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塞伦吧 关注:20贴子:567
  • 2回复贴,共1

简单的哲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名词:
Philosophy(哲学)_the study of the nature and meaning of the universe and of human life
Cosmology(宇宙学)_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universe and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ntology(本体论)_a branch of philosophy that deals with the nature of existence
metaphysics(形而上学)the branch of philosophy that deals with the nature of existence, truth and knowledge
philosophy在希腊文中由动词philo(爱,追求)和名词sophy(智慧)复合而成,最初含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据传最糟发明和使用该词的人是毕达哥拉斯。


IP属地:上海1楼2015-10-27 10:08回复
    西文“学校”(school)的词根就是希腊语中的“闲暇”
    Being(Sein)成了哲学的主题,whatis(是什么)成了哲学的追问方式
    what is being(存在是什么,是是什么)
    关于Being问题的范畴体系称为ontology(本体论),以ontology为核心的哲学体系成为metaphysical(形而上学)
    西方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和17世纪德国哲学家沃尔夫,都把理论哲学中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al 划分为cosmology宇宙论和ontology本体论
    本体一词来自拉丁文的On(存在,有、是)和Ontos(存在物)
    宇宙论追问和回答的是宇宙万物在时间上产生形成及空间上的构造问题。宇宙论是描述性的,ontology是概念性的。自然科学的独立发展是以宇宙论哲学的消亡为前提的。
    中国哲学的概念在本质上是对经验现象的概括,或者说,每一个概念都有对应的经验现象,因此,用指称经验现象概括的“气”、“理”、“心”等而形成的所谓本体论能否对应翻译西方哲学中以On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范畴体系?换言之,西方哲学中以On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范畴体系能否称之为本体论?因为在约定的意义上把它称为本体论还勉强过得去,但如果把以On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范畴体系称为“本根论”就会显得十分荒谬。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哲学虽然不乏对火的强调,但贯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并象征中国人精神的是“气”而不是“火”。与西方人对火的强调发展出“光的形而上学”(在理性之光、神性之光、科学之光的照耀下,西方人建立起了一个以法律的尊严为个人尊严的、原则界限分明的社会秩序)不同,中国人特别强调人活天地间的那口“气”,人活着就要“争气”,区别在于是“浩然正气”还是“痞子之气”。
    如果在我们的话语系统中一旦缺失了形上与形下的区别或形上对形下的精神牵引力,那么,“浩然正气”与“痞子之气”的差异几乎可以略而不论,这“气”也就最终以“义气”二字使中国社会中政治、法律等原则界限变得模糊,“人情大于法”就是以“义气”二字为社会心理基础的,它使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法律成为梦幻般的理想而很难建立起自己的尊严。
    “光”与“气”,是中西哲学文化中两个意味深长的对比性范畴。


    IP属地:上海2楼2015-10-27 14:09
    回复
      2025-05-14 16:32:58
      广告
      在西方Metaphysics中,Ontology就是研究On(拉丁文ens , 英文Being,德文Sein)的学问。它是西方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基础性概念, 是理解西方哲学文化的关键。20世纪40年代,我国研究希腊哲学最有成就的专家陈康先生曾以Ontology为例说明中国人理解西方哲学存在着一些根本困难:“Ontologie (德文)一字在中文中不易寻得相当的译名。


      IP属地:上海3楼2015-10-27 15: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