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10元。该企业2010 分享| 2012-04-01 13:44新200606 | 浏览 1759 次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10元。该企业2010年5月份甲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1)“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4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借方余额500元。
(2)6日,企业发出100公斤甲材料委托A公司加工成半成品(注:发出材料时应计算确定其实际成本)。
(3)15日,从外地购入甲材料6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1000元,增值税额10370元,企业已通过银行付讫全部货款,材料尚未到达企业。
(4)22日,上述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2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期内自然损耗。按实际数量验收入库。
(5)31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甲材料5000公斤(不包括6日发出的材料),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1.起初原材料40000/10=4000公斤 差异500/4000=0.125/公斤
2.借委托加工商品1000+12.5=1012.5
贷原材料100*10=1000
材料成本差异100*0.125=12.5
3.借材料采购61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10370
贷银行存款71370
4.借原材料(6000-20)*10=59800
材料成本差异1200
贷材料采购61000
5.借生产成本5000*10=50000
贷原材料50000
差异率=(500-12.5+1200)/(40000-1000+59800)=1687.5/9880=0.1708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5000*0.1708=854
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4000+5980-5100)*(10+0.1708)=49633.5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余差异+本期购入差异)/(期初结余计划成本+本期购入计划成本),但本题中分子为什么要减去4月5日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母为什么是期初结余数量减去发出数量加上购入数量,而不是期初结余计划成本加上购入计划成本。
(1)“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4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借方余额500元。
(2)6日,企业发出100公斤甲材料委托A公司加工成半成品(注:发出材料时应计算确定其实际成本)。
(3)15日,从外地购入甲材料6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1000元,增值税额10370元,企业已通过银行付讫全部货款,材料尚未到达企业。
(4)22日,上述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2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期内自然损耗。按实际数量验收入库。
(5)31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甲材料5000公斤(不包括6日发出的材料),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1.起初原材料40000/10=4000公斤 差异500/4000=0.125/公斤
2.借委托加工商品1000+12.5=1012.5
贷原材料100*10=1000
材料成本差异100*0.125=12.5
3.借材料采购61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10370
贷银行存款71370
4.借原材料(6000-20)*10=59800
材料成本差异1200
贷材料采购61000
5.借生产成本5000*10=50000
贷原材料50000
差异率=(500-12.5+1200)/(40000-1000+59800)=1687.5/9880=0.1708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5000*0.1708=854
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4000+5980-5100)*(10+0.1708)=49633.5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余差异+本期购入差异)/(期初结余计划成本+本期购入计划成本),但本题中分子为什么要减去4月5日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母为什么是期初结余数量减去发出数量加上购入数量,而不是期初结余计划成本加上购入计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