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8,002贴子:28,684,172
  • 1回复贴,共1

洋垃圾里“捡”外国硬币赚了上亿,浙江三农民非法买卖外汇获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newspaper.jcrb.com/html/2014-05/21/content_159406.htm
收购废旧外国硬币,再“变废为宝”,加工成可兑换的“新币”,然后出口或变卖,6年间非法获利1.3亿余元。5月14日,由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检cha院提起公诉的李启国等人非法经营案一审宣判,路桥区fa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被告人李启国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600万元;判处林祥斌有期徒刑八年零九个月,并处罚金500万元;判处章世文有期徒刑七年零九个月,并处罚金200万元。


IP属地:湖北1楼2015-10-07 10:41回复
    “捡”出一条发财捷径
    浙江省余姚市的章世文是一个头脑活络的农民。1992年他在浙江省慈溪市小林镇办厂,厂附近有个垃圾回收场,经常有人从中捡到日元硬币。1994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章世文带了些从垃圾场捡来的废旧日币到日本使用,没想到居然可以按一比一的比例进行兑换。章世文察觉到了中间的“商机”。
    2003年,章世文拿出所有积蓄,从他人处购买了700公斤废旧德国马克硬币。由于中国的公司和个人不能在国外兑换大额硬币,章世文通过一名德国人,将这批马克发到德国海堡银行。然而,银行以硬币破损严重为由,拒绝兑换。章世文心急如焚,亲自跑到了德国。
    在德国雅圳银行,工作人员提出部分品相好点的硬币可以兑换,章世文就用肥皂水把硬币洗了一遍。最终,50%的硬币被兑换成新欧元。之后,心有不甘的章世文买了一副五金工具,把剩下的硬币不平整的敲成平整,不干净的洗干净,再拿到德国美因茨银行进行兑换。最终,剩下的马克也基本都被兑换了出来。
    就此,章世文打响了名气。2004年底,李启国、林祥斌邀请他合作,一起做废硬币换新币的生意。
    币种涉及十余个国家
    李启国、林祥斌都是台州市路桥区的农民,虽一直从事废硬币的买卖,但生意都做的很小。有了章世文的“国外渠道”,他们的业务便迅速扩张开来。
    据介绍,废旧外国硬币的产生有两个途径:一种为破损金属,如国外的汽车、洗衣机报废后经过压缩、切割、筛选,里面往往会发现遗留的硬币;另一种俗称“火烧料”,即经过焚烧的废物品中,硬币因不会融化而被保留下来。这两种废金属进入国内后,工人经过挑选,从中捡出硬币。
    李启国、林祥斌先从浙江慈溪、广东收购废旧外国硬币,运到位于路桥区的家中,经过清洗,挑出一些品相较好的。之后,再把一些不平整的敲平,剩下残缺、磨损厉害的,就按废铜进行归类。有些硬币外环和内圈分离,则需要重新敲打组合。他们将硬币进行二次清洗、消毒和包装后,交给章世文进行兑换。
    为提高“产量”,除家人帮忙外,最多时他们雇了10个小工同时对硬币进行加工,币种涉及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丹麦等十余个国家。
    2011年12月,警方在林祥斌家中查获外国硬币原料近107吨,在李启国的住处和收废站查获外国硬币原料近26吨,另外还有80吨面值33.6万欧元的废硬币完成装车,准备运出。
    疯狂的暴利
    由于只有境外公司、境外人员才能兑换废硬币,章世文便在境外注册了多家皮包公司,并聘请当地华人负责硬币的接收和兑换。所收的兑换款通过在境外帮有关公司或个人支付外汇货款,在境内收取折价人民币的方式到手。这些国内的转账记录,也成为此案日后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
    经法院审理查明,2004年至2011年12月间,李启国、林祥斌伙同章世文、许倩儒(另案处理)将大部分外国硬币从宁波海关运到日本等国的银行及国家造币厂进行兑换,兑换所得款直接在境外帮助宁波某进出口公司、宁波某金属材料公司、香港某公司和岑某等单位和个人支付外汇货款,之后在境内收取折价人民币,买卖外汇总额共计400余万美元、970余万欧元、180余万日元、1550余万瑞士法郎、人民币5250余万元。其中,仅为岑某支付的人民币就高达6455余万元。
    此外,2008年至2011年间,林祥斌、李启国将面值1欧元、2欧元的废外国硬币,以币值8.5至8.6折的价格出售给喻某、况某等人。其中,出售给喻某价值569万余元人民币,出售给况某价值19万余元人民币,出售给况某某欧元硬币1万元、德国马克1万元。
    这些年,李启国等三人的这个“生意”十分红火,扣除收购成本,共非法获利1.3亿余元人民币。


    IP属地:湖北2楼2015-10-07 1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