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传吧 关注:86,341贴子:1,303,892
  • 0回复贴,共1

为什么我们都爱"刷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看到@璎珞_琉璃_ 问到等级问题的帖子,他表示14豪曹大部分关卡都三光或近似三光,可等级比起很多公开的战报还是低了许多。
他的玩法应该跟我差不多,都是对等级/经验特别"随缘"的。。。我最近刚打到麦城,全军也才36级左右。包括我之前发过黎阳战报,我知道很多玩家的整体规划就是在黎阳之前达到30级获得质变的凤凰羽衣,而我黎阳的时候才25级,当然25级有25级的容易~也有25级的麻烦。总而言之,我相信在一周目全灭/三光玩家中,我的升级进度应该可以算是偏慢的。而且,我没有刻意压级。
我发现,通常情况下,我们能看到的一切mod的战报(我这里说的不限于豪曹战报,因为一周目玩我还在控制自己所以没看过14豪曹完整战报,除非是自己已经打过的关卡),除非作者说明了他在压级之外,基本都或多或少存在"刷级"的因素,因为这是一种很常见、很好理解的强迫症(或者说强迫性|行为)嘛!
我所谓的"刷级因素",大概就是指,【为了达成战略目标,并非必须的提升经验的操作】。比较典型的就是最后几回合奶妈给满血的高等级武将加血,或者最后几回合养着鹿砦里的敌军主将能杀不杀,非要多砍几刀。无论你的战略目标是过关、全灭、还是三光,这个操作显然都是没必要的,但我相信大量的玩家都会不由自主、顺理成章地这样做。当然,如果抬杠说我的战略目标是"这一关升到xx级",那显然这个战略目标本身就是刷级因素了~
我知道的比较久远的历史,来自于dos版的三国英杰传(就是那个可以直接点刘备的鼻子升到99级的)。我很久以前介绍@leadercai 玩,他第一次玩,就自然而然地走起了刷级路线。很简单,因为他一开始刷了几关就发现敌军的等级不会随着自己的提升而提升,进而合理推测,敌军的等级是预设的、固定的(而不是像曹操传一样,敌军等级总是比你高一点)。于是他就high了,等级高敌人打不动他,就越是容易刷,什么粮草队军乐队,每回合放着无意义的技能,刷经验,越刷下一关越容易打,也越容易继续刷,如此循环往复。所以那段时间,我天天在宿舍里玩GTA,耳边时不时传来他的发泄声"我靠,这夏侯惇打孙乾不掉血啊"。类似的事情,我在玩炎龙骑士团的时候也干过。
曹操传敌人的等级与我军挂钩,刷级不再能帮助玩家以大欺小了。然而,一些相对较为"先进"的mod,摒弃了压级练果完美培养的旧路子,使得刷级带来了新的好处——可以更早地学会战略性的关键技能。甚至,即便在有人专门要收3级赵云完美培养的圣三国里,我都是放开了升级的——早点学会混乱,很多关卡打起来方便许多啊!
但仅仅说刷级带来的好处,我觉得不足以解释这种自发地蔚然成风的行为倾向。即便在玩一些难度较低的mod的时候,我们也在条件反射地给满血高等级武将加血,我们脑子里想的难道是"刷级会让后面的关卡更好打"?
或许是认识到刷级因素在"战斗"这个情境下微妙滑稽的怪诞意味,一些mod增加了一些设定,促使玩家不要25回合能过关非要刷满40回合。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缩短回合数啦~
此外,有些mod有提前过关奖励,比如豪曹里的额外赏金。然而钱没什么卵用,比起10000金子买的药,还是早几关学会"回归",对我军的战斗力帮助更大~
再比如姜维传功勋模式,提前过关可以全军获得剩余回合数x5的全功勋,然而也没什么卵用,我就想重点培养赵统,我让他不带武器额外再刷5回合,比什么提前5回合过关奖励的功勋不知道多多少……
我现在还记得,我的虎牢关只有2个吹风,濮阳2第7回合才学会火阵……这些都给我全灭/三光带来了很多麻烦;但另一方面,特定的等级也让我在宛城逃亡战可以轻松蹲坑,黎阳/柳城可以面对未转职的敌军;而现在我在麦城没有回归,我知道我得好好算移动力了。
回想一下,如果我在第一关耐心多刷些经验、如果我在虎牢关和友军抢人头的时候别那么"随缘",如果我在徐州入侵之前别平均主义升级……也许会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值得在二周目尝试的游戏体验。
初中的时候玩原版,第二次玩的时候还是啥也不懂,就觉得敌人等级总是比我高2级,好赖皮啊,我抓紧时间升到50级!这样敌军和我就平等了!于是当时玩过一次"尽早全军到50级"的玩法~
综上看来,刷不刷级,似乎取决于短视和远见的某种结合。在玩过许多战棋游戏之后,我现在最自然而然的倾向是:平均升级,不介意友军抢刀,通常不刻意刷过量治疗。而有些和我有相反倾向的人,为了刷经验(或者说不浪费经验),可谓是抠足了细节——两个紧挨的小兵,一个80血一个40血,一定是火阵收掉40血的,另一个还剩30血交给武将收,绝不让"一刀双杀"浪费了一次击杀的经验。而我呢?我恨不得一个风阵收9个人头,多帅气啊!
那么最后的问题还是没有回答:我们这么做(刷级或是不刷,比较自然地刷或者非常刻意地刷,等等),在那一瞬间,是因为我们想到了这样做的好处?还是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意识的自发?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0-21 04: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