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平章吧 关注:160贴子:6,229
  • 18回复贴,共1

(做一个勤劳的好尚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10-03 15:20回复
    【散朝后,昨夜当值军机处,今日难免有些困倦。再不是从前那样不知疲倦的时候了,如今年岁渐长,莫道是像十年前那样几日通宵达旦地办差。到了衙门,未入值庐,在外先吃上一盅放凉了的酽茶,闭目养神,听着堂内三两人交谈。一贯对吏部的人优容,他们倒也习惯了,未加拘束。】
    @安达拉勤嵘


    2楼2015-10-03 15:26
    收起回复
      2025-07-15 04:30:49
      广告
      【 入职月余,翻来半月的宗卷,也是新近两日才上手,吏部事冗,却是半分差池不得,食君之禄,为人臣事,便也算低眉勤恳地学,眼角眉梢囫囵垂着,未有探出半分精明意,奉着言多必失的道,与其说是讨论,倒不如说是单方在听,心里自有考量。】
      【 观测各人行事方式很有几分意思,一轮讨探下来,稍疲神,想至外间透气,出了值庐,稍愕,顶顶头的上司正坐着,合着不能当看不见,可对这称呼向来是记不太住的,平日里有秦淮在还能暗着提示两句,今日形单一人有点吃不准,可也不能就这么路过不是?略一思度,想着还在这衙间,便以官职相称了。一瞬的功夫收起愣神,从善如流行个礼,遇其目,眼有坦坦清流 】问尚书大人安。
      【 想想不对,还是该补一句“王爷吉祥”?说不准了,兴许对方也不是拘于俗礼的人,还是提了胆儿。本想外间走走,这下梗着,走也不是,倒松身安在下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10-03 16:12
      收起回复
        【其实这么一个衙门,偌大地方,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是尚书十余年,侍郎堂官郎中员外郎,加起来三四十个,多少还是能认全的。看了来人一眼,有几分生疏,但眼神倒是好,未经这碗浑水筛过的,惯是这眼神。抬眼敲了敲太师椅的扶手,让他落座】
        坐下说话吧,瞧着面生,是新入职的?
        @安达拉勤嵘


        4楼2015-10-03 16:54
        回复
          【 在他深沉如潭目下,也无瑟缩,一撩袍,恭敬坐了,脊骨铮挺依旧,依着礼制答得很稳妥,声线温平,不曾激越陡嗦半分 】回王爷话,下官安达拉氏勤嵘,五月入仕,任员外郎一职。
          【 是啊,新挺着,还没“孺冠多误身”的愤慨,一腔孤胆抱负,仍如三月新青笋尖 】请多担待。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10-03 17:36
          收起回复
            【看他脊背硬挺,这做官大小、长短,其实就活在一根脊梁骨上。不知要跌撞多少次,这根脊骨才会软下去。请多担待这话听着倒有几分新鲜俏皮的意味,弹了弹指,想起了数年前的恒行与安邺,俱都稚嫩得很,如今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侍郎的任上,真是后生可畏。意味不明地笑了笑,随意道一句】
            五月出仕,那也有数月了,有什么想法,说说?
            @安达拉勤嵘


            6楼2015-10-03 17:53
            回复
              【 王爷这是在随意拉家常?想当然,可能性式微。行走朝堂,难免最快先学的,是识人眼色。偏这笑里淬了多少层含义,又岂是现时的我能看懂的,跟他耍心眼,注定是要输。 】
              【 何况我没有。 】
              【 也就放弃了揣测,直言,臣近来专职于文选司,册库里待了半月,履历官册看了不下百本,【顿 】是不算多。觉着千篇一律,时间长了也就生了都是泛泛空谈的错觉。
              【 得,兴许得罪不少人了,其实隐觉得,吏部只司签掣之事,并无铨衡之权,想当然不好挑破,却还是挑着这句反问过去,也许问的不只是这一层,更甚者,如何带眼识人?我迫切要学,今日一面,算是给个机会,我拿来讨教,似乎好过取巧。 】不是说因此就生厌,只是好奇——如何从这千人一面里选出贤者。


              7楼2015-10-03 18:30
              收起回复
                【吏部衙门,六部之首,在我手里走过多少人,已然难数。从奉业年皇阿玛委以重任,至今少年天子幸未见疑,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江山继统何人,再看到吏部将来,托付何人。只吏部一部,员外郎七八人,他是新入,也不拔尖,但谁能料到将来如何。位居于高,再少忖度底下人想法,只知道,一力降十慧,倒是不虞他们敢做他想。】为何不猜这千篇一律,就是挑出来的最好的贤才,择才之标准,就藏在里面。


                8楼2015-10-03 18:44
                收起回复
                  2025-07-15 04:24:49
                  广告
                  【 几不可闻一挑眉,话都到这份上,踢皮球一样又反问起我来,欲辩已无义,明显的不容置喙。这下我却分明觉着,官场上这人来济济,是活的,也是死水,循律,然后无为。】
                  【 眉心无皱川,眼也平和,不做出头鸟,便顺着意罢。】王爷所言极是。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10-03 19:13
                  回复
                    极是这句话谁都会说,你觉得,我说的是在哪里?
                    【说是择官,但是择官从来不是挑选贤才那么简单。天下之大,什么样的能人没有,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能不能听话,为朝廷所用,才是个中真味。除非御史,又哪里需要刺头。皂隶呈上茶来,掀盖吃了一口,才望向他】
                    你有不同想法?
                    @安达拉勤嵘


                    10楼2015-10-03 20:15
                    回复
                      千篇一律里必有贤者?还是,千篇一律里,无需贤者?
                      眼下清明,本是个通旷不拘的,入了衙,倒也懂得一板一眼起来。算听出来,择官要的就是听话的,他不仅是在陈述,也在教我认这个理。满汉蒙等多个族群的上层势力蒙着皇恩,比如我自己本身,一并纳入了体制中,一链铨着一链,一头牵制一头,天下九州尽收眼下,我若为高位者,也觉得这是好事:境况均拢在掌,省事。
                      正经端坐着,抚掌便笑了,“王爷的“极是”,要的就是这——‘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不见得要多露锋芒、多拔萃出挑,懂得识眼色,知进退,走在崖边便是走在富贵眼。
                      “ 臣不才,考夺不周,原以为,为官者更该多注重时势苍生,而非纸上夸夸谈‘忠’。”
                      光有热血愚忠喊着为国为民,无义,如同满纸经文道义,纸上谈兵,相同的一个“忠”字跃在千张纸上,只懂陈忠,不懂实干。却很好地兜绕回来,方才说了,这是我顶顶头上司,眼下他说的就是理。瞧,我也不过囿于这体制的芸芸一环,提出一个想法,问题并不会得到解决,相较于此,我更惜命,于是重申。“ 原以为。”
                      “ 但细想一层,这样运转必然有定然的道理。谁说谈忠者不重势呢,况且——为人臣者,‘忠’字为先。”
                      伏身敬道,“ 臣,记着了。”


                      11楼2015-10-03 21:04
                      收起回复
                        这些都是你想的,便自己记得就好。
                        【目觑他,不置可否地一笑。为官二字,是一条路,总要用一辈子来走。每个人要走的路不同,我只能告诉他们什么路不对,却不能告诉他们什么路才是真正对的,只因为这世间本无天梯坦途。随手搁下茶盏,笑道】
                        时候到了,回去办差吧,不管怎么说,能人,总是更让人能容忍。
                        【说罢挥挥手,折返尚书值庐内。】


                        12楼2015-10-03 2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