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容韬吧 关注:14贴子:92
  • 14回复贴,共1

忽略爱人,祸患无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内蒙古包头的郭先生怎么也不会想到,忽略爱人会给自己和全家带来那么多祸患,甚至让自己死不瞑目。


1楼2015-10-30 18:23回复
    郭先生三十一岁就是一家事业单位的正科级领导,在周围人眼中事业成功,春风得意。人总有不如意的地方,他的妻子生了个女儿,生个男孩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然而,这也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计划生育政策那么严,对他这样的公职人员更是紧箍咒。夫妻二人达成共识,传宗接代是件大事,其它事顾不了那么多。数月后,妻子怀孕了,经B超检查是个男孩,郭先生夫妇甭提有多高兴了。接近临产期,妻子东躲西藏,顺利生下孩子。为掩人耳目,孩子没满月就交给亲戚带,妻子照常上班。


    2楼2015-10-30 18:24
    回复
      2025-05-20 22:30:26
      广告
      孩子在亲戚家长到三岁,郭先生把儿子接回了家。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儿子,郭先生夫妇把儿子当做“大熊猫”来养。儿女双全,事业顺利,郭先生心里美滋滋的。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一个人在志得意满的时候,最容易犯浑,郭先生和一个少妇搞起了婚外恋。随着两人交往的日渐频繁,郭先生很少回家了。


      3楼2015-10-30 18:24
      回复
        妻子发现此事后,心理严重失衡了。她在和丈夫大吵大闹、规劝丈夫未果的情况下,也采取过非常手段。丈夫不但没有回心转意,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渐渐地想开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由他去吧,反正天也塌不下来!”“大年三十逮个兔子,有它没它都要过年”。妻子自我安慰:“丈夫的魂被狐狸精勾走了,我还有儿子呢!”从此,妻子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儿子身上。她心里憋着一股劲,我一定要把儿子养育成人,为妈妈争气。


        4楼2015-10-30 18:24
        回复
          不上学怎么行呢?郭先生费尽周折让儿子上了中专。在学校,儿子学业没有长进,却结交了几个不良少年。从此,儿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儿子经常和哥们在一起抽烟、喝酒、上网,大侃江湖义气。一天晚上,哥几个喝酒后到外面寻衅滋事。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们接连抢劫三起,并致一受害人轻伤,儿子因抢劫罪被判刑三年。服刑期间,儿子受不了监狱的严格管教,更无法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又因越狱被加刑一年。


          6楼2015-10-30 18:24
          回复
            温柔乡破碎了,郭先生回家了。积怨较深的妻子,常常对郭先生施以语言暴力、夫妻两人形同陌路。
            儿子被判刑,情妇自杀,妻子的冷暴力,加上工作的压力,一股脑儿压到郭先生头上。本来睡眠质量不佳的郭先生严重失眠了。为了缓解压力,郭先生抽烟越来越厉害了。人的精神是很脆弱的,郭先生终于扛不住了。一段时间后,郭先生感到身体不适,经检查患上了肺癌。


            8楼2015-10-30 18:25
            回复
              人之将死,其言亦善。身患绝症的郭先生良心发现了,他深感自己罪孽沉重。由于自己鬼迷心窍,不仅伤透了妻子的心,还毁灭了一个好端端的家庭。令人痛心的是,由于自己没有对孩子尽到教育之责任,以致孩子小小年纪就身陷囹圄。更为糟糕的是,自己不但没有给家里留下财富,还让妻儿欠了一屁股债,郭先生的心碎了。


              9楼2015-10-30 18:25
              回复
                怎么能在生命的尽头给家里做些事情,以弥补自己的过失呢?唯一值钱的东西是自己的身体,郭先生决定出卖器官。他托人在网上发了帖子,他要卖掉自己的肝、肾、角膜等器官。
                一来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还能活在世界上,二来也能为家里缓解一些经济压力。看到帖子,过问的人不少,但了解到郭先生癌细胞已经扩散时,一一婉言谢绝了,谁会希望通过器官移植把癌细胞带到亲人的身体里呢?
                郭先生至死也未能见儿子一面,带着人生最大的遗憾,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10楼2015-10-30 18:25
                回复
                  2025-05-20 22:24:26
                  广告
                  没钱上网怎么办?“有奶就是娘。”儿子给一个四十多岁的寡妇当起了“小白脸”,寡妇供他上网,他把自己的青春给了寡妇。
                  数月后,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妻子,和他离了婚,两个孩子一人一个。从来不和妈妈联系的儿子,这时想到了妈妈,他要让妈妈给他带儿子。


                  12楼2015-10-30 18:26
                  回复
                    妈妈的日子已经举步维艰,带回个孙子更是难上加难。跟着丈夫没过一天舒心日子,谁想到儿子更是一个“麻烦篓子。”儿子除了给妈妈添乱,没有一天让妈妈省心。六十多岁、体弱多病的妈妈,带着三岁的孙子,凭着每月八百多元的社保金养活,其拮据程度可想而知。孙子要买衣服,要喝奶粉,要上幼儿园,这些都要花钱,儿子从未给过妈妈一分钱。最令人闹心的是,要账的人不断找上门来。夜深人静时,妈妈无数次偷偷流泪。
                    实在走投无路了,妈妈考虑到了改嫁。经人介绍,妈妈和一个丧偶的退休工人认识了。进入谈婚论嫁阶段,当妈妈提出要带着孙子改嫁时,这位退休工人找个借口回绝了。


                    13楼2015-10-30 18:26
                    回复
                      每每想到这些案例,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假如郭先生当年能对家庭尽到责任,能切实做好孩子榜样,能尊重爱人、善待爱人。爱人有了安全感、归属感,就不会过度溺爱孩子。孩子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就不会沉溺网络,更不会违法犯罪。如果以上假设成立的话,郭先生的所有悲剧完全可以避免,这个家庭完全会是另外一番命运。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天作孽,犹可赦;人作孽,不可活。郭先生的遭遇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很多人的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都是自己把自己“做”死了。


                      14楼2015-10-30 18:26
                      回复
                        1、忽略爱人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忽略爱人会造成爱人缺乏安全感,爱人没有精神寄托,会在情感上依赖孩子。爱人由于怕失去孩子,往往会溺爱孩子,过度照顾孩子,处处替孩子承担责任。父母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会以自我为中心。
                        被溺爱、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一定会积累诸多负面素质,比如自私、任性、缺乏责任心、没有担当、不知道感恩、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等等。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有自尊、自信,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请问还有比这对孩子更大的伤害吗?


                        16楼2015-10-30 18:26
                        回复
                          2、忽略爱人是在贬损自己
                          忽略爱人等于给孩子树立了负面榜样。你对爱人不屑一顾,在孩子面前否定爱人、诋毁爱人,你的本意是在彰显自己,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孩子的感受是:我爸(妈)的水平不怎么样!“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谁在孩子面前否定配偶,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必定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孩子不尊重爱人,也不会尊重你。


                          17楼2015-10-30 18:26
                          回复
                            4、忽略爱人会让子孙后代吃苦
                            孩子将来做丈夫、做妻子的“经验”,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父母的婚姻质量,将直接影响子女的婚姻质量。家庭暴力也会延续、传承。众多案例表明,凡是有暴力倾向的人,往往能从上辈人身上找到答案。
                            凡是夫妻关系不和谐的,孩子大多没有安全感,对生活丧失信心,不相信任何人,甚至抗拒婚姻。
                            有一个男青年,三十岁了,对终身大事没有一点打算,别人给他介绍对象,他一概拒绝。爸妈心急如焚,让他最信任的舅舅来做他的工作。舅舅问他为什么拒绝相亲?孩子说:“结婚多没意思,像我爸妈那样,争吵一辈子太没劲了!再说,我的心理还不成熟,和别人一起生活,少不了闹别扭,我不想害人家,所以不想成家。”


                            19楼2015-10-30 18:27
                            回复
                              2025-05-20 22:18:26
                              广告
                              贾容韬简介
                              贾容韬,北京和润万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实力派家庭教育专家,全国资深戒除网瘾专家。2008年,中央文明委授予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他被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评为“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2014年,贾容韬家庭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评为“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河南省书香家庭”。
                              著有《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真的不是孩子的错》、《中国家教原则》、《感动孩子》等书。其中《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入选中国教育学会“当代父母必读的中外100本书”。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数十家媒体对他进行过报道。央视12套把他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理念制作成家庭教育公益宣传片向全国传播。央视3套《文化视点》栏目也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20楼2015-10-30 18: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