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8868吧 关注:495贴子:39,998

那些年——梦中的柳哨与大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里的河流......


1楼2015-10-02 23:05回复
    著名艺术家乔羽先生不但创作出经典电影《刘三姐》剧本,还创作了《我的祖国》、《难忘今宵》、《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歌曲经典。当大家好奇探问歌曲《我的祖国》中那一条大河指的是哪条河流时,先生说那既不是长江也不是黄河,而是每个人记忆中那条家乡的河,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家乡都会有一条河,甚至在房前屋后或村边流过,这往往是人们对家乡景象的基本描述和普遍规律,这一点我也概莫能外,因为大兴安岭林海深处那一条清澈蜿蜒的西尼气河,总在我记忆中反复出现,色彩幻化,波光粼粼,可爱可亲,那就是我心目中的一条大河。
    与绝大多数河流不同的是,西尼气河从南向北流淌,早在解放前,人们就叫它西尼气河了,在当时林木采伐和解放初期尚未开展机械化作业之前,西尼气河是流送木材的重要水道,它的两岸和沿途山花绚烂,柳荫连绵,水草丰美,景色宜人,其源头在西尼气南面的岭北、大岭和南沟,两条脉络清晰的干流从那里发源之后分别顺着山势走向与纵向沟壑朝向西北方向和北面流淌,沿途还汇集了条条溪流,流量继续增大,然后就在西尼气镇三趟房居民区西边合二为一成为主河道,这就是那条滋养了林海小镇、伴我度过十几年边陲时光、至今无法淡出记忆的西尼气河。西尼气河继续向北从西山脚下流经小北屯、六十六,然后东向穿过牙林铁路那座铁路桥到达图里河镇之后,又一次大转弯并将图里河镇区分为南北两部,被冠以“河南”、“河北”的大气之名,而这条在上游被称为西尼气河的河流,则被人们称为图里河或者循着神话传说改称鹤河了。


    3楼2015-10-02 23:11
    回复
      2025-05-11 05:39:53
      广告



      4楼2015-10-02 23:12
      回复
        西尼气河每年都要经历两次潮汛期,春季群山沟壑冰雪消融,汇入河流形成春汛,盛夏时节雨量充沛,还要有一次更大的潮汛,由于群峰上下植被丰厚,两条干流及主河道流经之地,尚有多处大小湿地和条条溪流,生态系统完善,水资源蕴藏丰富,土层深厚肥沃,很适合柳树生长,所以在沿河两岸密布的柳树蔚为壮观,绵延不绝,倘若置身其间,则有遮天蔽日之感,那些柳树以红柳为多,间有大量绿柳,每年初夏时节,冰雪消融,柳枝发芽,在春汛到来之前,大片大片与内地柳树明显不同的红柳、绿柳就成为最早的报春使者,它们的萌发比兴安杜鹃要早,无数修长的柳条上绽露出毛茸茸、绿中泛白、还闪着光亮的串串“毛毛狗”,形成一处处明显的壮美景观,那朱红色红柳枝条上的串串毛毛狗,绒毛蓬松,洁净娇柔,惹人怜爱,心思细腻的女孩儿和男孩儿们时常忍不住折下红柳枝条,拿在手里把玩,甚至带回家去插在酒瓶里观赏,因为那毛毛狗从一开始萌发到萼片张开、脱落,再到绒毛泛起、柳籽长成,变化很大却总是很美,与内地柳树明显不同。
        西尼气河两岸除了有数不清的红柳、绿柳,还有很多其他树种,比如枝繁叶茂的稠李子、茂盛的水冬瓜、高高的白杨、带刺的山丁子、挺拔的落叶松、高洁的白桦、纤柔的面果以及刺玫、黑桦、羊奶子、水葡萄等高矮不一的灌木,都与占据绝对优势的红柳、绿柳相映生辉。稠李子、刺玫和山丁子花开时节,更是花团锦簇,别具幽情。此外,在碧绿原野和湿地塔头墩子上面,更有多得数不清的野菜和野花,在密集的金莲花盛开时,原野草地都被染上耀眼的桔黄,那一丛丛美丽的马莲花和百合花尤其惹人喜爱,那秸秆式的、菠菜式的酸末姜和一丛丛的野韭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山野菜,而那植株高大的狼毒花,总是让人初闻其名便印象深刻,在冬季大雪之后,它那粗壮中空的茎秆,就成了孩子们的玩具,可以像箫一样吹出变幻的声响,低沉而悠长,有些小伙伴儿还将其灌满沙粒互甩,用来“打沙仗”,而那似乎惹不起的蛰麻子,只要裸露的手臂不小心碰上它的枝叶,连续几个小时都会奇痒难忍却毫无办法,不过听喜欢品尝野菜的人说,蛰麻子和那种叫鸭子嘴的野菜味道很纯,倒是很好吃。在河畔柳荫之下和湿地当中,生长着很多蛰麻子、鸭子嘴和其他山野菜,都是各家各户饲养猪羊的好饲料,懂事的孩子们替父母亲分担家务,尽可挎着篮子前去采摘。


        5楼2015-10-02 23:13
        回复



          6楼2015-10-02 23:18
          收起回复

            (上图)可以长很大的哲罗鱼

            (上图)喜欢在激流中戏耍,可用毛钩诱钓的滑子鱼。


            8楼2015-10-02 23:22
            回复
              兴安岭的细鳞鱼、哲罗鱼都可以长得很大,西尼气林业局建立之初,河水里十几斤一条的细鳞鱼、哲罗鱼并不少见,有人还捕到几十斤重的大鱼,早年有位林业工人去河边挑水时,恰遇一条近两米身长的哲罗鱼游进浅水区,宽厚的脊背高高地露出水面,情急之下连鞋也顾不得脱就跳进水中截住,挥动扁担将那条大鱼打昏,然后欢天喜地扛回食堂为工友们改善了一回生活。
              在大桥北面几百米处河流东岸,也有一处特大的柳树群落,周边有很多刺玫和山丁子树,不知那几株大柳树早年被何人伐倒,其中一个树皮剥落的灰色大树墩,两个小伙伴儿张开手臂才能围拢,那些个大树墩盘根错节,在水下也占据很大面积,有几支粗壮的主根竟然在水底伸出很远,再加上更多粗细不等,盘绕弯曲的繁茂根系,在水上和水下堪称壮观,那里不仅是河道转弯,还是一处深水区,水流湍急,深不见底,栖息着很多普通小柳根和那尾巴宽厚、鳞片分明的大柳根鱼,激流浪花之间,还不断有身形矫健的滑子鱼窜出水面吞吃飞虫或打出响亮水漂……我在那里多次钓上大柳根鱼,也因水下树根纵横交错,被鱼将钓钩带入水底挂断了鱼线而无可奈何,后来我们把那里称为“大树根”。
              当年我们多从大桥南边逆流而上,沿西边那条大岭方向流淌而来的西尼气河干流去往爬犁房子方向钓鱼,那一路全是茂密的大柳树,穿行在柳林里,干净清爽,不见阳光,清风吹来,柳叶作响,无数鸟雀在林间欢唱,此起彼伏,只闻其声,不见踪影,由于柳树密集,枝干纵横,很多地方鱼情虽好,却无法垂下钓杆甚至难以靠近,只好作罢。


              9楼2015-10-02 23:23
              回复

                那里众多野鸭当中有珍稀的绿头鸭

                那里也有大鹈鹕


                10楼2015-10-02 23:25
                回复
                  2025-05-11 05:33:53
                  广告
                  在柳树林里穿行时,经常会惊起三、五成群的野鸭或水鸥,有时会被它们拍打翅膀突然飞离水面的剧烈声响吓一跳。在垂钓的季节里,沿河而栖的各种鸟类异常活跃,除了普通的野鸭,有时还能看到漂亮的绿头鸭、色彩斑斓的鸳鸯和成群的大雁,那桀骜不群的老鹞子,有时也在河面上空往来盘旋,我曾望见一只老鹞子从半空里猛然扑向水面,用利爪抓起一条大鱼……还有些或奇特或普通的大鸟和小鸟,时常在林间飞旋,可是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印象深刻的还有叼鱼郎,那种善于捕鱼的水鸟身形略小于斑鸠,飞翔极为迅捷,有时会像翠鸟那样站在水边树枝上观察动静,然后瞬间掠过水面叼起水中稍纵即逝的游鱼,它那灰褐色的羽毛和斑纹虽然不算很漂亮,但那匀称优美的体态,狭长而略微弯曲的嘴巴,还有那响亮的鸣叫声极具特征,最让我好奇的是它的细爪上面并无野鸭、大雁那种脚蹼,可是它们在水中却能快速游动,十分自如。某天下午,弟弟从河边捧回一只翅膀受伤的叼鱼郎,我惊喜地将它装进空置的鸟笼里,跑去河边钓回十几条鲜活的小鱼,可是它怎么也不肯吃,我和弟弟赶紧走开去玩,以为它会趁我们不在时吃上几条,没想到,当我们玩够了跑回去,那叼鱼郎依然在笼子里静静地站着,对水盆里那些游动的小鱼看也不看一眼。那二天早上,十几条小鱼还在水盆里欢快游动,一条也没少,但是,叼鱼郎却死了。我和弟弟很难过,甚至后悔没有及时将它放回河边,想想那只叼鱼郎的死因,在受伤之外,或许还因失去自由愤而绝食吧。


                  11楼2015-10-02 23:26
                  回复


                    这种水鸟大概叫做水鸥


                    12楼2015-10-02 23:27
                    回复
                      夏季的西尼气河畔,几乎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
                      每年端午节那天清晨,很多大人和孩子都在太阳尚未升起时赶到河边,一边说笑,一边用清澈的河水洗脸、洗眼睛,传说在那天用河水洗脸不但可以去疾消灾,还可以把人洗得更漂亮,眼睛洗得更明亮,于是在河边的人群里,爱美的女孩子就成了主角,在尽情地洗了脸,洗了眼睛之后,人们再折下几条叶片光鲜的柳枝回家插在门旁,心灵手巧的女孩子们,还会将提前用彩纸折好的缀上穗子的双角纸葫芦系上柳枝,在清风吹拂之下,绿油油的柳条和各色纸葫芦轻盈飘动,别有情趣。
                      懂事的女孩子在夏季大都喜欢结伴儿去河边洗菜洗衣,洗完之后将衣物挂到柳树上晾晒,然后尽可以嘻嘻哈哈地戏水嬉闹,还可以拾起河滩上的石片比试打水漂,有的则用脸盆兜起一些纤弱活泼的新生小鱼带回家养在瓶里……此时的男孩子们倍加活跃,有的跳进河里学游泳,先学狗刨儿再学潜水,学不会的也使劲儿乱扑腾,赶上热闹的时候,好多大人也去比试谁游得快、谁潜得远,由于水流清澈,皮肤白皙的人潜入水底游动时,站在岸边看得异常清晰,我喜欢趴在大桥栏杆上观看那热闹的全景,曾经看到一位大哥哥竟然直立水中,上半身露出水面走出好长一段距离,回家问父亲那叫什么游法,没想到父亲脱口而出——那叫踩水,我也会。
                      原来在山东老家时,父亲自幼生长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东岸,水性更好,中学时代在运河西岸住校寄读时,需要自带粮食交给学校食堂,于是就跟善于游泳的同学一道,多次肩扛面粉踩水渡过宽阔的运河……谈到游泳,父亲很赞赏吴海军同学的叔叔,因为那位叔叔曾在解放军南海舰队当过水兵,游泳技能很是出众。有一年夏天,很多大人聚在大桥北面游泳,当吴叔叔下班从大桥上经过时,大家知道他当过海军,于是就一阵召唤,吴叔叔眼见那番热闹光景也来了兴致,快步下桥,脱去外衣就从河面最宽处一个猛子扎下去来了段潜泳,直到河对岸才探出头来,如果河面再宽一些,吴叔叔或许还能潜得更远。
                      我那时没能学会游泳,因为河水太凉,即便是在三伏天里,水面尺余以下也会冰冷刺骨。父亲和吴叔叔虽然泳技很好,却一直极少下水,因为他们知道有些人过去时常涉水捕鱼,患了严重的关节炎或者落下腿脚抽筋的毛病,这是关内很多人所说的“东北严寒地带不养老不养小”和“老不上北”的主因之一。父母亲为此告诫我们不要随便下河,我们兄弟就很少下水去玩,更不去深水区了,即便看见一些小伙伴儿手持小鱼叉蹚水插鱼,不断插住老头鱼和肥大的黄泥鳅也不羡慕,因为我把垂钓作为夏季最主要的水边活动,钓技还明显超过他们,被他们羡慕的时候反而更多一些。


                      13楼2015-10-02 23:27
                      回复

                        这是西尼气河里最普通、数量也最多的柳根鱼。


                        14楼2015-10-02 23:29
                        收起回复
                          西尼气河曾经带给我许多欢乐,也留下无尽的情思。三十多年过去了,它那蜿蜒的河道,清澈的水流,茂盛的柳树,欢快的鸟鸣,还有一件件相关往事,一处处多彩风光,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远去而淡化,反而在记忆中越发清晰,甚至一再出现在梦境当中,西尼气河已经成为我梦中的大河。这些年来,我不仅一次次回忆西尼气时光,一次次回忆西尼气河,还一次次回忆那壮观的柳林,还有那悠扬的柳哨声声。
                          我多想再一次倘佯在西尼气河畔,置身于清爽的柳荫之下,用亲手做成的小小柳哨,为民族英烈,为民族精神,为那梦中的大河,还有我们的西尼气,激情满满地吹奏一曲《绣荷包》。
                          2015年4月

                          (上图)每年春季开河之际,河畔的柳树、白桦树和杜鹃花相映成趣。

                          (上图)那里也有白天鹅和黑天鹅。

                          (上图)这是那里的晚霞.......


                          17楼2015-10-02 23:36
                          回复

                            (上图)用毛钩成功钓上的滑子鱼。


                            18楼2015-10-02 23:45
                            回复
                              2025-05-11 05:27:53
                              广告
                              水月国庆快乐!现在来贴吧少,刚看到你的美文,图文并茂纪念家乡的美文是我从小就喜爱的,谢谢并且点赞!


                              IP属地:河北19楼2015-10-04 06: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