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人生吧 关注:10贴子:101
  • 6回复贴,共1

从北虏南倭、土地关系看明代政治走向与积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总叙:北虏南倭、土地关系问题是明代重要且突出的历史特征与历史问题,了解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理解明代的政治走向与积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0-07 19:48回复
    北虏南倭的产生背景:
    1、“北虏”问题
    元末明初,明军虽将蒙古势力赶出中原,但蒙古部落在塞北尚保留有一定的力量。蒙古人回到昔日的草原上又恢复了其彪悍、机动的游牧作风。
    明初,明太祖八次派军北伐打散了蒙古部落,使其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兀良哈部对明朝时叛时降、游移不定。
    明成祖虽五次亲自北征,但未能消灭蒙古部族的残余势力和有生力量。在尝到苦头后,蒙古人以“远遁”来回避明军的打击,从而保留了实力。
    蒙古势力不时南下侵扰,妄图恢复统治或获得补给、贸易权,这样就形成了“北虏”问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0-07 20:11
    回复
      2025-07-27 06:16: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北虏南倭”作为明朝历史上重要且突出的一个特征,长期困扰着明朝政府,影响着明代政治的走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0-07 20:40
      回复
        失去生计的渔民要么想办法转业,要么沦为流民或流寇,要么就是成为新的海盗成员。


        IP属地:广东7楼2015-10-13 16:51
        回复
          由于敌对关系和战事的持续性,百姓承担的赋税加重。赋税的加重无疑迫使农民卖田、卖力、或卖人、卖物来交纳赋税,到实在无法承受时便逃亡或起义。这无形地加剧了明代的社会不安与阶级矛盾。


          IP属地:广东8楼2015-10-13 17:00
          回复
            土地关系问题:
            初期的土地重新分配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一些支持明政权的地主得以保留既得利益,甚至得到了扩充;拒绝归降、企图负隅顽抗到底的大地主被消灭,被剥夺的土地、无人的荒地重新被分予其他农民和勋贵。由于土地私有、允许民间自由买卖,权贵、士族、有钱的商人和大地主就可凭借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兼并、收购靠“一亩三分田”维持不了生计的农民的土地。初期较为分散的土地不断地重新走向集中,到了王朝中期又形成了新的大地主阶级。土地的重新集中使自耕农承受更重的经济负担,而贵族、官僚的私有土地大抵免税、少税,原来的赋税收入重新分配到其他自耕农身上。
            普通的自耕农本身土地不多,遇到像水灾、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往往处境困难,这时若再碰上战争、加赋则难免破产流亡。失去土地的农民要么沦为流民、乞丐,要么投靠亲戚好友寻求转业和救济的机会,要么给地主当佃户获得一点微薄的收入,要么就是上山当土匪或成为流寇起事抢夺土地。
            明代的农民战争就是这样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后灭亡了明王朝。


            IP属地:广东9楼2015-10-13 17:39
            回复
              外部的“北虏南倭”问题长期消耗着明朝国力,到后期东北女真—满洲势力的崛起取代了“北虏”的位置;而内部的土地关系问题这个矛盾重重的积弊最终使王朝溃烂而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0-13 19: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