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 关注:413,717贴子:11,458,177
  • 17回复贴,共1

【文】一千年前的人,一千年后的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IP属地:上海1楼2015-11-13 14:57回复
    这个话题由易萧生老师来提出,真是令人大吃一惊。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11-13 15:23
    回复
      2025-07-17 02:02:58
      广告
      看到易老师这篇文章,我很高兴,也很庆幸,也带着点欣慰。
      因为在易老师这里我终于发现了我们之间初了对诗词的热爱之外是有一些共同语言的。
      没错,虽然与易老师以及各位评委老师合作了这么久,但在各个方面其实我们之间是有很大分歧的,但对于诗词的热爱使我们能够团结起来,一起来建设诗词吧。
      诗词的发展,必然要依托与国学的复兴相关联,但国学与诗词等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不是对古典的还原,而是会以社会实际情况作出自己的变化,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就像当时我在诗词路在何方那个帖子与大家讨论的,传统诗词文化的现代化、市场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国好诗词等节目只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其中传统诗词结合的现代方式方法来增强自己的表现力,将是一个关键。
      谁先突破了这点,谁就是诗词文化的下一个大师。


      IP属地:北京6楼2015-11-13 16:50
      回复
        学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1-13 17:08
        回复
          情感的的表达是诗词以后发展的主旋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1-13 17:12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1-13 17:16
            回复
              有思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1-13 17:29
              回复
                火钳刘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1-13 17:50
                收起回复
                  2025-07-17 01:56:58
                  广告
                  月也依依我也依,
                  大神皆是叫公鸡。
                  老实吟韵人如我?
                  一句东来一句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11-13 17:52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1-13 23:42
                    回复
                      我觉得这个题目不错:千年之人,千年之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1-14 08:25
                      回复
                        马克收藏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11-14 08:27
                        回复
                          帮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11-14 08: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