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为君(我也来玩一把靖王重生梗)
(一)
“皇七子萧景琰,天资英奇,体识明允,兹恪尊天意,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立为皇太子。授以册宝,正位东宫,以继万年之统,以安四海之心。钦此。”
治世三十余载,重生五年,他终于再次走到了这一步。
这一次,皇长兄还在,小殊还在,宸妃娘娘还在,林帅还在,赤焰军还在,大家……都在。
萧景琰毕恭毕敬地叩拜下去。
“儿臣谢父皇隆恩。”
(二)
“景琰,抚州太守刘士敬如此贪渎,你为什么要把他的罪证硬瞒下来!”
“皇长兄,刘士敬是难得的能吏!他在任三年,修通了六门陂和清江堰,新增良田千余顷,七县百姓免于水患之苦。这样的官员,只因贪渎就革职问罪,那是国家之损,百姓之失!“
“那就由着他贪污民脂民膏吗!景琰,过去我怎么教你的!”
“这种问题只要善加任用监管就可以解决,总比不分青红皂白就一抹到底的好!皇长兄,大梁能做实事的官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景琰,你……变了。”
(三)
“你决定了吗?”
“是的,母亲。我已经决定了。”
“这很难。”
“我知道。”
“那你就去做。”
(四)
“纵观古今,真正的明君,身边根本不需要有这样的机构存在。朝廷法度,应归于统一。父皇,儿臣认为,可将悬镜司并入大理寺,一应行事……”
“景琰,你怎么看?”
“儿臣有异议。”
(五)
“景琰,你为什么反对裁撤悬镜司?”
“皇长兄,悬镜司的问题,不在于其存在本身。皇家必须有自己的眼睛,不能全都依靠文官来看这个江山。“
“他们都是正人君子,难道不值得帝王信任吗?依靠悬镜司刺探隐事,监察百官,岂是明君所为!”
“皇长兄,悬镜司直属御前,奉圣命办案,非有旨意不得行拘押缉捕之权,所查证据,也必经三司复核。这样的一个机构,那些清流文官为什么还非要撤销,你想过没有?他们无非是想把所有的权力都握在他们手里!可他们忘了,他们自己的权力,也是皇帝授予的!”
“退一万步说,如果悬镜司真的失控,那也是握着它的那只手失控了……皇长兄,到君王不能自制的时候,裁撤一个悬镜司有什么用?只会有无数的悬镜司建立起来!”
”景琰,你……长大了。“
(六)
“景琰,你真的要去争那个储君之位?”
“是的。”
“为什么?咱们一起跟着祁王哥哥,不是很好吗?”
“皇长兄的确德才兼备,众所拥戴。可是,他的行事太过拘泥圣贤之道,我并不觉得,他是大梁江山最合适的主人。”
“那谁合适?你吗?!”
“嗯。”
“景琰!我看错你了!!!”
“小殊!你回来!”
“……靖王殿下有何吩咐?”
(七)
“皇七子萧景琰,天资英奇,体识明允,兹恪尊天意,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立为皇太子。授以册宝,正位东宫,以继万年之统,以安四海之心。钦此。”
(八)
“皇太子萧景琰,人品贵重,深肖朕躬。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景琰垂眼,看着皇长兄祁王手捧牙笏,领头向他跪拜下来。皇长兄背后,献王,宁王,誉王,淮王,一个接一个地,全都在他面前屈膝俯首。
再远一点,是英王叔,纪王叔……中书令柳澄,言侯,林帅……
殿门外的广场上,黑压压一片脊背和头颅。他看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小殊就在那里。
(九)
“我绝不会让帝王之位动摇我的本心,但我仍然希望,你能亲眼看着我,去开创一个不同的大梁天下。”
“你的本心是什么?”
“江山繁华,百姓安康。——挚爱亲朋,皆得保全。“
(十)
如果你们的未来没有我,那也一定会很好的。……会很好的。
——————
OK到此为止。
我是绝对不会把这个梗扩成长篇的,我没这么爱萧景琰~~~~不会为他写很多字。
有喜欢这个梗的姑娘,尽管拿去用好了,记得告诉我一声方便我追文就行。
2333333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