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叙事展开是有规律的,是对联式的。(1)对联式的章回体“对比”结构,有格式化的特点,看似散珠,但是存在规律。比如写王熙凤过生日,就写宝玉出城祭奠金钏(忌日),生日与忌日是一组对比:写宝玉一大早去黛玉房中看史湘云(这是写“情”),就要写贾琏勾搭多姑娘(这是写“淫”),情与淫是一组对比,暗指宝玉纯洁,贾琏下作…这种例子多如牛毛,通常是一贫一富,一生一死,一乐一愁,一真一假,一哭一笑…。比如:一伙女孩在宝玉房中喝洒,高兴极了,这时有人跑来讲“贾敬死了”,立马转入丧事,暗是“乐极生悲”。元妃省亲众人高兴,独宝玉郁闷。有人喜散不喜聚,有人喜聚不喜散…(2)同类项暗中对比:黛玉之才与宝钗之德这是同类项对比。香菱之呆,袭人之贤,晴雯之俏,紫娟之慧、小红之痴、湘云之憨、莺儿之巧…这些是同类项对比,展示女儿之美,这种表现方法也有很多。(3)作者不讲大道理,总在暗示,比如戏班假夫妻女孩园中烧纸(同性恋情感),马上就是“真情揆痴理”,这就是一假一真。凤姐抓奸生了一场大气,宝玉开心得到了给平儿理妆的机会(一恼一喜)。刘姥姥信口乱讲故事,贾宝玉认真抛根问底(一荒唐一较真)…所以大家了解了此书的叙事特点,读起《红楼梦》来才容易抓住其“思想点”,才会有点进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