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宁寨村属四川省通江县洪口镇,总人口1728人,最高海拔1100米。往来于四川省通江县古宁寨村的司机要天天开车在一条狭窄的路上行驶,这里的道路形似一双直插入深山的筷子,故当地人称之为“筷子路”。有人戏称,这是双向车道(仅限摩托车),中间还有绿化带(不到一米)。如此“有创意”的这条路,究竟是怎样修建出来的?
3月12日,记者驱车从通江县出发前往古宁寨村。两个半小时后,上午10时许,记者终于来到了这段“筷子路”的起点。“筷子路”由两条宽70到110厘米的水泥条和中间一条宽70厘米左右的填充带组成,水泥条与填充带的宽度并不固定。
踏上“筷子路”,记者一行所遇到的麻烦接踵而至,首要问题便是如何让车不掉到沟里。在“筷子路”上,并不是所有路段的水泥条之间都有填充物,有些地方是十几厘米深的沟。按照司机的话来说,“掉到沟里的话就得叫人把车搬出来,才能继续行驶”。
所幸司机师傅技术过硬,小面包车总算骑在了两条水泥带之上,但车的轮胎距沟只有10厘米左右。
古宁寨村坐落在山上,这意味着记者一行需盘山而上。盘山路最多的就是弯道,这便是记者一行所遇到的另一个问题,转弯。
骑道而行,司机还算应对自如,可转弯让司机犯了愁。本来,90度以上的弯道对于四川的司机来说,算不了什么,问题在于道路中间有一条沟,司机一转方向盘,前轮还骑在路上,后轮没准就掉到了沟里。
上午11时许,记者一行终于来到了古宁寨村村委会所在地。里程表显示,从“筷子路”入口到这里,仅有3公里多,时钟显示,这3公里路让记者一行爬了半个多小时。
-村干部:钱太少没法修好路
公路为什么会修得像“筷子”一样?曾有人就此道路发议论,认为“修路钱没准被当官的给黑了,要不然路怎么少一块”。
在村委会旁边的商店门外,几个村民坐在一起。当记者问起有关这条“筷子路”的事情时,抱怨声不绝于耳。“这路都是村干部自己的人修的,根本就没招标。”
“以前有个承包修路的,结果有村干部要收他3万元,他就不修了。”“你说修路的水泥不够才给留个沟吧,那村干部却把修路的水泥卖给别人建房子了!”
记者见到了古宁寨村村委会主任刘清谊,他解释说:“我感觉莫名其妙,这全是误会!村干部找人修路是因为没人愿意竞标。之前那个承包方?他的确修了一半不干了,不过不是因为村干部要他的钱,而是他自己觉得没钱赚,所以才走的。为什么没钱赚?我跟你坦白说啊,我们村里总共有上级政府的补助117万元,现在收到的只有86万元,而我们要修的却是东西两段共6.2公里的水泥路,一公里标准乡村水泥路的造价是35万元以上,而我们的钱一公里平均不到20万元。卖水泥是因为东段路修完水泥有富裕,就卖了点水泥给村民修房子,但卖水泥的钱还是用在修路上面。”
刘清谊接着说:“我可以坦白地说,这条轮迹路还没有修完,在还有31万元资金完工后才到位的情况下,我们为了把这条路修完,村委会在镇政府的担保下向信用社借了5万元,我还把自家的猪、牛卖了,赊着一屁股修路债。结果大家还是不满意,真是莫名其妙。”
“更让我莫名其妙的是,有的村国家一公里给补助30万,为什么我们村只有20万?”
-县干部:县里没钱出配套资金
“县里面没有配套资金。据我所知,县里的其他乡村公路也没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通江县交通局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本发如是说。
王本发说:“实话实说,我知道政策上对于‘村村通’工程的公路,地方政府应该有配套资金,可是我们配套不出。县财政收入才五六千万,有时发工资都有点拮据。”所以修路资金主要应靠村民自筹,但村民不愿出钱,我们就只能在每公里20万元的补助标准内想办法,最后确定了修轮迹路,这是不二之选。而且这种路是省里认可的路形,能有效节约成本。
“修路花的不是小钱,全县那么多村子,而且还有饮水等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只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啊。”最后,王本发告诉记者,通江县总共有7条轮迹路。
-文并图/《中国青年报》
3月12日,记者驱车从通江县出发前往古宁寨村。两个半小时后,上午10时许,记者终于来到了这段“筷子路”的起点。“筷子路”由两条宽70到110厘米的水泥条和中间一条宽70厘米左右的填充带组成,水泥条与填充带的宽度并不固定。
踏上“筷子路”,记者一行所遇到的麻烦接踵而至,首要问题便是如何让车不掉到沟里。在“筷子路”上,并不是所有路段的水泥条之间都有填充物,有些地方是十几厘米深的沟。按照司机的话来说,“掉到沟里的话就得叫人把车搬出来,才能继续行驶”。
所幸司机师傅技术过硬,小面包车总算骑在了两条水泥带之上,但车的轮胎距沟只有10厘米左右。
古宁寨村坐落在山上,这意味着记者一行需盘山而上。盘山路最多的就是弯道,这便是记者一行所遇到的另一个问题,转弯。
骑道而行,司机还算应对自如,可转弯让司机犯了愁。本来,90度以上的弯道对于四川的司机来说,算不了什么,问题在于道路中间有一条沟,司机一转方向盘,前轮还骑在路上,后轮没准就掉到了沟里。
上午11时许,记者一行终于来到了古宁寨村村委会所在地。里程表显示,从“筷子路”入口到这里,仅有3公里多,时钟显示,这3公里路让记者一行爬了半个多小时。
-村干部:钱太少没法修好路
公路为什么会修得像“筷子”一样?曾有人就此道路发议论,认为“修路钱没准被当官的给黑了,要不然路怎么少一块”。
在村委会旁边的商店门外,几个村民坐在一起。当记者问起有关这条“筷子路”的事情时,抱怨声不绝于耳。“这路都是村干部自己的人修的,根本就没招标。”
“以前有个承包修路的,结果有村干部要收他3万元,他就不修了。”“你说修路的水泥不够才给留个沟吧,那村干部却把修路的水泥卖给别人建房子了!”
记者见到了古宁寨村村委会主任刘清谊,他解释说:“我感觉莫名其妙,这全是误会!村干部找人修路是因为没人愿意竞标。之前那个承包方?他的确修了一半不干了,不过不是因为村干部要他的钱,而是他自己觉得没钱赚,所以才走的。为什么没钱赚?我跟你坦白说啊,我们村里总共有上级政府的补助117万元,现在收到的只有86万元,而我们要修的却是东西两段共6.2公里的水泥路,一公里标准乡村水泥路的造价是35万元以上,而我们的钱一公里平均不到20万元。卖水泥是因为东段路修完水泥有富裕,就卖了点水泥给村民修房子,但卖水泥的钱还是用在修路上面。”
刘清谊接着说:“我可以坦白地说,这条轮迹路还没有修完,在还有31万元资金完工后才到位的情况下,我们为了把这条路修完,村委会在镇政府的担保下向信用社借了5万元,我还把自家的猪、牛卖了,赊着一屁股修路债。结果大家还是不满意,真是莫名其妙。”
“更让我莫名其妙的是,有的村国家一公里给补助30万,为什么我们村只有20万?”
-县干部:县里没钱出配套资金
“县里面没有配套资金。据我所知,县里的其他乡村公路也没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通江县交通局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本发如是说。
王本发说:“实话实说,我知道政策上对于‘村村通’工程的公路,地方政府应该有配套资金,可是我们配套不出。县财政收入才五六千万,有时发工资都有点拮据。”所以修路资金主要应靠村民自筹,但村民不愿出钱,我们就只能在每公里20万元的补助标准内想办法,最后确定了修轮迹路,这是不二之选。而且这种路是省里认可的路形,能有效节约成本。
“修路花的不是小钱,全县那么多村子,而且还有饮水等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只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啊。”最后,王本发告诉记者,通江县总共有7条轮迹路。
-文并图/《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