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一段1937年的过渡期之后,100在材质和外形上维持了两年稳定的形态。在材质上,完全放弃过去的硬橡胶与软木活塞,笔尾、笔身、笔帽完全采用赛璐珞材质,合成橡胶活塞取代软木活塞。
外观上与1933-1937没有太大的差别,笔尾依然带有条纹,观摩窗与之前一样是棕偏绿的半透明色,但天冠改为两只小鸟的新logo,此外内筒尾端已不再采用铜环加固。(也就是说对内筒年代的判断除了观摩窗颜色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有无铜环,最早的内筒是棕色观摩窗+铜环加固;1933-1937是棕或棕偏绿或墨绿+铜环加固,棕色观摩窗年代较早;1937-1940为棕偏绿无铜环加固;1940-1944为绿色透明观墨窗且无铜环加固。另外1940年以前笔握与内筒可分离,1940年以后为一体成型)
这一时期的特点除了在材质上的变革之外,还有一个标志性的特征是采用了两种PD尖(钯尖 见图。同一时期也有585全字尖)。个人以为1929年的桃心固然少见,但1938-1940的钯尖也同样十分难得。同一时期好的整笔也未必易得。
这支100(1938-1940)比较难得的除了整体品相不错没有鸡尾之外(指没有采用其他时期结构),上水十分顺畅(说明内筒状态保持的比较好,少有萎缩或膨胀),更保留了很少见的pd尖(凑齐了两个版本心中十分舒畅),并且pd尖的状态还很不错。
基本特征:
笔帽顶:赛璐珞,新logo,两只小鸟,雕刻顶
帽身:赛璐珞,带有对称圆孔,金属双环
笔夹:铜镀金
笔尾:赛璐珞,带条纹,无孔
活塞:橡胶活塞(不能与1937年前通用)
外套:赛璐珞
内筒:内筒尾部无铜环加固,半透明观墨窗,内筒与笔握可分离,通过螺纹连接
笔尖:pd尖(钯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