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U盘,简单三步,Win系统变Win+Android双系统!
先上图:开机画面:双系统引导

android引导选项:

关键三步走
第一步:
Windows系统下准备一个单独分区用来装Android。可以用已有的分区,不过安装Android后,windows下该分区清空数据并无法访问。分区不会的话自己百度。(楼主的旧电脑按到D盘了)
第二步:
1.解压镜像文件到C:\androidsetup,解压后该文件夹下有initrd.img、kernel、data.img等文件。
解压到其他盘符、其他文件夹也可以。不过配置文件要跟着变才行。
2.Window下安装EasyBCD,目的是给Android x86添加安装项和引导项。

添加一个NeoGrub启动项,名称可以写“Android”或其他什么的都行。点“配置”就能对menu.lst文件进行修改。
最关键处就是配置menu.lst。这是楼主的配置。

menu.lst文件内容如下:可以复制到你的menu.lst文件里。
default=1
//默认进入安装好的android系统
timeout=5
title [0] install androidx86-5.1-rc1
root (hd0,0)
//设置启动盘符。(hd0,0):第一块硬盘的c盘。(hd0,0~3)代表主分区。逻辑分区是从(hd0,4)开始的。如果只有一个主分区,那么D盘就是(hd0,4),E盘是(hd0,5)依次类推。
find --set-root /androidsetup/kernel
//从启动盘下的“/androidsetup”文件夹中找kernel文件进行启动。
kernel /androidsetup/kernel root=/dev/ram0 androidboot.hardware=android_x86 video=-16 INSTALL=1 SRC=/androidsetup
//从启动盘下的“/androidsetup”文件夹安装androidx86
initrd /androidsetup/initrd.img
//从启动盘下的“/androidsetup”文件夹执行initrd.img
title [1]Run installed android-5.1-rc1
root (hd0,4)
//我的老电脑就分了两个区,android安装到了D盘。如果安装到F盘则修改为root (hd0,6)
kernel /android-5.1-rc1/kernel root=/dev/ram0 androidboot.hardware=android_x86 video=-16 SRC=/android-5.1-rc1
//android-5.1-rc1的安装路径为android-5.1-rc1,安装路径是我通过虚拟机找到的,不同版本的路径均不一样。
initrd /android-5.1-rc1/initrd.img
//运行安装在F盘的android-4.4-RC2的代码是这个:
title [2]Run installed android-4.4-RC2
root (hd0,6)
kernel /android-4.4-RC2/kernel quiet root=/dev/ram0 androidboot.hardware=android_x86 video=-16 SRC=/android-4.4-RC2
initrd /android-4.4-RC2/initrd.img
第三步:
重启电脑,进入启动选择项,选择“Android”,选择“install androidx86-5.1-rc1” 就进入android5.1的安装界面了。
切记不要安装“Grub”,否则会破坏已经有的启动项目。
安装位置可以通过分区的大小和顺序来确定。
分区模式可以选择EXT3。
两分钟就安装完毕。
先上图:开机画面:双系统引导

android引导选项:

关键三步走
第一步:
Windows系统下准备一个单独分区用来装Android。可以用已有的分区,不过安装Android后,windows下该分区清空数据并无法访问。分区不会的话自己百度。(楼主的旧电脑按到D盘了)
第二步:
1.解压镜像文件到C:\androidsetup,解压后该文件夹下有initrd.img、kernel、data.img等文件。
解压到其他盘符、其他文件夹也可以。不过配置文件要跟着变才行。
2.Window下安装EasyBCD,目的是给Android x86添加安装项和引导项。

添加一个NeoGrub启动项,名称可以写“Android”或其他什么的都行。点“配置”就能对menu.lst文件进行修改。
最关键处就是配置menu.lst。这是楼主的配置。

menu.lst文件内容如下:可以复制到你的menu.lst文件里。
default=1
//默认进入安装好的android系统
timeout=5
title [0] install androidx86-5.1-rc1
root (hd0,0)
//设置启动盘符。(hd0,0):第一块硬盘的c盘。(hd0,0~3)代表主分区。逻辑分区是从(hd0,4)开始的。如果只有一个主分区,那么D盘就是(hd0,4),E盘是(hd0,5)依次类推。
find --set-root /androidsetup/kernel
//从启动盘下的“/androidsetup”文件夹中找kernel文件进行启动。
kernel /androidsetup/kernel root=/dev/ram0 androidboot.hardware=android_x86 video=-16 INSTALL=1 SRC=/androidsetup
//从启动盘下的“/androidsetup”文件夹安装androidx86
initrd /androidsetup/initrd.img
//从启动盘下的“/androidsetup”文件夹执行initrd.img
title [1]Run installed android-5.1-rc1
root (hd0,4)
//我的老电脑就分了两个区,android安装到了D盘。如果安装到F盘则修改为root (hd0,6)
kernel /android-5.1-rc1/kernel root=/dev/ram0 androidboot.hardware=android_x86 video=-16 SRC=/android-5.1-rc1
//android-5.1-rc1的安装路径为android-5.1-rc1,安装路径是我通过虚拟机找到的,不同版本的路径均不一样。
initrd /android-5.1-rc1/initrd.img
//运行安装在F盘的android-4.4-RC2的代码是这个:
title [2]Run installed android-4.4-RC2
root (hd0,6)
kernel /android-4.4-RC2/kernel quiet root=/dev/ram0 androidboot.hardware=android_x86 video=-16 SRC=/android-4.4-RC2
initrd /android-4.4-RC2/initrd.img
第三步:
重启电脑,进入启动选择项,选择“Android”,选择“install androidx86-5.1-rc1” 就进入android5.1的安装界面了。
切记不要安装“Grub”,否则会破坏已经有的启动项目。
安装位置可以通过分区的大小和顺序来确定。
分区模式可以选择EXT3。
两分钟就安装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