时面红目赤、胸胁引痛,性情急躁而怒,怒则咳嗽加剧,甚则痰中带血,或咳吐鲜血,舌质红或舌边尖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基本病机:肝火犯肺,肺失清肃。
              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方药:黛蛤散合泻白散。
              4.肺阴亏耗
              证候: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甚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基本病机:阴虚肺燥,肺失润降。
              治法: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5.肺气亏虚
              证候:久咳不愈,咳声低弱无力,痰液清稀色白量多,伴神疲懒言,倦怠乏力,动则气短,食少,面色无华,自汗,恶风,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
              基本病机:肺气亏虚,肃降无权。
              治法:补肺益气,止咳化痰。
              方药:补肺汤加减。


              9楼2015-11-19 2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