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吧 关注:80,541贴子:212,828

【百科】什么是白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0-23 20:04回复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0-23 20:04
    回复
      2025-07-28 00:1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文学名:白茶
      别称:月光白 白毫 大白茶
      界:植物界
      得名:成品茶外观呈白色
      特产:福建云南
      产区:福鼎、景谷、靖安等地
      基本工艺:晒青、萎凋、烘焙(或阴干)
      分类:轻微发酵茶
      品质特点: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
      英文名:White tea
      品种: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产地:点头镇,溪美村,靖安县,潘溪镇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0-23 20:08
      回复
        历史沿革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0-23 20:09
        回复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0-23 20:10
          回复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0-23 20:10
            回复
              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运销国外。白牡丹始创于建阳县水吉镇。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制造白牡丹,运销香港,价格比普通红茶和绿茶高出一倍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0-23 20:11
              回复
                制作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0-23 20:11
                回复
                  2025-07-28 00:09: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0-23 20:12
                  回复
                    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0-23 20:12
                    回复
                      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0-23 20:12
                      回复
                        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0-23 20:13
                        回复
                          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10-23 20:13
                          回复
                            品质特征
                            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0-23 20:14
                            回复
                              2025-07-28 00:03: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条索
                              肥壮挺直,毫密
                              圆浑,壮直毫显
                              圆直紧实,毫长
                              色泽
                              银白闪亮
                              鲜白匀亮
                              鲜白匀亮
                              整碎
                              整齐
                              均匀
                              匀齐
                              净度
                              洁净
                              尚洁净
                              匀净
                              香气
                              清高持久
                              清纯持久
                              鲜纯浓郁
                              汤色
                              淡绿清亮
                              浅黄明亮
                              泛黄尚亮
                              滋味
                              清鲜嫩爽
                              清醇爽口
                              浓醇温润
                              叶底
                              幼嫩,肥软,匀亮
                              嫩黄,柔软,完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0-23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