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归洛肆吧 关注:167贴子:11,393

[荐书:夫唯不争 故无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男人 即使再无能
起码要会保护两样东西
脚下的土地 怀里的女人


1楼2015-10-18 13:09回复
    午憩方醒闲来无事推荐二三书籍 望来者虔诚
    我不可能读过所有书 推荐的多是我接触过的或正在接触中的
    是故 介绍中难免有厚此薄彼之嫌 却无恶意 还望宽宥
    古今中外名著类端看个人喜好 我所荐的多是生活类 愿得君喜


    2楼2015-10-18 13:10
    回复
      2025-05-18 09:29:50
      广告
      二、《1984》
      这个大概很多人都看过吧。我因村上春树的《1Q84》接触到的这本书。初读会觉得这只是一篇政治小说,但认真看完,我有那种深藏满溢的绝望迷茫压抑得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感受,那种恐怖却又心酸的潜在感受会让人觉得真实,尽管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但你愿意矢志不渝的相信,那是真的,绝望的真实,恐怖的真实,压抑的真实,哦,还有,心酸的真实。原谅我词汇的匮乏和语言表达的欠缺,但请相信,这本书能带给你的东西远远超过你所能想象到的所有。

      【We shall meet in the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darkness.】


      4楼2015-10-18 13:10
      收起回复
        三、《虚土》
        啊枕送我这书的时候,彼时我正对我的最后叹息起了几分兴趣,自然是不甚在意的。也是高三毕业后,得了空闲才发现书架上居然有书没拆包装,自然就看了。莫名的,我总下意识将“虚土”与“净土”联系起来,至于原因,我并不能很完美地解释。其实一直以来我很少看乡土小说,总是觉得自由纯粹之外,似乎就什么也没了,可能确实是我阅历太浅视野过窄以至并不能很好理解。但“虚土”是不同的,他有原始的质朴,有纯粹,有安宁,但他仍然保留着原始的诚实率直,那种对“欲”的不加掩饰,我感受到的是美好,是两性间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无畏狂野,生动也自然。
        【说是小说,依我看来倒是更像散文集,并没有太多的张扬声色,但有着原始的最初的宁静壮美】


        5楼2015-10-18 13:11
        回复
          五、《活着》
          惊艳。是我的读后感。有一种文字,无璀璨华章,无瑰丽辞藻,偏在第一眼处即直指人心,仿若初见便骤生顿悟之心,有了见性成佛的力量。我向来喜欢简单直白的文字却又对太过简单直白的文章无感,对书,我必须得承认我需要眼缘。苍白无力或许并不会令你感到恐怖,但让我感到窒息。自我13年始读至今,那些睡不着的夜晚老人与牛的画面总能清晰地放大。有时,是躺在田埂上的老人旁边睡着一头老黄牛;有时,是老人一边走一边絮絮叨叨地对着老牛说着什么,过了会儿他发现只他一人,回过身发现那牛躺在田里已没了呼吸,老人反身接着向前走,接着絮絮叨叨。然后,一夜无眠。脑海里总有一幅老人在夕阳下越走越远缩成一个小点的画面时不时浮现。啊,一不小心我唠叨了。见谅。
          【存者即偷生,我们活着,也许,并不只是为了活着。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


          7楼2015-10-18 13:11
          回复
            七、《白夜行》
            初次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我对同行友人说了声“百鬼夜行”就走了。后来总台付账时听说有会员活动,两本打八点五折,当时怀着占便宜的市井心倒回去抽了本“百鬼夜行”,当时只是单纯觉得这名字很特别。也是因了机缘巧合接触了这书后来才陆续拜读了东野的暗恋、幻夜等。对秘密也是早有企图,不过后来在书店几乎没见到过,也就无疾而终了,也算憾事。偶尔想起白夜行啊,就像是多年不见的老友挑灯叙话,自然绵长。他所体现出的恶,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纯粹的善,令人遗憾也动容。有人问过我亮司和雪穗相爱吗,我很疑惑于这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知道他们相爱与否,他们相互利用却又互相依存,这样看来,对彼此而言都是无二的也就足够,那何必深究其他,若言爱,倒是落了俗套。白夜行里或许没有纯粹的感情,但我始终认为,他所描写人性深处的阴暗龌龊的黑暗却是至纯。
            【我喜欢他,并不是因他有着人性深处共有的阴暗,也并非是因东野包罗万象的天才推理能力,仅仅是因为就我个人而言,我并未看到全书有任何救赎的意思,谁说在黑暗里堕落的一定需要救赎,不,或许他们,并不需要】


            9楼2015-10-18 13:12
            回复
              十、《我与地坛》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受过生活恩赐苦难的人才会去认真思考一些问题,于人生,于死亡,于欲。有人跟我讲过,有种故事只适合回忆,有种书只适合收藏。我素来是每看一本书都会觉得,天呐,我的语言能力怎么能这么糟糕。更多的时候我是觉得语言,是无力的。这本书我是在读了活着之后看的,所以可能震撼没有那么大感悟没有那么深。私心里也不是很喜欢,书中有他在困苦边缘的倾轧挣扎,有他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但很遗憾我是没有太多感觉的,且也在书中数度提醒着他的残疾以至我想到史铁生想到的除了坚强什么也没有。之所以推这本,大概是因为我喜欢那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所遭受到的苦难的收放自如。
              【“命运,休论公道。” 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星云大师,之前我有看过他的合掌人生,是真的觉得星云大师的母亲和史铁生的母亲一样,都是懵懂的有大智慧的女人,在我看来,她们在书中被展现出的冰山一角远比她们孩子的文字更让我愿意去理解,去深究。】


              12楼2015-10-18 13:14
              回复
                十一、《金阁寺》
                唯美。却又不似真实意义上的唯美,更多的是一种矛盾,倒错的美,有些匪夷所思的颠倒美,更多的,则是美中铺天盖地的真实感。武士的细腻,我初次见识,天才。毁灭是重塑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三岛眼里死亡已经是最高境界的美了,且无需循坏。我始终觉得那种毫不掩藏的自毁是完美的,欲望吧,对,我应该用欲望来比肩自毁。自毁欲望。美极了。你需要做的,是如何使自己有能力与美本身相抗衡。很难吗?很难。毁灭,塑造,皆源于美又高于美。沟口纵火,又何尝不是一种复仇,只是对象不是人罢了。(日本金阁寺是真的有被纵火过的,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一本书能映射作者的很多方面,我喜欢极了三岛行动上改变很多但思想上一如最初。不忘初心,即使不得始终,又有何妨,那是下辈子的事了。
                【断断续续的破碎言语,我惭愧。拜读外国作家的作品通常都要依靠译本,译本其实就是一次再创造,所以很多作品译本不同,自然你所收获的,你所得到的触动也会大为不同。】


                13楼2015-10-18 13:14
                回复
                  2025-05-18 09:23:50
                  广告
                  十三、《谈修养》
                  这是我十六岁生日我母亲送的生日礼物,嗯,外加一杯凉白开。我自认不是一个有高修养的高品质人,且近几年对这种平淡的讲道理叙述性文字总是有些不喜的,所以一直以来倒是极少翻阅。其实家里书架说教类的书确实占了很大一部分,几乎都是家里人用来“熏陶”我的,但我是一直不大喜欢说教意味太浓的书,如果你也不喜,那大概可以略过此楼了。还是推一本吧。一本书总能带给读者一些东西,或多或少。朱光潜先生谈美学,谈修养不会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时代最强音或是醍醐灌顶的感慨,更多的是一种平实。一本书,并非是属于哪个时代,也不会有所谓的“过时”之虑,请相信,书,是永远鲜活且时尚的。

                  【嗯,还是建议成年了再读吧,或者是心理年龄比较成熟的,有兴趣的可以试着翻翻。】


                  15楼2015-10-18 13:15
                  回复
                    十六、《宽容》
                    常会听见有人说“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我是素来坚信,生而为人,懂得宽容,那该是最幸运最有福气的了。很喜欢那句“我们需要宽容,但不是宽容别人对我们的伤害,而是别人的不同”,大概可以用到这本书上。书里更多的是讲历史文化的宽容,或者说宗教的不宽容。宽容不是纵容。这本书带有浓厚的宗教和人文色彩,也可以说,这是一本把宽容作为主题讲述西方史的历史类书籍,但作者写文的角度很有意思,视角新颖,不乏笔者的诙谐,言语精彩而犀利。这本书依旧得面临一个于我来讲老生常谈的问题,嗯,译本,我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把原著和译本比照着来看,所以很多时候看外国作品的译本都会有些吃力,大多最后不欲再翻也就不了了之了。这本我是经朋友介绍遂拜读的靳迮版,年少读不出其中的韵味和道理,待到年纪大了,闲来无事倒是时常喜欢翻翻,翻了也有几年了,依旧没看完这本书。嗯,很老的书了,有种年代很久远了的感觉,如果想买这本书建议去比较老旧的书店淘,正常情况下应该不会超过人民币十块。
                    【“大凡为宽容而战的人,不论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的信仰总是伴随着怀疑;他们可以诚实地相信自己正确,却又从不能使自己的怀疑转化为坚固绝对的信念”。嗯。第五章和第九章很棒。嗯。插画很棒。】


                    18楼2015-10-18 13:16
                    回复
                      十七、《海边的卡夫卡》
                      一直觉得一个人的文风是不会有多大改变的,所以我很少买系列书,一般一位作者买一本也就够了,其他的几乎都是在网上图书馆看的,这本书是因有朋友向我推荐挪威的森林,书店没有找到也就随便抽了一本,想着都是同一作者,想来也差不多。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读过挪威的的森林也是蛮遗憾的。勇气与救赎,存在与宿命的交织相错,最后依然是虚空与迷茫。犹记得之前有人(倒是忘了是网友抑或聊友)说过,村上的书不是面向大众的,乐观的人不太适合读村上的作品,反倒是压抑惨白的人需要从中找寻生命继续下去的勇气,对这话,我是认同的。喜欢图书馆,喜欢与世隔绝的小屋。像漩涡i,也像迷宫,人的一生会遇上许多问题,解得开的解不开的抑或不愿解开的,太多太多,也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存在。基督教有两个基础理论,原罪说和救赎说。这两个理论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但在书中,我是觉得,怎么能够那么契合。
                      【弑父恋母,大概真应了原罪一说。我始终是认为,欲望是无罪的,书中性欲,也不过顺遂本心。书里掩抑不住对命运的无奈只令我想起了,人生无常。】


                      19楼2015-10-18 13:16
                      回复
                        十八、《黄金时代》
                        这本书总令我想起麦琪的礼物。现在时不时想起都会有种温暖,无关风月。有段时间周围人很流行互送礼物,书。诀其出省参加比赛回来就邀着一起出去坐坐,见面后才发现我们两准备送给对方的是同一本书,黄金时代。我想,这样的巧合一生能有一次也属幸运。有些遗憾,因着一些原因我并没有读完,而且真的是很经典的一本书。所以并不好作太多似评价的建议。有些东西确实是需要你自己去体味的。就我而言,我是觉得这本书能带给我最多的感慨大概就是,肉体再如何相痴相缠,再如何接近,精神上的隔阂仍旧是存在的。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全部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20楼2015-10-18 13:16
                        回复
                          十九、《日益亲近》
                          自我暴露的强大力量。这本书是我上大学后在图书馆看的,嗯,依旧没有看完,但推荐不妨读读后记。对心理学有很强烈兴趣的建议可以一读,因其中有心理治疗过程,难免有些琐碎乏味,显得有些枯燥,如果没有这方面强烈好奇心的,可能会不得不中途停止。

                          【值得一提的是,翻译,非常漂亮。】


                          21楼2015-10-18 13:17
                          回复
                            二十、《惶然录》
                            高中去书店买教辅资料,临时起意去文学区找《悲剧的诞生》,结果阴差阳错翻到了这本不安之书。我向来喜欢随笔记录。还记得那时我在作文里用了“我从来不求被他人理解,被理解类似于自我卖淫”,毫无意外被召进了办公室,犹记得彼时那位眉目紧锁的中年女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我倒是忘了她当时有跟我讲过什么了,只是后来月假回家母亲问我“你老师建议我带你去看心理医生,你觉得呢”,我虽意外倒也无所谓“你可以安排时间啊,我没关系”,结果一直安排到今天也无下文,我想,那时老师一定觉得我犯神经了。与人谈起这本书会有许多字眼出现,大多有个“虚无”,想起最近湖南台在播《伪装者》,我倒是觉着“伪装”二字或许更适合他。惶然录更多的大概是精神层面上的一些东西,当然,或许你会觉得是矫情。每读一次你所感悟到的都不会千篇一律,委实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啊,或许我该说,佩索阿,委实很有意思。似乎任何一种情绪都能从中攫取到共鸣之处。不过而今书店也少有全译本,大抵遗憾。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22楼2015-10-18 13:17
                            回复
                              2025-05-18 09:17:50
                              广告
                              二十二、《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这本书是不久前看的,初次听及冯唐是因了同桌有段时间总喜欢四处对人说一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冯唐文中的句子大都是我心头好,但无论是三十六大或北京北京抑或不二甚至万物生长我都未曾拜读过。这本书是前不久兄长所赠,封面和标题无疑是合我眼缘的。冯唐非天纵英才,但他对文字的驾驭功底委实了得,的确堪得上是“善于玩弄文字的人”。圣人言,食色性也,大概真是千古至理,文中有色有淫却无乱,痞子?流氓?或许更甚,在这样一个年代,意淫总归是大多数人眼里的上不得台面,但不可否认这本书依然按着一般套路在突出着人物灵魂的羞涩,昨晚与人荐书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这本书,左右无事就进群推了,倒是不料一贯脾气温和的人爆了粗口,瞎扯淡。大晚上的忍不住起床去翻了翻,越看越觉得。。真的是瞎扯淡。。。

                              【这街面上,一千个人里只有一个人会问这个问题,一千个问这个问题的人只有一个有肯定的答案,一千个有肯定答案的人只有一个最后干成了。这一个最后干成了的人,干完之后忽然觉得真他妈的没劲儿。但是你一定要努力去找,去干,这就是志气,就是理想,这就是牛逼】


                              24楼2015-10-18 1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