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水盆羊肉
吴亚平
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不时能看到“澄城水盆羊肉”店,据业内人士讲,在西安市挂“澄城水盆羊肉”招牌的超过了百家。
澄城县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北部,东与合阳为邻,西边是白水、蒲城县,南边是大荔县,北边是延安市的黄龙县,面积1121平方公里。
澄城县在春秋时属于晋国,称北徵邑,秦朝时设北徵县,汉朝时改为徵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改为澄城县,一直沿用至今。
澄城县境内沟壑纵横,北高南低,从东向西分别有大峪河、县西河、长宁河、孔走河,县境内还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我插队的下车盖村,就有新石器时的遗址。
上面说了澄城县名的变革,现在说说民族的融合。澄城县虽然算关中地区,但是在最北边,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基因不可避免的要混入当地汉民的基因中,澄城人可能拥有北方蒙古人、鲜卑等民族的基因。
史书记载关中地区的民族融合始于原始社会末期,约在5000年前,游牧于西北黄土高原的黄帝部落与农耕于渭河流域的炎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的主干,也就是后来的汉民族。汉民族是温和的民族,在历史上多次被北方骁勇的民族侵扰,从汉末到隋初,关中地区同样多次遭侵扰,西北地区的匈奴、鲜卑、氐、羌、羯等“五胡”大量迁入关中。像赫连勃勃曾经控制陕北,北魏末年的拓跋鲜卑的宇文秦集团等,他们带来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尽管他们进入关中后被汉化了,但从现在当地人的村名,饮食习惯还能看出游牧民族的影子。
澄城县有一个镇名叫“醍醐”,在醍醐镇西两公里处有一个村名叫“酥酪”。百度“醍醐”,解释是“《大般涅盘经·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 “醍醐”本是胡人的食物,还有说法公元前400多年称“醍醐”为好酒。
百度“酥酪”,解释是“ 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 醍醐,是乳品加工的最高境界”。
是酒,还是乳制品,现在难界定,但从两个村子的距离看,是乳制品的可能性大。
在县城北的晖福寺有一块蒙汉和文碑,用蒙古文和汉文书写,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在澄城,村名叫“某某寨”或“某某城”的特别多,特别在县城北部多,这些都是少数民族遗风。
吴亚平
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不时能看到“澄城水盆羊肉”店,据业内人士讲,在西安市挂“澄城水盆羊肉”招牌的超过了百家。
澄城县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北部,东与合阳为邻,西边是白水、蒲城县,南边是大荔县,北边是延安市的黄龙县,面积1121平方公里。
澄城县在春秋时属于晋国,称北徵邑,秦朝时设北徵县,汉朝时改为徵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改为澄城县,一直沿用至今。
澄城县境内沟壑纵横,北高南低,从东向西分别有大峪河、县西河、长宁河、孔走河,县境内还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我插队的下车盖村,就有新石器时的遗址。
上面说了澄城县名的变革,现在说说民族的融合。澄城县虽然算关中地区,但是在最北边,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基因不可避免的要混入当地汉民的基因中,澄城人可能拥有北方蒙古人、鲜卑等民族的基因。
史书记载关中地区的民族融合始于原始社会末期,约在5000年前,游牧于西北黄土高原的黄帝部落与农耕于渭河流域的炎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的主干,也就是后来的汉民族。汉民族是温和的民族,在历史上多次被北方骁勇的民族侵扰,从汉末到隋初,关中地区同样多次遭侵扰,西北地区的匈奴、鲜卑、氐、羌、羯等“五胡”大量迁入关中。像赫连勃勃曾经控制陕北,北魏末年的拓跋鲜卑的宇文秦集团等,他们带来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尽管他们进入关中后被汉化了,但从现在当地人的村名,饮食习惯还能看出游牧民族的影子。
澄城县有一个镇名叫“醍醐”,在醍醐镇西两公里处有一个村名叫“酥酪”。百度“醍醐”,解释是“《大般涅盘经·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 “醍醐”本是胡人的食物,还有说法公元前400多年称“醍醐”为好酒。
百度“酥酪”,解释是“ 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 醍醐,是乳品加工的最高境界”。
是酒,还是乳制品,现在难界定,但从两个村子的距离看,是乳制品的可能性大。
在县城北的晖福寺有一块蒙汉和文碑,用蒙古文和汉文书写,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在澄城,村名叫“某某寨”或“某某城”的特别多,特别在县城北部多,这些都是少数民族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