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050f5dbedf81a4c2632ecc1e72b6029/8996dbcfc3fdfc036e26a417d23f8794a5c226aa.jpg)
当孩子嘴里蹦出脏字时,很多的父母会感到紧张和担忧,生怕孩子从此学坏。于是乎,打的骂的,各种方式齐齐上阵,可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说脏话”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面对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究竟该如何纠正呢?
1.别搞双重标准。
有的家长搞双重标准,一方面不允许孩子说脏话,另一方面自己却出口成脏。有的话家长觉得不是脏话,经常挂在嘴上,却对孩子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比如“死胖子”、“笨猪”等。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尚且如此,我为什么不能说呢?如果高标准要求孩子,低标准要求自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有损家长的威信。因此家长自己要文明用语,净化家庭语言环境。
在帮助孩子纠正骂人的坏习惯时,也可以鼓励孩子通过努力改掉坏毛病。例如,可把“不骂人”列入“一天行为要求”中,如果孩子做到了,就一定要表扬,坚持下去,定会有成效。
2.别以脏话治脏。
有的孩子说脏话,家长为了制止他,就用更难听的脏话来斥责孩子,比如,孩子骂人“笨猪”,家长骂他“没教养的野狗”等等,一来二去,孩子可能会从家长的脏话里又学到一个新鲜的骂法。以脏治脏,实际上是变相鼓励孩子模仿骂人的脏话,只会让孩子变得更会骂人。
3.尽量冷处理。
孩子说脏话,家长别过分关注。如果孩子骂人“傻”,家长很惊讶,警告孩子“再说就打你”,甚至怒火冲冲要打孩子的话,孩子可能看到大人发火的神情,觉得很好奇,很好玩,以后就会有意重复脏话引起大人对自己的关注。所以,孩子说脏话时,家长要尽量冷处理,不做过度反应,这样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就会自动消退。
4.别重行为轻交流。
孩子说脏话,有的家长重行为轻交流,动辄打骂惩罚。其实很多说脏话的孩子并不知道脏话的意思和对人的伤害。家长最好不要打骂,要与孩子交流,让他理解脏话的危害,引导他学会换位思考:如果别的小朋友也这样骂他,他会有多难过。
5.别轻视第一次。
孩子第一次说脏话的时候,有的家长会不以为然,有时还可能大笑不止。宝宝见自己的脏话会给家长带来快乐,说脏话的积极性就会更高,以后会形成“出口成脏”的坏习惯。
6.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我们要解决孩子爱说脏话、粗话这一问题,就应先了解孩子说脏话、粗话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1)如果孩子说脏话、粗话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我们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每一个能增强孩子判断是非能力的机会,加以利用,进而给其深刻而有力的教育。
2)如果孩子说脏话、粗话是因为发泄不满,我们就要随时教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可以在孩子安静时告诉他如何表达心中的不满,如告诉对方“你没道理”、”我想你不对”等,甚至生气不理对方也行,总之都比骂人更能解决问题。
3)如果孩子说脏话、粗话只是因为觉得新鲜好玩,故意说来取悦成人或表现自己,我们可以在孩子每次说脏话、粗话时,表示出不高兴或觉得无味,几次下来孩子就不再说脏话了。
7.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情趣。
生活之中充满美。带孩子去看祖国的河山,领略大自然之美;去参观历史博物馆,追踪中华文化美的源流;去听美的音乐,感受音符的热烈,浑厚、柔美……对美的追求,会使人重新思索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旅途,而粗话作为一种不美、不雅、不文明的用语,自然要被抛弃。
大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了,教会孩子们良好的判断力,不是件可以一朝一夕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要靠父母的带领与指导。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教孩子通过寻找更多富有表现力的方式表达自己,以展示他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