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吧 关注:379,896贴子:8,260,010
  • 0回复贴,共1

[原创]殇•绵竹——写在5.12汶川地震一月之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学作文里常出现的一片文章是《我的家乡》,而我每次都千篇一律的开头:“我的家乡——绵竹,是川西平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自古便有着‘小成都’的美誉……”再千篇一律的结尾:“我爱我的家乡——绵竹!”好了,喊完口号就可以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跳着脚的出去玩儿。那时的我怎么也没想到,多年以后的某天,我会满含热泪的主动提笔写到这篇当初厌恶到顶的文章;小时候那些应付了事的例行口号,在如今都已成为真切热烈的心中呐喊。

绵竹历史悠久,西周时属古蜀蚕丛国;绵竹环境优美,史载“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绵竹山——在汉州绵竹县,是琼华夫人治之”;绵竹战略位置重要,自古有“古蜀翘楚,益州重镇”之称,“绵竹破,成都必破”;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它都是一个真正的洞天福地。但以前的我并不喜欢它,在我看来,过往辉煌的历史已经绑住它向前迈进的手脚,优越的环境已经成为让人懈怠的枷锁,所以,我一心觉得待在这个小城里没有发展前途,我一心要离开它越远越好。

于是,大学毕业后我拒绝了父母让我回去执教的建议,跑去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结束以后,又考到攀枝花这个污染严重的四川最南边的山旮旯来。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离家乡越远就越有发展,我宁愿去一个穷乡僻壤,也不想回到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终于,我离那块土地越来越远,终于,远到了千里之外。

直到攀枝花那四处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开始让我怀念终日萦绕在绵竹城内带着酒香的空气,而攀枝花这只能喝矿泉水不能饮自来水这一点更让我知道原来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像绵竹水管里流出的水一样自带甘香。我终于明白当初我那些外地朋友到绵竹后对它的赞赏并不是出于礼节上的需要,我也才开始知道自己以前是多么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就在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家乡,重新开始认识它的时候,它却在2008年5月12日这天,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

灾难发生的那一刻,我什么也不知道。直到夜灯、清然以庆幸的语气询问我震中是在汶川,应该离绵竹很远的时候吧,我也是和她们一样的想法,对家乡的陌生使我完全不知道在它的身边居然有着这么一个邻居——仅仅一山之隔,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这在里氏8.0的震级面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山崩地裂、夷为平地、满目疮痍……这些平时只做修饰词用的情景居然就活生生的在那块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土地上上演!

如果不是那一个个名字都那么熟悉的话,我想,我不会有这么深刻的切肤之痛:

汶川大地震的“死亡带”从绵竹穿城而过,坐落在这条死亡带上的金花镇、遵道镇遭受了真正的灭顶之灾,而这是我的祖辈随着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进入四川后就落地生根,生于斯、葬于斯的地方!“两山合一”,祖父母的坟墓估计现在已经真正的回归大地,不敢再祈望有什么奇迹的发生,我只恨自己为什么那么的不孝,总是嫌路不好走,总是没有去他们的墓前祭扫过一次!

因为东汽而在这次救灾中被大众聚焦的汉旺镇是去清平磷矿的必经之路,深山中的磷矿工业为绵竹经济的发展中占了20%的比例,地震前几十分钟,我爸爸刚从山上回到市区。这座九顶山,便是《仙剑奇侠传三》里景天初学御剑飞行后与雪见一起掉落的九顶山,游戏里的九顶山到处是妖魔鬼怪,现实中的九顶山遍山是宝,不但有着名列全国四大磷矿之一的清平磷矿,还是“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走廊”的主体部分,“岷山山系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而在5.12大地震后,两山合一,河流消失,滑坡、滚石、堰塞湖等种种次生灾害,都已使它变成威胁人民生命的最大隐患。

家得利超市,这个地处绵竹市中心最繁华地带的最大超市,5.12地震当天垮塌,不知被埋多少人,从它到我家走路也就不到三分钟的路程,每次回家都必到那去报道,因为超市的油炸里脊很好吃,去年12月回去时遇到超市停业装修没吃上,今年春节回去时还买了十来串来解馋,现在,没得吃了,以后,估计也没这口福了。



1楼2008-06-12 21:00回复